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认真准备好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参观小学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参观小学教案篇1
主题目标:
1.了解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尝试学做一名小学生。
2.大胆表述内心的想法,为入小学做好心理准备。
3.能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逐步培养起坚持性、合作精神、规则意识、自我服务能力。
主题内容:
语言活动:好担心、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莎莎、着急的豆豆。
社会活动:小学什么样、总是迟到的嘟嘟、鹅太太洗澡、我的计划表、一半先生一半太太。
科学活动:小小文具店、上学路线、时针分针走的准、图形宝宝找家。
艺术活动:一样不一样、书包、上学路上、快快起床、小机灵的歌、聪明孩子笨老狼、机器人小学生、小学生快乐的一天。
健康活动:一棒接一棒。
家园共育:
1.家长可有意识地布置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每天坚持发筷子、拿拖鞋,到商店购买小商品,洗澡前自己准备自己的物品等),以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2.双休日督促孩子按作息表有规律地生活。
3.家长与孩子合作,用挂历纸做纸棒,用于活动《一棒接一棒》。
4.家长与孩子一同设计并制作一个“好孩子”章,用于鼓励幼儿在家自己整理书包物品、按时作息、独立完成任务等良好行为。
主题环境:
1.创设“小学什么样”专栏,引导幼儿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萌发参观小学的愿望。
2.创设“小小文具店”专栏,供幼儿认识各类文具与用途。
3.创设“书包”专栏,让幼儿观察书包的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书包的外形和图案。
4.创设“我眼中的小学”作品墙,将幼儿作品张贴在作品墙上,供幼儿欣赏、评价。
区域环境创设:
1.角色区:提供角色头饰及相关的背景材料,幼儿可自己布置场景,进行表演。
2.益智区:提供自制的时钟及一天活动内容的小图,引导幼儿将时间与活动内容进行匹配。
3.科学区:提供书包、大小不同的书和本子、铅笔盒、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让幼儿尝试分类并有序地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
4.美工区:提供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4页《我眼中的小学》,彩色画笔,萌发参观小学的愿望。
活动反思与建议
集体备课活动中我们往往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备课要重视“备幼儿”,而非单纯的“备教材”,只有立足于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发展现状,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易于幼儿接受的教学方案。这要求教师学会走进幼儿、读懂幼儿,从幼儿发展规律中了解“学”,在引导幼儿发展中把握“教”。为此,我们可以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帮助教师解决集体备课中的实际困难。
大班参观小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小学校舍和各种设施,了解小学生在校的一些主要活动,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
2、激发做小学生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活动前与小学做好联系
活动过程:
1、参观前的谈话
教师提出参观要求:
“找一找小学与我们幼儿园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小学生在学校里做些什么?”
2、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1)、参观小学的环境设施,引导幼儿交流
“操场上有些什么?可以干什么?”
“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的厕所在哪儿?怎样区别?”
“小学教室里的桌子、椅子是怎样排放的?讲台有什么作用?”
(2)、幼儿观看小学生上课、做眼保健操等
(3)、幼儿与小学生交谈
“小学里有没有游戏?”“中午怎么吃饭的?”“有没有睡觉?”
“值日生做些什么事情?”“每天有作业吗?”
(4)、小学教师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情况
3、参观后滩话
(1)、幼儿说说自己的观后感,教师倾听幼儿的感受
(2)、教师帮幼儿总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大班参观小学教案篇3
为了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特制订参观小学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
20xx年6月8日
活动内容:
参观枫桥镇小,了解小学生生活。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小学环境,初步了解小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况,消除陌生感,激发幼儿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2、通过找出小学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3、提高幼儿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
1、事先与枫桥镇小联系好参观事宜;(孟)
2、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常规教育;(大班班主任)
参加班级及人员分工:
1、参加班级:枫幼大班年段
2、人员分工:黄剑文负责录像和照相,
大一班:小一班老师1+中一班老师1+大一班老师2,
大二班:小二班老师1+中二班老师1+大二班老师2,
大三班:小三班老师1+中三班老师1+大三班老师2,
大四班:中四班老师1+大四班老师3。
活动过程安排:
8点到塑胶场地集合,幼儿随带水、小黄帽,8点10分准时出发。
一、谈话: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了,我们要到哪里上学呢?小学是怎样的?(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对小学的认识)你们想参观小学吗?
二、教师向幼儿安全教育,提出参观要求。
1、幼儿从幼儿园走到小学,教育幼儿要遵守纪律,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人行横道,不东张西望,在路上要注意安全,路途中不打闹、不追逐。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投垃圾。一切行动听指令;
2、幼儿进入小学,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
(1)到了小学要紧跟着你的带队老师,不能够落队,更不能够单独一个人去活动;在参观过程中要仔细看,不离开队伍。
(2)参观活动时不拥挤、不准大声喧哗,影响小学生学习,保持安静。
(3)爱护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4)注意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不能够随便动哥哥姐姐的东西。
3、交代参观内容,提出参观要求。
(1)告诉幼儿要参观小学,看小学生上课以及如何开展课间活动;
(2)要求幼儿要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不能够影响小学生上课
三、参观小学,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作息时间、活动内容等与幼儿园不同。
1、看校牌,知道小学的校名。(8点50分)
2、参观小学的课间操。(8点55分)
3、课间活动时,可以和小学的哥哥姐姐一起游戏,也可以和小学里的老师、小学生交流谈话。
4、带幼儿参观学校环境:认识与了解教室、操场、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教室、厕所等具体位置,了解各场所的用途。知道这些地方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9点30分)
5、参观一年级的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让幼儿对小学生该怎样学习有所了解,激发幼儿进入小学的愿望。分组到班级听课——请幼儿观察:小学生的教室里有些什么?课桌椅是怎样放的?小学生带些什么物品。(看小学生的书包里都装了些什么)(10点10分)
注意:看学生上课之前教师请幼儿观察:(10点)
a、上课铃声响了代表什么?小学生怎么样准备的?学习用品怎样放置?
b、观察小学生的坐姿。
c、老师提问后,学生怎样举手发言的?是如何注意听讲的?
四、参观结束,各班教师点名。幼儿与小学里的老师、哥哥姐姐们告别,安全回到幼儿园。(10点30分)
五、回到幼儿园后的延伸活动:
1、表达与交流:你在参观小学的活动中看到了什么?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地方不同?我们要向小学的哥哥姐姐学习什么?该怎样做个小学生?
2、表达与创造:把自己在小学里看到的、听到的、印象最深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大班参观小学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再过几个月,大班的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他们面对着一次身心的转折,孩子们对进入小学学习有疑虑、有期望、更有担心,这就让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本社区有着直接的参观资源,幼儿园旁边就是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所以我们充分利用这个社区资源,带领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