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量的认识教案优质6篇

时间:2024-05-01 作者:Brave 教学文档

在制定教案中,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前置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促进有效的师生交流和合作,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量的认识教案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量的认识教案优质6篇

大班量的认识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认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

2、学习制作球体、圆柱体,建构球体、圆柱体组合物体。

3、通过摸、量、滚、做等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4、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

2、准备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

3、收集各种球体、圆柱体包装。如足球冰淇淋盒、小药丸盒、易拉罐、麦乳精罐等。

4、准备一些挂历纸、白板纸、橡皮泥、尺、胶带、线、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球体

1、请幼儿猜谜:胖墩墩,圆溜溜,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

2、请幼儿玩球。幼儿按意愿选球,通过摸、滚、踢、拍、托、掷等动作玩球。

3、请幼儿回答教师提问:玩的是什么球?怎么玩的?通过玩你发现了什么?

4、教师小结:许许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周围滚动的,这就是球体。

5、师生创编儿歌:小小球儿圆溜溜,哪边看它都很圆;小小球体站不稳,哪边挨地都能滚。

二、有趣的圆柱体

1、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请幼儿滚一滚易拉罐、麦乳精罐等,说说它们是向什么方向滚动的。

3、请幼儿将圆柱体积木、积塑、小棍棒按高矮、粗细的顺序分别排一排,看看它们像什么。

4、教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

三、球体、圆柱体的区别

1、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

2、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观察发生的现象。

3、教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

四、灵巧的小手

1、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给幼儿提供白板纸、挂历纸、橡皮泥等制作材料,让他们进行手工制作。

对能力差的幼儿,只要求他们完成球体、圆柱体模型;对能力强的幼儿,则要求他们建构组合物体,如凉亭、攀登架、滚筒等;对能力一般的幼儿,要求他们完成简易组合物体即可,如冰淇淋娃娃、京剧小丑等。幼儿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对有困难的幼儿,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对大胆创新的幼儿,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并为他们提供条件,使其完成作品。

3、作品展览。让幼儿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佳作,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五、商品展销会

1、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活动场所。

2、引导幼儿将自制的作品、收集的玩具和废旧物品先按球体、圆柱体两大特征进行分类;再按商品的种类(如食品、玩具、日用品),进行二次分类。

3、陈列货架,布置环境。幼儿按标记排放商品。

4、开展创造性游戏:“商品展销会”。要求幼儿在展销过程中,说出各种商品的名称、外形特征。

大班量的认识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了解声音的特性,引起兴趣。

2、知道噪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养成不大声喊叫的习惯。

3、丰富词:振动、噪音。

二、活动准备

1、鼓,鼓槌,纸折的青蛙一只。

2、各种操作器具:响筒、糖纸、拨弦、小铃、水杯、响板各6份。

3、时钟1只,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的产生

1、出示青蛙和鼓,让幼儿感知声音的振动。

(1)出示青蛙和鼓

师:这是什么?(青蛙)

谁能让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击鼓面)

(2)幼儿讨论,青蛙为什么会跳动?

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鼓面有什么变化?(振动)

(3)知道振动能产生声音。

鼓面振动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现在呢?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丰富词:振动)

2、幼儿介绍自己,并用手摸摸颈部喉咙处,体验发声时声带也在振动。

师:鼓面振动能发出声音,人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让我们摸一摸自己的喉咙。

当我们不发出声音时,喉咙怎么样?

现在请你们介绍一下自己,这时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3、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声音的产生(分6组)

(1)我这里有许多东西,你们能让它们发出声音吗?我们去试一试吧!(6种颜色为6组)

(2)从小组的形式回答

师:刚才你们都试过了,现在,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的?

(二)感知声音的特性

1、让幼儿知道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1)请1——2位幼儿上来敲击乐器(响板和小铃)

师:现在,我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做动作,请你们猜一猜他在干什么?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那响板、小铃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们的耳朵里的?(空气)

2、感知声音的大小

(1)教师击鼓,你们听到鼓声了吗?

(2)教师拿出一只时钟,请幼儿听一听(不让幼儿看到)

师:现在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有:你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拿时钟请每一位幼儿听一听

(3)教师:

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没有空气,我们就听不到别处的声音,声音大,传播得远;声音小,传播得近。

(三)知道噪音对人体有害,教会幼儿保护嗓子

1、请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听到哪些声音?喜欢听什么声音?

2、放录音

师:录音中的声音你喜欢听吗?为什么?这些令人感到难听的是噪音。

3、:

在生活中,有的声音优美动听,使人感到舒服,而噪音会损害人的健康,在平时,我们不能大声说话,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四)声音的保存

师:春天是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欢庆一下吧!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样东西,合着春天的音乐,发出美妙的声音吧!

1、幼儿在老师的哼唱中伴奏

2、让我们把这些美妙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来吧!(教师指挥)

四、活动结束

1、

2、

大班量的认识教案篇3

设计意图:

认识时钟、形成时间观念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间和我们的生活又是那么密切相连,而时间观念又较为抽象,怎么样可以摆脱孩子学得枯燥,教师教的无味呢?在本活动的设计中,我密切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设计各种好玩的游戏让认识时钟的活动变得轻松、愉快、直观,本活动的重点是在了解时针运转规律的基础上认识整点,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帮助幼儿培养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习辨认整点。

2、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3、感受时钟的用途,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时钟的经验,并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物质准备:亲子活动“自制一只可拨动时针、分针的时钟”、大钟模型一个、大灰狼头饰等

活动重难点:

学习辨认整点的方法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认识时钟

1、猜谜引题,激发兴趣师:有一对好兄弟,总爱围着桌子转。弟弟要比哥哥长,哥哥倒比弟弟短。要是一个不留心,它就会悄悄溜走了。请你猜猜它是谁?(时钟)

2、交流经验,理

...
《大班量的认识教案优质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