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课堂时间,合理安排各项教学活动,实用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二年级音乐云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音乐云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游 戏
3课 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模唱法学习歌曲《火车开了》,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引导同学用
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
二、学习用欢快活泼的动作表示自身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同学个
人设计扮演歌曲的方式方法,并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三、结合自身的感受填写节奏,并能整齐地读出三声部节奏。
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火车开了》
2、扮演歌曲《火车开了》
3、三声部节奏练习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
二、新课学习、
1、投影出示组图、火车叫声、大车轮转动声;大车轮的小车轮的转动声,
2、先研讨各种声响,再把节奏填写完整;
3、分组读各组节奏,再合。[可进行渐强(火车来了)渐弱(火车开走了)的练习以增强兴趣感。]
4、录音范唱歌曲《火车开了》。要求同学小声模唱学习歌曲。提醒同学,在唱的过程中边唱边轻轻击拍。
5、、教师范唱歌曲《火车开了》,边唱边击拍,引导同学随教师的范唱轻轻击拍,并提醒同学注意歌曲的准确性。
6、通过自编游戏扮演歌曲《火车开了》,鼓励同学自创动作,并从同学的自创动作
中选编成歌扮演进行扮演活动。
三、小结、鼓励与褒扬,指出缺乏之处。
教学随笔
教学内容
游 戏
课 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感受体验乐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并
即兴扮演,体验随意做动作的感受。
二、以歌曲《火车开了》音乐为伴奏,结合歌谣,歌词组成“开火车”
三、游戏活动,引导同学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游戏活动中。
四、通过自主创编动作扮演,增强同学的自信心,激发同学的编创热情。
重点、难点
1、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
2、游戏《火车开了》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
1)初听,启发同学边听边进行音乐想象;想到什么?并说说;后引导同学通过乐曲轶事的简介,说说乐曲中的火车是怎样开的。
2)复听,鼓励同学进入角色地进行扮演,(教师可稍作引导性动作引导同学参与即
兴扮演)
2、开火车,游戏《火车开了》。
3、歌谣学习,要求读拍准确、清晰;
4、讲清游戏规则,先分组,再要求每人准备好自身要报的站名。
5、分组练习,教师分别指导。
6、分组扮演。
二、课堂小结、鼓励与褒扬,并指出缺乏之处。
教学随笔
教学内容
游 戏
课 时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乐曲《捉迷藏》,感受体验乐曲生动活泼的情绪,并能随
乐曲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扮演。
二、听唱法学习歌曲《躲猫猫》,通过录音与教师的范唱,同学能够通
过默唱记住歌词,准确歌中一字多音处。
三、通过编创游戏《躲猫猫》,引导同学接触小数民族音乐游戏,拓宽同学音乐视野。
重点、难点
1、欣赏乐曲《捉迷藏》
2、学唱歌曲《躲猫猫》
3、游戏扮演《躲猫猫》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
二、新课学习、
1、谈话、结合生活,引导同学谈谈“捉迷藏”的心情与方法。
2、欣赏钢琴曲《捉迷藏》。
(1)初听,启发同学边听边进行音乐想象;想象“捉迷藏”的经过与“捉”、“藏”两者的心情并能说出演奏乐器是“钢琴”。
(2)复听,鼓励学自身创编动作(不限动作)进行体验。
3、录音范唱歌曲《躲猫猫》后教师简明扼要地介绍歌曲的内容、少数民族、苗族,和“躲猫猫”即“捉迷藏”。
4、教师范唱,让同学轻声随唱默记歌曲。再用琴伴奏,在最短时间内让同学学会歌曲。
5、游戏、师生一起商量后进行游戏。要求、游戏进行时参与或不参与者都必需唱歌伴奏。
二、课堂小结、鼓励与褒扬,并指出缺乏之处。
教学随笔
本课是围绕着音乐游戏,在音乐游戏中同学编创动作游戏,培养了同学的胆子,和协作能力
小学二年级音乐云教案篇2
教学内容
1、欣赏《布老虎》(管弦乐合奏)
2、欣赏《舞龙》(民族打击乐合奏)
教学目标:
1、能分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布老虎》三个乐段。
2、感受并说出乐曲两个主题的情绪,随音乐用动作模仿表演布老虎的形象。
3、感受《舞龙》欢快、热烈的情绪。
4、学生编创简单的《舞龙》节奏并随音乐表演(打击乐器演奏、动作)。
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布老虎》
教师出示布老虎实物或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布老虎的形状等特点,然后提示学生聆听音乐时,应重点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布老虎的不同形象。
2、初听乐曲
(1)完整聆听乐曲。
(2)学生说一说初步的感受。
3、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威武”主题。
③学生用“梆”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浑厚“的声音,表现布老虎威严的样子。
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
(2)欣赏第二乐段。
①聆听第二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温顺“主题。
③用“噜”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柔美的声音表现布老虎温顺的样子。
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
(3)欣赏第三乐段。
①聆听第三乐段,请学生说说听出了哪段旋律。
②教师总结:在这个乐段里,出现了“威武”和“温顺”两个主题,而且这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表现布老虎不同的音乐形象。
③复听第三乐段,用图示表示老虎两个主题的进行。
4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乐曲,学生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2)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5、导入欣赏《舞龙》
(1)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一种我们在节日里经常看到的“舞龙”,也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在节日里人们常用舞龙的方式来欢庆节日。
(2)教师播放视频,介绍舞龙。
6、聆听全曲
(1)聆听乐曲,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乐曲中了哪几件打击乐器。
(2)教师总结:这是一首以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为主演奏的乐曲,同时加进了吹奏乐器,为乐曲增加了热烈的气氛。
7、复听乐曲
(1)请同学们分辨主,听出了什么样的节奏?教师可提示第一课《花蛤蟆》中的几种节奏。
(2)教师总结:乐曲的节奏非常复杂,有几种经常出现的节奏,如“xx”“xxxxx”“xxx”“x。xxxxo”。
8、编创《舞龙》
(1)师生根据乐曲中的节奏,合作编创自己的打击乐合奏《舞龙》。
(2)学生演奏师生合作编创的节奏。可分组演奏一种节奏,也可全体一起演奏。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演奏:水桶代替大鼓,用鼓棰或手掌敲击;桌子代替小堂鼓,用筷子敲击;铁制铅笔盒或铁盒代替小镲,用小棍敲击;用拍手代替大锣。
小学二年级音乐云教案篇3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红帽》
2、律动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急吸急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
2、能用轻巧的声音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
3、能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跟着歌曲音乐作律动。
教学重点:
用急吸急呼的.方法换句换气,从而演唱好《小红帽》
教学难点:
跟着歌曲音乐作律动
教具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练一练
1、律动:《拍拍拍》
2、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