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内容是能够看出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通过写教案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沉与浮教案与反思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沉与浮教案与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火警电话119,报警电话110,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2、懂得自我保护。
3、巩固认识0-9数字。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自我保护》视频。
2、电话号码字卡(能认识119、110和一些相关标识的衣服以及警车、消防车)
活动过程:
一、拿出10个数字字卡,让小朋友们拼出火警电话和报警电话。
二、请小朋友们指出消防车和警车。
三、请小朋友们拼出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四、选择性观看视频
a、(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一:在外面走丢了怎么办;(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走丢了应该怎么办?
b、(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二:陌生人敲门怎么办;(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陌生人敲门应该怎么回答?
c、(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三:我要保护自己的身体;(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别人要触摸自己的身体你该怎么回答?
d、(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四:不要随便跟别人走;(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别人叫跟他走要去吗?应该怎么回答?
e、(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五:学会大声求救;
(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求救的时候是喊什么?
沉与浮教案与反思篇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清、晴、眼”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青、清、气、晴、情、请、生”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主识字,正确区分青、清、晴、请、情,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形近字“请、清、睛、晴、情”。
2、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三、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播放视频,同学们观看视频并说话。
2、关于小青蛙你知道什么。
3、学习“青”。
(1)、观察结构和重要笔画并书写“青”字。
(2)、组词
(3)、用组过的词语说一句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读儿歌。
2、教师范读,学生划出儿歌有几行几句话。
3、学生自由朗读儿歌,找出小青蛙的特点,他能干什么。
4、同桌互读儿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小青蛙。
5、观看视频,引出保护青蛙。
6、学生齐读儿歌,夸夸小青蛙。
(三)、自学儿歌,游戏识字
1、边读儿歌边画出形近字,读一读形近字。
2、学习识字儿歌。
(1)学生自读识字儿歌。
(2)师生共同学习识字儿歌。
3、小组合作,运用识字儿歌识记形声字。
4、教师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5、识字游戏(送小青蛙回家)。
6、完成“想一想,填一填”。
(四)、拓展训练,布置作业
1、观看动画,说说这是什么故事。
2、布置作业:
(1)读一读《青蛙王子》的故事。
沉与浮教案与反思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88-89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的学习,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从学生生活实际来看,学生对小数并非一无所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多的购物经历,学生最熟悉的小数就是商品价格。但是,学生在此积累的关于小数的认识还属于“街头数学”,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建立在“街头数学”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注学生从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的理性认识,即让学生获得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学习特点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北京奥运会及福建人何雯娜的一些信息,唤起学生对已有小数表象的回忆,从而形成原始的感性认识,进而引出小数。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爱乡的情怀。
2、联系经验,学习读写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试读小数,自己进行分析、判断。由于在四年级还要具体认识小数,所以在这里只是对小数的读法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感知该如何读小数。
3、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由于学生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所以通过课件展示商品价格,放手让学生试着填写价格表,再说说自己收集的商品价格表示多少,最后引导学生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元”,右边第一位表示“角”,右边第二位表示“分”。让学生产生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的感受。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也是放手通过“做一做”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感知。
(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1分米、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究。因此,在教学用“米”作单位的一位小数时采取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而在教学用“米”作单位的两位小数时采取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一步一步引导,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左边表示“米”,右边第一位表示“分米”,右边第二位表示“厘米”。学生就会很快明白小数在长度单位中的实际含义,以及初步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4、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通过课件展示奥运会开幕式上姚明与抗震小英雄林浩一起出场的画面,吸引学生的眼球,再通过猜一猜、写一写、说一说,以及紧接着的介绍自己的身高、猜老师的身高,既是巩固小数读法与意义,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数感,形式活泼,吸引学生。
同时,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通过课件适时地展示小数的发展历史,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续学习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5、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小数的形式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既关注了学生情感的需求,让学生体会到学会知识的快乐,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求知欲。
预设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
2、在合作与探究过程中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沉与浮教案与反思篇4
设计意图:
?纲要》在语言教育领域中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萝卜兔的故事》这一活动正是体现了这一指导要点。 结合季节秋天的到来,自然角出现了许多的萝卜,萝卜工艺品。于是我选择了故事萝卜兔来作为活动内容并采用幼儿喜闻热见的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即能体现季节的特征,又能激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愉快心情。
2、大胆想象,并能用较清晰的语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