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可以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认真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做手工教案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手工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结合对鱼的造型与色彩的认知经验,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有主题的借形想象和组合。
2.自主选择材料,综合运用撕、折、剪、卷、拧、粘贴等技能,大胆制作独特的鱼。
3.体验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制作带来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布置“海底世界”的场景。
2.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鱼的范例一组。
3.给每个幼儿提供剪刀、固体胶、透明胶、双面胶、托盘、垃圾桶等工具。
4.饼干桶、纸盒、纸杯、光盘、纸筒、扭扭绳、树叶、羽毛、纽扣、扑克等各种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出示场景“海底世界”):瞧!孩子们,我们来到了哪里?
幼:海底世界,哇,好的鱼啊!
师:这里的鱼儿真有趣。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待会儿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二、范例欣赏
1.总体欣赏。
师:你最喜欢哪条鱼?它的.身体、鳍、尾巴和身上的鱼鳞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幼:我最喜欢这条稻草鱼,它的全身都是稻草,尾巴是用扫把做的。
幼:我最喜欢这条,身体是用蛋糕盒做的,尾巴和鳍是用树叶做的,身上有好多果冻盒,果冻盒里塞了皱纸,颜色很漂亮。
幼:我喜欢糖盒做的鱼,鱼鳍和尾巴是用棉签做的,嘴巴是用扭扭绳做的,鱼鳞是用棉签做的。
幼:我喜欢这条,它的身上有许多夹子。
......
2.拓展讨论一:同一部位使用不同材料。
师;老师用了哪些材料做鱼的身体?
幼:纸盘、纸巾盒/光盘、席子、树枝/巧克力盒、泡沫块/扭扭绳、袜子、手套......
师:你觉得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用来做鱼的身体呢?
幼:纸杯/饮料瓶/报纸/石头。
师:是啊,鱼的种类很丰富,大小、形态、颜色都各不相同。只要我们大胆想象,生活中的很多材料都是可以用来做鱼的身体
3.拓展讨论二:同一材料的多种使用。
师:这条鱼的尾巴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幼:扭扭绳
师:老师还用扭扭绳做了鱼身上的什么呢?
幼:嘴巴。
幼:这条鱼的身上四个地方用了扭扭绳:鱼鳃盖、鱼鳍、鱼尾、弯弯的花纹也是用扭扭绳贴出来的。
师:看来扭扭绳的用处真不小,只要你认真思考,就一定能发现每种材料都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
师:看看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什么材料?你觉得可以用来做鱼的什么呢?
幼:奶茶杯可以做鱼的身体。
幼:奶茶杯的盖子可以做鱼的眼睛。
幼:很多盖子贴在一起可以做鱼鳞,要贴在大大的鱼身上才好看。
幼:奶茶杯的盖子也可以做身体的,盖子上插吸管的小洞就是鱼眼睛。
幼:吸管可以做尾巴。
幼:夹子夹在鱼头上可以用来做鱼的嘴巴,夹在两边可以做鱼鳍,夹在身体后面可以做鱼尾巴。
师:每一种材料都有很多用处。这里还有很多材料,我们可以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连一连、摆一摆、粘一粘。只要动脑动手,就一定能把材料用
好、用巧。
三、讨论工具的使用
师:老师想给这些鱼贴上鱼鳃盖,你们认为用什么粘贴最合适?谁愿意来试一试?(分别请4—5位幼儿用不同的工具尝试粘贴不同的
鱼鳃盖,观察不同的结果。)
师:谁来把尝试的结果跟大家分享一下?你认为哪种工具最好?用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
幼:我发现用固体胶贴扭扭绳鱼鳃盖是贴不住的。
幼:我的鱼鳃盖是用撕好的报纸条折出来的,可以用固体胶贴。
幼:报纸卷的绳子可以用海绵胶贴,可是不好弯曲,可以先把两头贴牢,再贴中间。
......
