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准备,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教案的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五上数学小数乘法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五上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3、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挂图、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51×0.3 0.82×0.45
说说是怎样想的?
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怎么办?
2、出示练习十六第1题。
精确到个位是什么意思?
用什么方法保留整数?应看哪一位?
精确到十分位呢?
完成填写,集体核对。
3、引入。
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揭示课题:求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3。
读题、理解题意。
2、要求王大伯家去年的收入,就是求哪个数的1.6倍?
怎样列式呢?
3、你这样列式的根据是什么?会独立计算吗?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竖式。
4、积是几位小数?怎样保留两位小数呢?
要注意什么?
将书上的例题补充完整。
5、归纳方法。
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经常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在小组中说说怎样保留小数位数?
汇报,集体归纳。
在计算中,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再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积的近似值。
6、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第(1)小题中每题的得数有几位小数?要求得数保留几位小数?应看哪一位?
第(2)小题有什么要求呢?
集体讲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2、3题。
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
2、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算的?
计算一下,看看与你估计的结果是否差不多?
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3、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独立完成计算,并汇报。
四、课堂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你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
五上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观察学案表格中因数和积的变化,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2.猜一猜:3.5×3=?为什么?
二、引入尝试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⑴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⑵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 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6)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和 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1)做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3.6 0 缩小到它的1/100 3 6 0
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
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7 ×425×7
0.7×4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竖式计算2.05×4=? 12.4×7=? 2.3×12=?
组内互评,纠错。
3、解决问题
我家到学校大约1.3千米,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走多少千米?一周(按5天)要走多少千米?组内互评,纠错。
四、说说自己的学习所得。
板书设计: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
1 0. 5 元 缩小到它的1/10 1 0 5
105角就等于10.5元
课后反思:
今天的教学法在学生预习后显得十分顺利,但在预习与作业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小数乘法该怎样计算,由于教材中并无此类例题,要适当补充指导。
2、小数乘整数的竖式书写格式要强调到位。
3、计算中积的小数点末尾有0时,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4、计算结果中小数点末尾的0没去掉,化简。
0. 7 2 扩大100倍 7 2 3.6 0 缩小到它的1/1003 6 0
第二课时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p4例3,做一做,p5例4,做一做,p8—9练习一第5—9,13题。
教学目的:
1、掌握小数乘法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列竖式计算。
1.2×80.8×12 16.7×3
2.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索尝试
1、出示例3图: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的玻璃碎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8
0.9 6缩小到它的1/100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例4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