湘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6篇

时间:2023-11-03 作者:couple 教学文档

教案的评估标准应该明确,以便测量学生的学术进展,教案可以包括教材的选择和准备,例如教科书、工作表和多媒体资源,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湘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湘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6篇

湘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以钟声为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和体验中外不同风格的美妙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自然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并能运用图形谱认唱唱名识谱,唱准fa、si、do’(4、7、i)的音高。

3、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能对音乐的曲调留有印象,用表演故事场景更好地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不同风格的“钟声”音乐。

2、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用歌声表现、模拟钟声。

三、教学用具:

录音机、钢琴、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图形谱及碰钟、学生自己准备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听《美丽的黄昏》和着三拍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表现钟声。

1、学生讨论如何模仿钟声(用“叮”“当”来模仿)师出示柯尔文手势,生复习do――do'的音阶。

师:现在加上钟摆的叮当声来唱师范唱,生用叮当声唱音阶

2、复习高低声部的旋律

3、教师示范唱,手弹低声部,嘴唱高声部,请学生仔细聆听。

4、请问学生听到了几个声部,是怎么听出来的。

5、教师引导学生跟录音合作(或老师唱高声部)唱低声部,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唱低声部。

6、学生跟琴分声部合作唱。

7、艺术处理,速度、力度、音色、情绪加伴奏(碰铃和三角铁),再加身体模仿大钟摇摆的律动。

8、根据艺术处理完整演唱。

(三)、创设情景、感受钟声;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你们唱得这么好,吸引来了真正的钟声。听,维也纳皇宫的音乐钟想起来了,公主邀请我们到皇宫去为她的贵宾表演。

1、师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欧洲教堂、王宫的图片)

2、初听乐曲引子

师: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答。(听出钟摆的滴答声。‖:1525:‖)

3、学唱课件出示音乐曲调的图形谱(师弹琴,生唱,生手划旋律线唱一唱,生熟悉旋律)

4、分段聆听,结合音乐介绍演奏乐器。

5、表演

6、在教师的引导下分角色聆听整首曲子。请学生听出第一个出现了几次?

学生回答(4次)。

7、分角色完整地表演音乐。

(四)、师:

同学们,时间,象征着生命、生活,全世界的人们对此充满了希望,还有很多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是描述钟声的。请同学们去收集吧,别忘了,下节课将搜集到的资料带来,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聆听《维也纳的钟声》出教室。

湘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难点: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学生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入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

1、美丽的内蒙草原

师:“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草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描写的是哪里?

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拔的白桦林。这就是盛夏的内蒙草原,从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到空灵的藏北大草原,从绚丽的木兰围场,到优雅的巴音布鲁克。

然而,柔美的漂亮并不是草原的唯一,它还有阳刚的豪放。让我们一同走进蒙古大草原领略他的美丽与豪放……(播放课件,随课件带领学生观赏草原美景,并由学生汇报交流相关的民族文化。

如: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服饰、节日等等)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的及时补充,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带领学生了解蒙古族,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

2、热闹的那达慕

师:你们知道蒙古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吗?

生:那达慕!

初听环节,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聆听《那达慕之歌》,了解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中写了什么?(请同学读词)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那达慕”的情况?

生: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比赛!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节日的场面很热闹!晚上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这些你们对这个盛大的节日还有更深的了解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作汇报。

(播放课件,《那达慕之歌》作背景音乐)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进行信息交流。

教师结合课件作补充,让学生了解“那达慕”的来历、节日活动内容、现在的“那达慕”等信息。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湘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我们的田野》。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模式:

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介绍本节课内容,激发兴趣。

3.发声练习。

4.节奏练习,强拍上弱起的节奏练习。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听磁带,体会情绪。(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

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歌曲背景简介)

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1)前5小节构成一个乐句,歌曲在强拍上弱起,紧接着又将第二小节第二拍的音延长至第三小节的第一拍上,又形成了第二次的`弱起小节,这三处巧妙的设计打破了二四拍的工整格式,使歌曲一开始就呈现别具一格的特色。

(2)学生自学第1—5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3)后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4)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学唱后两个乐句的曲调,注意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5)完整地唱全曲,注意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注意反复记号)

三、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1.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2.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训练技能,激励发展,听、唱、想、做。

五、总结下课

六、教学评价

学生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

湘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雷、点的音乐形象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体会雨中嬉戏的乐趣。

3、能积极参加音乐游戏,培养自身的旋律流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现的

...
《湘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