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连加的教案8篇

时间:2024-02-01 作者:Monody 教学文档

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了充分准备的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学连加的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连加的教案8篇

数学连加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教程:

一、复习:以开火车的形式口算计算卡片。

二、新授:

(一)教学连加:

1、利用课件先出现地上的5只小鸡,然后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最后出现又跑来的1只小鸡,(每出现一次,学生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也是先分步后综合,综合讲图意时先要求同桌之间互讲,再指名完整地叙述图意一次。)

2、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地面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指名口答。)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1)5+2=77+1=8

(2)5+2+1=8

3、老师想知道5+2+1=8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4、比较两种算法:

异:第(1)种用的是两个一步算式,第(2)种用的是一个两步算式。

同:(1)最后结果都一样,所以两种算法都对。(2)两种方法都是用5+2的结果7,再加上1,得出8的。

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呢?

第(2)种,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并建议学生多用连加来解决问题。

5、读算式: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

6、完成做一做左边的题目。

(1)师说,生摆小棒,再打开书填空。

(2)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

(二)教学连减:

1、用课件分步出示小鸡图,学生也分步讲图意。(与连加大致相同)

2、你们能算一下最后剩下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指名口答。)

可能出现以下三种计算方法:(1)8-2=66-2=4(2)8-2-2=4(3)8-4=4

对每一种算法都作出分析,重点分析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并补充课题。

3、读算式:8-2-2=4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

4、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目。

(1)师说,生摆小棒,再打开书填空。(注意教会学生看图,因为这种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2)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

三、游戏:

请同学表演,同学们要注意台上同学人数的变化。

1、先请5个同学站在台上,接着走了2个,又走了1个,最后剩下多少个?(生列式计算,订正。)

2、先请4个同学,再请2个同学,再请0个同学,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生列式计算,订正。)

四、练习:

1、p73第1题:

(1)先出示正在跳绳的5个同学,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出示又走来4个同学,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请同学口答出算式,再填书。

2、分别完成p73第3题左边3道算式和成p74第6题左边3道算式.(都要求画出计算过程。)

五、小测:

同桌间互换小测本,互相各出两道连加、两道连减考同桌,再收小测本批改。

六、总结:

如果回到家,家长问你今天数学学了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呢?

数学连加的教案篇2

设计背景

结合“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重点难点

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1+5+3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

...
《数学连加的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