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书写时能让教师深入思考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一篇优质的教案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的,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
1、参与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
2、通过辨认书上场景图中各建筑物的方位和在校园中进行实际测定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使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习与他人合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能解决实际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资源:学生自制方向板,每组带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室内活动
1、看方向板指方向。(学生面向东方坐)
提问 : 大家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
让学生把方向板按实际的方向放在桌上,
提问: 你能根据方向板指出其他的七个方向吗?
同座互相指、说。
2、说一说同学之间的位置关系。
谈话:请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小朋友起立,再请坐在他北面、东面、南面、西面的小朋友听口令起立。
提问东北面的学生:你坐在他的哪一面?
再分别请坐在东南面的,两北面的,西南面的学生说出自已在他的哪个方向。
任意找一个学生,让他说说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关系。
3、在教材呈现的场景里辨认方向。
谈话:同学们在教室里已经能正确地辨认方向,你们想不想到校园里去辨认一下方向?在去校园之前,我们先帮助书上的
朋友测定他们学校的方向。呈现教材中的场景图。
提问:在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和我们以往看到的平面图有什么不同?
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交流后再
指名回答)
讲述:以往我们看到的平面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而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指向图的左上方,这从指南针和小朋友的话中都能看出来。找到了正北方向,看看图中的指南针,你们说说图中学校的景物各在小朋友的哪一面?
小组交流,再指名回答。
二、室外活动
l、在校园里测定方向。
谈话:从刚才我们帮助小朋友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出,用指南
针测定学校的方向,不少学校的房屋不一定都是面向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我们学校的方向如何呢?我们现在走出教室一起去测定。请大家带上指南针、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和钢笔。为了不
影响其他班学生上课,请大家尽量保持安静。
走到操场后,谈话:我们每四人一小组,商量一下,你们这组想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测定方向?也就是选择测量地点,然后分工测量,把表填好。我们看哪一组测得又快又好。测好以后赶快到操场中间集中,老师还有新的任务。大家分头行动吧。
学生活动。
汇报测定结果。
2、相互检查测定情况,
谈话:下面请第一小组带第二小组的小朋友到你们测定的地
点,介绍一下你们测得的结果,第二小组看看他们测的对不对;然后两个组再交换。其他的小组也是两两合作,相互检查。检查以后再回到操场集合。
再次集合后,让各小组汇报被检查的小组测定方向的情况,如有不同意见,全班同学再去共同验证。
三、活动总结
谈话:对这次实践活动,你有什么看法?你还想不想继续进行测定方向的活动?如果想测定方向,可以几个同学结合,放学后在你们居住的地方测定,可以自己画一个表格,把测定的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或拿给家里人看。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不退位减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用坚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并且会验算。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正确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
教学资源:例题挂图、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写数学日记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数学日记,记录的是上周我校各年级的借书情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用大屏幕出示例题中的统计表)
2、同学们,你们看了大屏幕,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数学问题吗?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摘录如下:
(l)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2)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3)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4)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在黑板上记下了四个问题,你们看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什么算法来解决?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第2个和第4个问题好不好?
教师擦掉黑板上的其他问题,只保留下面两个问题,并重新编写序号。
(1)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2)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二、探索算法
提问:要求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应怎样列算式?
板书 143+126=————————————(本)
谈话:下边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谈话:随愿意把你 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 ?
学生可能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用记数器拨珠,在学生汇报的 过程中主要强调每一位的数要拨在对应的数位上。
另一种是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算出来的。
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一般应从个位加起)
谈话:请同学们都用竖式再算一算。
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先让学生探究交流)
师述:题目计算出得数后,要想知道算得对不对,可以自己验证。不同得题目有不同得验算方法。我们验算这道题算得对不对可以交换两个加数得位置,再算一算。
你们试一试, 体验一下验算的方法好吗?
学生算出结果后,提问: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了什么?应该怎么办?
三、延伸迁移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个问题,并进行验算。完成后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算得对不对,是怎么知道的。
四、巩固 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并列式验算其中一两题。订正时先问:如果不另列竖式,在原来的竖式上能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吗?谁来试着这样验算一题给大家看看。再用这种办法验算其他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订正时提问:你验算了吗?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告诉学生今后不论是否要求验算,都应自觉验算,从小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尽可能 说出自己从统计表中得到的信息,理解表中的意思,并独立完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帮助。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体验,自己动手翻一翻书,从中得到感悟,理解题意。再全班共同订正。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下面同桌说一说在笔算加法中要注意那些,然后再告诉大家,好不好?
板书: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43+126=269(本)
143126
+ 126 + 134
269269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l、结合生活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 、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加法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