师:不同的工具适合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方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在选择工具时也要动脑筋哦!
四、实践操作
师:材料、工具都准备好了,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做一条最美丽、最独特的鱼吧,别忘了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与帮助,特别是对不会使用剪刀的幼儿。
先做好的幼儿将作品放到场景中,并和同伴交流。
五、展示评价
师:海底世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新朋友,真是热闹。制作师快来介绍一下吧,说说你做的鱼叫什么,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
幼:我做的鱼叫“飞鱼”,它的鱼尾、鱼鳍都很大,游起来快得像飞一样。
幼:我的鱼叫“泡泡鱼”,因为它身上的鱼鳞都像圆圆的泡泡。
幼:我这条叫“喷水鱼”,我在它的背上装了喷水装置。它在水里游得时候,会不停地往外喷水,我一眼就能找到它。
师:每个小朋友都选择了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用各自的方法做了独特的鱼,还给鱼儿取了不同的名字。我们以后可以仔细找一找更多
废旧材料,试一试,看一看能不能做出更独特的鱼来。
六、整理场地,结束活动
做手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眼睛的基本构造,知道眼睛的用途。
2、知道要保护眼睛,学习爱护眼睛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眼睛的图片,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上边门,下边门,关起门来就睡觉(请小朋友们来说出谜底)
2、带领幼儿观看眼睛的图片,了解眼睛的大概构造及作用。
(1)这是什么?眼睛的上边是什么?中间的黑葡萄就是什么呢?
(2)如果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东西了怎么办?(请大家一起闭上眼睛来体验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3、观看教学挂图,了解可能会伤害眼睛的种.种错误行为。
4、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师提问讨论:眼睛对我们大家都很重要,但我们要怎么样才可以好好保护它呢?(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再请个别幼儿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在平时生活中,看书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都不可以过长,学会做眼保健操。
?活动反思】
大部分孩子都已了解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性,知道平时要保护好它。在今后还会和家长朋友做好家园共育,随时提醒幼儿用眼时间,养成用眼卫生的好习惯。
做手工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示分步骤搓、捏、拼、贴、粘完成塑造小孔雀。
2、培养幼儿对泥塑创造美的情感意识。
3、通过手工活动让幼儿知道要保护动物、爱护鸟类。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胶泥(橙泥、绿泥、红泥、黄泥、黑泥)。
2、有关孔雀开屏的图片(或泥塑)。
3、录音机、磁带《金孔雀》。
4、幼儿用书《创意手工第十六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有关孔雀的图片(或泥塑),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想知道是谁吗?
2、幼儿:想。
3、出示孔雀图片(或泥塑),幼儿观看。(是美丽的孔雀)
4、教师:今天,我们用胶泥为孔雀塑造形象好不好?
幼儿:好。
二、教师示范泥塑孔雀过程
1、先用胶泥搓两个圆球,其中一个头稍捏细。
2、用胶泥捏成孔雀展开的尾巴。
3、分别用胶泥捏尾羽和头顶部位。
4、给大圆球安上眼睛和鼻子,给稍细的那个小球插上牙签。
5、将头与身子连接,并安上毛发。
6、给尾巴贴上花纹,将尾巴和身体粘在一起就完成了。
三、幼儿尝试泥塑孔??
1、教师交待泥塑卫生要求。
2、幼儿泥塑孔雀。
3、教师边巡视指导,边提醒幼儿注重搓,捏的力度要适当,不要让胶泥散开。
4、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泥塑。
5、检查结果。
四、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
1、选几件作品进行讲评。
2、进行作品展览,让幼儿参观欣赏。
3、总结。
五、播放音乐《金孔雀》
1、让幼儿随音乐歌唱、舞蹈、体验快乐。
2、请个别幼儿展示孔雀舞,共同学习。
六、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做手工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折纸与绘画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2. 知道折花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3. 能利用手工纸制作花朵并用印章笔均匀铺画底色。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