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一篇出色的心得体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次修正和改进,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的记录经验,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1
对于为期15天的暑假集中培训阶段,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充实”。是的,的确是太充实了,每天在县由名师和骨干教师进行教材分析,下午分组讨论提出困惑共同解决,也可以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让我的思维豁然开朗。
虽然教小学数学已经快30年,自己也觉得对于教材还是蛮熟悉的,但是听了名师老师和骨干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更多教材的内涵。以前,每次上研究课的时候,总是挖空心思,想改变原来教材的内容,想更加与众不同,更加吸引人。其实,专家在编写教材时有着一套承上启下的脉络。以前,在教学的时候,总是抱怨教材中,单元太多,有的单元只有一、两个课时。有个专家在讲座时候,把小学阶段的每册书的每个单元都整齐地排列出来,有个专家甚至把小学阶段的每册书每个单元分别属于哪个认知领域也列成表格,非常的清楚。这些都让我不禁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要这样做。心中不由地发出感慨,专家就是普通教师想得更多一些,想得更深一些。
我今年任教的是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正因如此,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把数学学习与实际、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次培训确实使我受益匪浅,收获多多。
2024年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2
伴着炎炎的夏日,我们开始了全县教师的暑期培训。我们纯化镇的小学数学教师可谓队伍庞大,教师的年龄也相差很大,有年龄50多岁的老教师,有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不管培训多么累我们都坚持着,在坚持的过程中我们感悟到了很多。
在培训安排中我有幸带领我镇的教师梳理三年级下册的教材。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我真没有认真的进行梳理过,更没有在这么多人的场合发言,我的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根据今年的教学经验,认真分析了每一个单元,不仅指出教材中的内容、目标、重点、难点,我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特别是针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展开了与大家的讨论,我更是抱着向大家学习的心态与大家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了:
1、428÷4中范文内容地图,“十位上不够商1,怎么办?”你是怎样讲解的?
2、你怎样讲解“轴对称”这个概念的。
3、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怎样讲解第二部分积的位置的?
4、怎样引导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的。
没有想到我的发言带动了老是这么热烈的讨论,从中我受益很多,相信教师们也受益很多。
借着暑期培训的东风,把我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了,我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展示自己,同时来解剖自己,改掉以前的惰性心理,重新看自己,在痛苦中蜕变。
我感叹:我参与、我收获、我快乐!
2024年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3
20xx年7月20日在织金一中听了姜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邝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向老师的《确定位置》三节课之后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听这三位老师的这三节课的感受吧。
这三节课都是经典课,关于这节课的上法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优秀案例也不少。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课,教材设计的思路是:先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再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提出大胆的猜想;通过操作验证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利用所学的公式解决问题。要让学生简单记忆公式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理解公式。姜老师按照教材的编排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并带着自己的操作经历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课堂上值得学习的有几点:
1、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将“转化”思想进行了有效的渗透,让学生学会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课,开始先复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做铺垫。在本课的重点就在于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两个图形的大小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经历用了数方格比较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将准备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这样将操作、理解、表述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有非常直观的“转化”感受。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生学过的长方形来计算它们的`面积,这时教师进行适时的小结:探索图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可以把没学过的图形转化为已经学的图形来研究。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把新的、陌生的问题转化成学生相对熟悉的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数学方法传递给学生,而数学眼光却无法传递,故应着重把握好对数学思想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2 .教学中面向全体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再通过小组合作剪一剪,拼一拼互相交流验证,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努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
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的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数学教学生活化。练习形式活泼多样,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比如《确定位置》这一节课,老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表达观点,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准确地表达确定位置的方法。
我深深地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应变能力十分重要,有效的把握学生课堂生成,灵活应对课堂突发的情况,是教学中应注重的。
总之,这三节课采用了“游戏激趣、小组讨论、分层递进,由扶到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有关知识。整个教学环节,步步紧扣,层层递进,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探索、研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王老师使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024年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4
暑期培训已过8天了,几天的镇(校)级教师培训加县级培训老师们收获颇丰,同时在收获的同时也触动了自己的灵感,引发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在第8天的培训中,韩国栋老师提出了备课的实效性的问题,引发大家激烈的争论。
备课的质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益,把备课环节抓住,有效地开展备课活动,不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更是把教师引上专业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一个不能认真备课、上课的教师是不可能主动的寻求发展,也不可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的各种教研活动。目前,许多学校的领导认识到这一点,也为此非常着急,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提出了具体的备课要求,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什么集体备课的效果始终不是很理想?如何解决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呢?想要解决学校集体备课的实效性问题,首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