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准备实用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长方形面积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长方形面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道思考题.如果我们要测量学校的操场面积,用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地拼摆,可行吗?(不可行)
那有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科学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学习新课.
1.动手操作,弄清基本关系:
每排个数、排数与总个数的关系.
请同学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上面的长方形想:一排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一共摆了几排?(学生操作时,老师把表格画在黑板上)
(一排摆几个小正方形、摆了几排、一共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老师依次在表格中板书出来)
请同学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上面这个长方形.
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一共有多少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每排个数×排数=总个数)
前面讲过有多少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多少.所以可以用“面积”代替“总个数”,在表格图“总个数”下面写上“面积”(平方厘米).
下面就用简便方法计算长方形面积.
2.想象操作,弄清过渡关系:
长与每排个数、宽与排数的关系.
投影出示:c
思考:这个长方形长4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不用动手摆,脑子里想一想.如果长方形长5厘米、10厘米……一排可以摆几个呢?
那么,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长几厘米,每排就摆几个.
师:那么就是说,长可以代替“每排个数”.老师在表格中“每排个数”下面写出“长”(厘米).
再看,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沿着宽可以摆这样的几排呢?同学们不用动手摆,怎么知道可以摆3排呢?能不能说出宽与排数的关系?
生:宽是几厘米,就可以摆成这样的几排.
师:那么,也就是说用“宽”可以代替“排数”.(老师在表格中的“排数”下面写上“宽”(厘米).
请同学们很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3.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投影出示:d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对照表格,请仔细观察,再回忆一下,刚才的图a、图b、图c、图d.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最简单的)谁能概括出来?
学生总结归纳出:
长方形面积=长×宽(老师板书)
回顾一下,对照表格进行验证.
出示例题: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请同学们自己解这道题.做完后,互相交换检查一下.
订正时,老师板书:
5×3=15(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看书,质疑.
三、巩固反馈.
1.填表.(学生口答)
2.选择正确答案.
(1)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 ).
a.18厘米 b.18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周长是( )
a.24分米 b.32平方分米
3.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48平方米.问:它的长和宽分别可以是多少米?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要想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长和宽)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面积)计算长方形面积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长和宽的单位名称要先统一)
五、课后作业.
1.一台电视机的外壳,一个面的长是44厘米,宽是3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量出教室里黑板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算出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选择一块长方形的地,沿着地边量出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再算出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长方形面积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认识到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
2、让学生通过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片15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大家认识他们吗?想对他说什么?
师: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照片?
生: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马老师很喜欢这张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点,老板向我建议: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贴上一层薄膜。要知道这张薄膜有多大?
2、我们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积。
3、师:对,我们必须知道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现在请你估计一下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呢?
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1、验证长方形的面积。
要求:
(1)用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选几个拼成长方形,看哪小组的摆法最多。
(2)请把结果填入表格。
(3)聪明的你会发现什么?
(4)(小组操作、交流并汇报)整理如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 宽所含的厘米数 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6 1 6
5 3 15
5 2 10
3 3 9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师:还有谁发现了?你来说说看!
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通过实验大家证实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刚才我们得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如果用字母来怎样表示呢?
师: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那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生:s=a×b (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说:“老师,刚才那个表格上的第四个摆的不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师:是吗?同学们发现了吗?刚才那个同学摆的好象有点特殊。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可是长方形啊,怎么会出现正方形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正方形的面 积也可以这样算吗?(讨论)
师:你来说说看。 同学们,你们对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想的?正方形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我们应该怎样证明它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刚才我在排的时候横过来排3个,竖下来也排3个,这样就成为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师指着原来的表格)它的面积有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3×3就是9平方厘米,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
生3: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师:你说说看)我们以前学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等于边长×边长。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 s=a×a )
3、小结
师: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且还有意外的收获,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积=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