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案优秀教案5篇

时间:2024-04-05 作者:Trick 教学文档

通过认真准备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为个别辅导和差异化教学提供依据,通过优质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掌声教案优秀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掌声教案优秀教案5篇

掌声教案优秀教案篇1

教学内容:品读孙晋芳刻苦训练时的优美句子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多角度刻画人物的方法。

2、通过“自主质疑—合作解疑—创意表达”的学习过程感

悟人物形象。

3、理解文章所体现的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认

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感悟鲜活的女排队长的形象,理解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多角度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1、过渡:文章在刻画人物的形象上,文词精美而富有哲理。

(出示幻灯片)

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3-5自然段,划出你最喜欢、感受最深的句子,然后在旁边写上你喜欢的理由,最后在小组里交流。(自主合作、探究)

2、教师巡视。(教师指导、点拨)

3、学生汇报。(交流合作的成果)

(1)“如果说向她飞来的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那么,从她手里飞走的球已经变成一缕袅袅青烟……”

生: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孙晋芳高超的技艺。

师:你说得真好,老师也很喜欢这个句子,你能告诉老师,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分析比喻句)

生:把球比作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和一缕袅袅青烟。

师:对呀,这样的比喻的确很形象。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个句子呢?(出示句子)(感情朗读)

(2)原来漂亮蓬松的头发,变得湿淋淋的,粘到一块去了。运动衣衫的颜色被汗水浸染得由浅变深,只要轻轻一拧就可以拧出一滩汗水。

生:这个句子生动的描写出孙晋芳训练时肯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

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体会孙晋芳的精神)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她训练得很辛苦。

生:我想她训练的时间是很长的。

师: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个句子?

生:应该带着对孙晋芳的敬佩之情来读。

师:同学们,咱们试试吧。

出示句子,全班齐读。

(3)廊顶仿佛突然升高了,墙壁和门窗也似乎向两边闪开,狭小的走廊啊,宛如变成了一个无边无垠的空间。

通过抒情感慨空间得变化,赞扬孙晋芳的球技,形象衬托出她传球技艺高超。

师:你说得真好,狭窄的走廊都变得开阔了,说明孙晋芳的球真是打得出神入化了。

(4)更神的,还是孙晋芳的双手,仿佛变成了两块磁石,吸引着飞舞的白球;仿佛有了魔法,可以随意把球送到想送的地方。

(用比喻写出孙晋芳可以任意地控制排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她技艺高超。)

师:让我们带着赞美的感情读读这两句话吧。

4、过渡:同学们找出来的句子都很生动优美,这些句子形象地刻画了孙晋芳顽强、刻苦、拼搏的精神。(板书)

老师在课前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片段,请看―――

播放课件(通过看女排比赛的片段,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孙晋芳的精神,升华感情,产生共鸣)

5、同学们,每一份成就都离不开奋斗、拼搏,中国女排的辉煌成就也是全体队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结果。而这些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需要的。同学们,想想在我们的学习上、生活上,什么时候需要这些精神?(让学生学以致用,受到思想教育)

6、小组讨论。

7、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掌声教案优秀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 “残、犹、豫”等10个生字,积累“掌声”等7个词语。正确书写6个汉字。

方法与过程:

1、通过对描写两次掌声句子的朗读,体会到小英情感的变化。

2、学习提出问题,重点:着眼词、句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掌声”的魅力,懂得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尊重、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描写两次掌声句子的朗读,体会到小英情感的变化。

2、继续学习从词、句角度提出问题。

三、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在叙述一位脚残疾的女孩范小君。因为走路有点瘸,范小君极力回避在人前走动。但是,一位新调来的老师的唐突,让她面临一场考验。终于,在同学的掌声中,她不仅走上了讲台,并且从此拥有了自信。这掌声的力量,源自同学的友情,源自对人的尊重。对于缺乏自信的人,尊重可以改变他许多。

四、学生实际:

本单元的目标是“读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词语、句子和课文内容、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提问。以“掌声”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学会抓住“掌声”对课题进行质疑,通过寻找描写掌声响起的句子,再一次进行质疑,让学生感悟掌声给范小君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梳理小英情感的变化过程“自卑——感动——感激——树立信心——鼓起生活勇气”,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关心。最后联系班级学习生活实际:我把掌声送给 ,因为 。使文本的主旨深化。

五、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说说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听到掌声呢?

2、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和掌声有关的课文。

出示课题,学习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1、学生交流,师适当点拨

2、指名读题,学习生字“掌”

3、学生提问题 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疑入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学习小建议”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读准字音,学习生字新词。

3)思考:边读边思:课文写谁获得了掌声?获得了几次掌声?

2、反馈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掌声 残疾 取笑 轮流 犹豫 稳定 默默地 讲述 经久不息

投向 调来

1、学生阅读课文,同桌合作用归类识字法学习生字,交流思考题

2、学生交流

“残”用换部首识记

“犹、默”侧重字形“稳”前鼻音

细读课文,学习提问

1、师:小君获得的两次掌声是怎样的掌声呢?再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

2、组织交流

不知是谁带的头,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君的眼眶红了。

当她演讲结束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3、引导解决问题

(1)师:想一想,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请你们轻声读课文第二、三小节,找到有关句子,用曲线划出来

出示句子:

小君立即把头低了下去。

小君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慢地站了起来,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2)说话练习:

小君犹豫了一会儿,她想:如果我上台, ;如果我不上台, 。

指名回答,师及时点评。

师:尽管小君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她还是鼓足勇气、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同学们送给她热烈、持久的掌声是对她的——鼓励(支持)。

板书:鼓励

(3)师:大家给了她如此热情的鼓励,难怪她会这么激动

出示句子:

小君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慢地站了起来,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不知是谁带的头,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君的眼眶红了。

(4)师: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是同学们对小君的鼓励。第二次掌声为什么经久不息呢?请你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找找答案。

出示: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当她演讲结束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师:因为故事动人,普通话好,所以大家报以热烈掌声,这是对小君的赞赏。

板书:赞赏

4、师:那次演讲以后,小君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变成了怎样的一个人呢?

出示最后一节

小君变了!演讲前(),演讲后( )。是同学的掌声( )。

1、学生边读边划句子

2、学生交流

3、指名读、小组读

4、根据这两句话,学生再次学习提问

如为什么第一次掌声会热烈、持久?为什么第二次掌声会经久不息?等

5、学生读第二、三节找

...
《掌声教案优秀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