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作为教师都应该会写的文本,想要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提高自身的教学实力,就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神六与航天教学反思6篇,供大家参考。
神六与航天教学反思篇1
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智慧老人与飞机的对话,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及神奇本领,并借智慧老人之口说明了一个道理:即任何一个人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特点,谁也替代不了谁。课文虽是介绍科学知识,但是它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手法来叙述。因此,在教学时,可利用书上的插图和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带入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在教学时我就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的:
首先,我出示插图,请孩子们对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找找图上的航天飞机。孩子们找到了描写航天飞机的句子:一个庞然大物,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出来,然后很快就在图上找到了航天飞机。接着我出示表格,让学生把航天飞机和普通飞机进行比较。
项目
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外形
小
大(庞然大物)
飞行高度
两万多米
飞得更高(几十万米)
飞行速度
四个多小时
飞得更快(七分钟)
本领
大(绕着地球转圈圈,释放、回收人造地球卫星,维修卫星)
由于文章内容浅显,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找到相关文字,并能正确领会其特点。
有了熟知课文内容作铺垫,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并用上小黑板出示的句式:
我是航天飞机,从外表看,我很奇特,
我飞得可高了!
我飞得可快了!
我的本领可大了!
其实这就是转换人称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的练习,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思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再说刚刚学好为动物设计名片,学生对航天飞机作自我介绍很容易。交上来的作业都能符合要求,有些学生还能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也引用进去,介绍得全面而又生动。
神六与航天教学反思篇2
?航天飞机》这篇课文是一个科学童话,文章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文章具有极浓的趣味性,以普通飞机的自述、智慧老人的介绍,为大家说明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特别的本领,语言形象生动,极富情趣。第二部分是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主要介绍航天飞机外形大、速度快的特点和在人类航天事业中的神奇作用,引入智慧老人更诱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在这课教学中,我主要抓住这两节来教学,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几点来进行教学。
一、整体把握教材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航天飞机的哪些方面。学生对第一节课的学习进行了概括: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航天飞机的外形特征、飞行特点和本领。这一问题的解答,让学生对对整篇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把握,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品读课文,比较航天飞机与普通飞机的不同,认识航天飞机的特点。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默读课文的2、3两个自然段,画出描写航天飞机的句子,并圈画出重点词语,反复读一读并细细体会航天飞机的特点。教学中我教给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交流等几个环节,从而对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飞行特点和本领有了深刻认识。例如在教学第二、三自然段的时候,学生从“庞然大物、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等词语体会出了航天飞机外形奇特。从“转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几十万米高、四分钟”等词中体会到了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从“绕着地球转,释放和回收人造卫星”等词语体会出了航天飞机的本领之大。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兴趣盎然,创新的火花顿时迸发,都想一吐为快,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作自我介绍。
在学生对航天飞机有了深刻地认识之后,我再次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渗透相关写作知识,变换人称为航天飞机进行自我介绍。学生通过讨论,明析了自我介绍的方法:1、按顺序。2、抓特点。3、用第一人称。学生掌握了此方法后,分组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介绍起来兴致盎然,条理清楚。在教完《航天飞机》一文后,我让学生以“航天飞机简介”为题写一篇自我介绍,更是对学习写作方法的一种巩固。
神六与航天教学反思篇3
?航天飞机》是一篇科普性文章,看到这篇文章时我觉得很棘手,怎么办呢?我已经自断其路,只好硬着头皮反复读课文,希望能从中找到突破口。哎,眼前一亮,有了。我以普通飞机与航天飞机的比较作主线,抓住词语,通过例子、数据,让学生明白道理。在这课教学中,我让每个学生都走进角色中去,做一架普通飞机,飞遍全文。
教材一方面要了解有关航天飞机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学习课文的语言。为了让学生能在一定基础上学习本课,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航天飞机的资料阅读,自己也搜集一部分易于学生理解的,在课前读给他们听,简介一下中国目前在航天飞机事业方面的现状,激发学生爱科学,为国家做贡献的欲望。为了学好本课的语言,在结尾安排了“为航天飞机设计一张名片”的拓展练习,顺便也复习一下第五单元的习作练习,目的在于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读和记是用的基础,而为用而读的过程才能使学生的头脑投入到紧张的思考之中。所以在教学时,我抓住这了几点:
1、能体现航天飞机外形特点的词语,通过插图进行比较理解了“庞然大物”,通过“无影无踪”“转眼间”的朗读体会速度之快。
2、同样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课文第三段,抓住“两万米高”和“几十万米高”体会航天飞机飞得高,“四个多小时”和“七分钟”航天飞机速度之快。并了解航天飞机的本领。
3、让学生交流,通过说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然后为航天飞机设计一张名片,练习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最后让学生明白《航天飞机》这篇课文以一个故事的形式,通过智慧老人与飞机的对话,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及本领,并且巧妙地借智慧老人之口说明了一个道理即任何一个人总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互相是不可取代的。
神六与航天教学反思篇4
我是这样帮助孩子们学习航天飞机的特点的。
(1)抓住“两万米”和“几十万米”,体会航天飞机“飞得高”的特点。
学生通过“几万米”与“几十万米”的数据比较和运算,发现普通飞机的飞行高度对于航天飞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再从充分朗读中领会航天飞机“飞得高”的特点。
(2)抓住“四个多小时”和“七分钟”,体会航天飞机“飞得快”的特点。
从祖国的最东部东海之滨到祖国的最西部帕米尔高原,约有4000公里长,地域之广,距离之长,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是比较模糊的。在这时出示中国地图,学生通过看地图,真实地呈现在他们的眼前,对“横跨祖国东西”有了较清楚的概念,飞机飞行要——四个多小时,而航天飞机只要——七分钟,学生体会速度的“快”也就水到渠成了。
(3)体会航天飞机的非凡本领。
我播放航天飞机工作时的录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航天飞机的本领不仅仅局限于文本,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之对航天飞机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教师在这里可以提供一系列航天飞机本领的资料,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航天飞机的本领这么大,他感到非常的自豪,可他现在遇到了一个难题,他发现好多人对他的本领了解得不够全面,你能以“航天飞机”的口吻来自豪地夸一夸自己吗?学生说:“我是航天飞机,我的本领可大了,我能______,我还能______”,这正是一种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和延伸,也再次巩固了总分的构段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