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的教案5篇

时间:2024-04-26 作者:betray 教学文档

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准备好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雾凇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雾凇的教案5篇

雾凇的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复习《九九歌》

⑴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

⑵指名背诵。

⑶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

2、揭示课题。

⑴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⑵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①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

②指导学生观看挂图,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⑴范读全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2、自读课文。

⑴出示自读要求:

①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②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③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⑵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⑶检查自读情况。

①抽读词语卡片,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

②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等

③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第1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

3、提问:为什么吉林雾凇会成为闻名全国的奇观呢?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4、自读,分小组讨论。

5、小组汇报,看图理解“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

6、指导朗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自豪的语气。)

7、练习背诵。

①自由练背。

②看挂图,板书试背。

③指名背诵,评议

④愿背的齐背。

第二课时

一、看图,背诵第一节。

师述:(指图)同学们,看!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作者用极为生动的语言对它进行了描绘。谁能看图背诵第1自然段?

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节。

师述: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多美的雾凇景象啊!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2节,边读边思考,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

a、古人云:学贵自得。通过读、想必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说说你读出了什么?(个别交流)

b、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集疑、解疑)

3、指导朗读:

①选择读。

师述:读第2节,你喜欢读哪几句就读哪几句,但要尽量把它读好。

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

③突出重点读。

(出示重点)

a、你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

b、指名读,评价。

c、练习背诵,看看谁记得快?记得牢?

d、指名背。

三、学习第三节。

师述:在这寒冷的夜里,雾凇悄悄地形成了。当第二天清早,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看到这突如其来的美景,会怎么赞叹呢?

①指名读第3节。

②板书:

千姿百态写出了什么?

琼枝玉树又写出了什么?“琼”是什么意思?

③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人们会怎么赞叹呢?

指名后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四、导游:

师述:吉林雾凇美不胜收,闻名全国,一定吸引了不少游人。我们很多人都没去过吉林,都想一睹吉林雾凇的风景,如果你是吉林当地一个小朋友,大伙想请你做个导游,你想怎么介绍呢?下面分小组讨论,过一会儿,我们比一比,看谁当得像?当得好?

a、小组讨论。

b、指名当,评价。

五、游客:

如果我们换个角色,你此时是一个正漫步在松花江边的一个游客,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美丽的雾凇,你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雾凇的教案篇2

今天上午听了南京石鼓路小学程洁老师的一堂《雾凇》,以下是 程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我就这节课的一些体会反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地图)这是我们生活的南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祖国的北端,看一看吉林闻名全国的奇观——(板书:雾凇——两点水)

伸出手,我们一起写课题,雾是生字,雨字头这一笔是——(横钩),凇两点水标红。

2、同学们汉字也会说话,看看雾凇这两个词,它会是什么?

(1)雾凇形成的过程中确实有个阶段是雾

(2)猜对了一部分,雾凇确实是挂在树上的

(3)两点水和什么有关?(你怎么知道的?)

3、雾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课文中很多词,每个词都能在你的脑海里展现一幅画(出示: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雾气缭绕、千姿百态、琼枝玉树、银松雪柳)你觉得雾凇会是什么样的?

看,这就是雾凇。(出示一组图片)

能读出来吗?这么美的雾凇还藏在我们的课文中,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待会儿老师可要考考你们。

二、初读课文

1、生字词都掌握了吗? 我来考考你们。

(1)第一题:(出示:幕)这个生字读?(出示:暮 )这个字呢?

(出示:夜幕降临)课文中有个词——夜幕降临应该填哪一个?天黑了,就好像——拉下一块黑色的幕布,所以用巾字底的幕。

(2)第二题(出示:凝结 零下30摄氏度)

这两个字你能读准吗?(鼻音读得真准。指读,提醒连读)

(出示温度计)看,这温度表上0度在哪儿?—30摄氏度呢?

0摄氏度时水会——凝结成冰。—30摄氏度时,冰就会结得很厚。

(3)再来一组特别难读的词,准备。(出示:模样 堤岸 松花江畔 缀满)

谁读?(轻声读得很准,堤岸读得真准)

4、词读准了,读课文也没问题吧。

三、精读第二节

1、课文读完了,你们从课文中都知道了什么?

2、课文中有什么是你最想弄明白的?(现在站着的同学提出的问题都和一个问题有关,那就是——)(板书:形成)到哪里找答案?(第二小节)

2、那就先仔细读读这一节,看谁能读到那最关键的一句话。(出示§2)

找到了就画下来,那最关键的一句,划出句子,指名读,齐读。

(1)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从一句话中就读出了雾凇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真棒!(板书:过于饱和的水汽 遇冷凝结)(师范写凝)

这冷到底有多冷?(板书4℃——零下30℃)雾凇就是在这巨大的温差下由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2)能指着板书说说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吗?

3、可是我们学语文不能仅仅这样,我们还要好好体会文中是怎样描绘这(指板书)过于饱和的水汽和遇冷凝结的。

4、先来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水汽过于饱和的?默读§2勾画。

(1)生抓住词语谈(这句话中哪个词带给你这样的感受?他特别会抓住一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真好!)

生板书词语(弥漫、飘荡、涌向、笼罩、淹没、模糊、蒸腾……)

(2)同样是写过于饱和的水汽,作者用了这么多词语没有一个是重复的,这就是用词的丰富(板书用词丰富)

(3)这些词在书上是按我们同学说的顺序排列的吗?

课文里是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为什么按

...
《雾凇的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