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古诗教案8篇

时间:2024-04-22 作者:tddiction 教学文档

制定互动性的教案能够提升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参与度,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资源和材料,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古诗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古诗教案8篇

中班古诗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活动动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一幅古诗的画面,古诗字卡。

活动过程:

1、猜拼图

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

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出示古诗的大纸)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5、幼儿操作:桌子上的小篮子里也有这首古诗的字宝宝,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份按古诗的顺序排一排,排好了去给后面的老师检查,你排的对不对,然后朗诵给老师听,你会得到一颗五角星。

中班古诗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古诗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感受诗中初夏的美丽。

2、能分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读准字音:莲 、戏、南、北。

活动准备:

1、古诗词《江南》vcd。

2、"莲" 、"戏"、"南"、"北"等字卡若干。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以放古诗vcd诗词诵读部分,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通过光盘进行欣赏阅读,体会古诗中所描写的画面色彩美和韵律美。

2、教师带领幼儿熟读古诗注意"莲、戏、南、北"的发音。提醒幼儿发音准确,声音响亮。(将有缺少所学汉字的教学挂图事先贴于黑板背面)

3、拿字卡以自我介绍的形式引出所学字词,幼儿练习,并将字卡分发给幼儿。

4、游戏活动:"找方向"。

--请一个幼儿手持雨伞站在东方的位置(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

--教师用"找邻居"的方法,依次让幼儿找出西、南、北几个方向,并让幼儿手持雨伞站在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任意说出一个方向,如:"南",幼儿就躲在南边小朋友的伞下,游戏若干次后,幼儿熟悉了方位。

--幼儿熟悉后,游戏过程可换为师幼一起朗诵古诗前三句,幼儿做鱼儿游依次念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随着诗词方位的改变游到相应的位置。

课后分析:幼儿对方向感的初步形成较为生疏,拖慢上课进度。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将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2、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古诗里所描写的景色画出来。

活动反思:

孩子在识字活动和游戏活动过程中都比较感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实施,能完成目标任务,通过活动开展,发现活动的知识点很多时间较长,如果此活动针对大班幼儿来开展就更好了。

中班古诗教案篇3

教材简说:

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图片)

(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解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1aa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2aa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

五、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六、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1.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说说怎样记住它们。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指导书写“妆、柳、丝”。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再师范写。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

...
《中班古诗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