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提前写好教案是非常重要的,教案在撰写的时候,你们需要强调逻辑思路清晰,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模板范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模板范文1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能够熟练解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教学难点:
找出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
教学关键:
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学生,每人回答一题)
1、一辆面包车每小时走40千米,4小时能走多少千米?
40×4=240(千米)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答:4小时能行160千米。
2、一辆小轿车4小时行240千米,每小时能走多少千米?
240÷4=60(千米)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
答:每小时能行60千米。
3、小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走180千米要多少小时?
180÷60=3(小时)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
答:行180千米要3小时。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师:从刚才的题目中了解到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研究较为复杂的行程问题,接着在黑板出示课题《相遇》)
二、模拟表演,探索新知
(一)模拟表演
1、课件播放相遇视频,同一张幻灯片出示模仿表演要求:①表演的同学要认真;②观看的同学边看边思考,从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找两组同学,每组两人参加游戏
第一组走直线,第二组走曲线
(师:刚才模仿的同学真有表演天赋)
3、(师:游戏中,两个同学经历的过程就叫相遇。)
(二)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
从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相遇四要素:两个运动物体、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出示板书)
师:像这样有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直到相遇,有关这样的问题叫“相遇问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了类似相遇的问题
三、出示例题,合作探究
1、出示例题: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遗址公园距天桥50千米。王阿姨的面包车每小时走40千米,张叔叔的小轿车每小时走60千米。
(1)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2)出发后几时相遇?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全班读题,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张叔叔和王阿姨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遗址公园和天桥的距离是50千米。
生:王阿姨乘坐面包车,面包车的速度是每时40千米。张叔叔乘坐小轿车,小轿车的速度是每时60千米。
师:再次强调相遇四要素:两个移动物体、两地、同时、相向而行
生:我发现,面包车行驶的慢,小轿车行使的快,所以小轿车行驶的路程比面包车行驶的路程要多,所以相遇的时候不是在中间,而是偏向遗址公园。
①教师演示线段图后,提问:你能用等式表示各部分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说:面包车所行路程+小轿车所行路程= 50千米
50千米—面包车所行路程=小轿车所行路程
50千米—小轿车所行路程=面包车所行路程
教师分析等量关系式
面包车所行路程+小轿车所行路程= 50千米
面包车的速度×相遇时间+小轿车的速度×相遇时间=50千米
40×相遇时间+60×相遇时间=50千米
②学生独立完成例题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那么,面包车行驶40x千米,小轿车行驶60x千米。
面包车所行路程+小轿车所行路程= 50千米
40×相遇时间+60×相遇时间=50千米
60x+40x=50
100x=50问题:0、5小时,20千米是正确答案吗?
x=0、5
40 χ =40×0、5=20(千米)做完之后要检验
还可以这样解
(60+40)x=50 →(60+40)就是速度和,所以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X=0、5(出板书:全班把这个关系式读一遍)
或这样解
50÷(40+60)
=50÷100
=0、5(小时)
40×0、5=20(千米)
5、刚才我们用方程解答了这道应用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等量关系;
②设未知数,列方程;
③解方程,并检验;
④写答案。
四、练习巩固,训练提升
1、巩固练习:志明和小花家相距530米,俩人约定见面后一起去书城(见面方式如图)。他俩几分钟后相遇?(两种方法)
解:设他俩Χ分钟后相遇。
54X+52X=530
106X=530
X=5
或者530÷(54+52)
=530÷106
=5(分钟)
答:他俩5分钟后相遇。
2、训练提升1:挖一条长165米的隧道,由甲、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甲队每天向前挖6米,乙队每天向前挖5米,挖通这条隧道要用多少天?
用方程解:解:挖通这条隧道要用χ天。
6χ+5 χ=165
11 χ=165
χ=15
算术方法:165÷(6+5)
=165 ÷11
=15(天)
答:挖通这条隧道要用15天。
3、训练提升2:在900米的环行跑道上,小丽和小刚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小丽平均每分跑200米,小刚平均每分跑250米,经过几分他们会相遇?
解:设经过χ分他们会相遇。
(200+250)χ= 900
450χ= 900
χ= 2
答:经过2分他们会相遇。
4、拓展训练:两列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1、学习相遇知识
相遇四要素:两个运动物体、两地、同时、相向而行
2、关系式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六、课后作业
作业:书上68页第2、3、4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模板范文2
《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内容
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3~6题)第1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具运用课件
教学方法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