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的教案能够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结合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才能编写出一份贴近实际的教案,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有理数的加法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3.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
4.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1.第一天赢利,第二天还赢利,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2.第一天亏本,第二天还是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3.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 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数轴检验你的答案.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1条是: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并把绝对值_________.
这条法则包括两种情况:
(1)两个正数相加,显然取正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3)+(+5)=+8;
(2)两个负数相加,取_____号,并把______相加.例如(-3)+(-5) = -(3+5) = -8.答案-8之所以取-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8是由_____的绝对值和______的绝对值相______而得.
〖练习
1.上午6时的气温是-5℃,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6时下降3℃, 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
2.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蓝队胜黄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
3.第一天向北走-30km,第二天又向北走-40km,两天一共向北走多少km?
4.仿照(-3)+(-5) = -(3+5)= -8的格式解答:
(1)-10+(-30)=
(2)(-100)+(-200) =
(3)(-188)+(-309)=
〖探索2
1.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如果第二天亏本120元呢?
2.第一天赢利,第二天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3.正数和负数相加,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前半部分是: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并用______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_______.
例如(+6)+(-2) = +(6-2) = +4.答案+4之所以取+号,是因为两个加数(+6与-2)中__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答案+4的绝对值4是由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__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到.
又例,计算(-8)+(+3)时,先取______号,这是因为两个加数中,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然后再用较大的绝对值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_____,于是最后得到答案是______.计算的过程可以写成(-8)+(+3) = -(8-3) = -5.
〖议一议
有人说,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实质就是把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的减法运算.他说的对不对?
〖练习
1.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黄队胜蓝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
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右运动-8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3. 检查3包洗衣粉的重量(单位:克), 把其中超过标准重量的数量记为正数,不足的数量记作负数,结果如下:
-3.5,+1.2,-2.7.
这3包洗衣粉的重量一共超过标准重量多少?
4.仿照(-8)+(+3) =-(8-3) = -5的格式解题:
(1)(-3)+(+8)=
(2)-5+(+4)=
(3)(-100)+(+30)=
(4)(-100)+(+109)=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后半部分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
例如(+3)+(-3) = ______,(-108)+(+108) = ______.
〖例题学习
p21.例1,例2
p22.练习2(按例1格式算.)
〖作业
p29.习题 1, p32.习题 8,9,10
【备选素材】
用一个□表示+1,用一个■表示-1.显然□+■=0,
(1)■■+□□□=(■+□)+(■+□)+ □=_____.
这表明-2+3=+(3-2)=1.
想一想:答案为什么是正的?为什么转化为减法运算?
(2)计算■■■■■+□□□□□=_____.
(3)计算■■■■■+□□=(■■+□□)+ ■■■=______.
这说明-5+(+2)=-(___-___)=_______.
(4)计算■■■+□□□□□=?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案篇2
一、学情及学习内容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是基于规则为主的新授课型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是在引入“负数”的基础上,将数的范围扩展到“有理数”范围内的加、减法运算。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出发,创设情境,通过分析生活情境中的事理和观察温度计刻度的操作,得到了一些有理数减法的算式,用“化归”的思想方法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并应用所学的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整节课的设计流程和总体思路可以用下图表示: 生活情境,动手操作------有理数减法算式-------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减法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根据减法的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事例,提炼其中的数学算式,并从中归纳有理数减
法法则;经历将法则应用于解题的这一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由实际情境提炼数学算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这
一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导航作用。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与运用
教学难点:从实际情境到数学算式,从数学算式到法则的提炼,在法则的总结中体现化归
的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方法:观察探究、合作交流。
三、教学过程设计:
在课前让学生玩有理数加法中的扑克牌游戏。
1.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天气预报,有没有注意到里面有“温差”之说呢?
有效性分析:通过设计“温差”这一问题情境,进而顺利的进入课题,并从列算式角度加以认识,得到一些有理数减法算式,为后面的化归思想方法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做好素材和算式上的准备。
2.建构活动
活动1:计算温差
师:有理数加减3_百度文库
生1:利用温度计的刻度直观得到算式 5 + 3 = 8
生2:利用日温差的定义可得到算式:5 -(-3)= 8
师: 比较两式,我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变“+”,( -3)变3。
活动2:通过举例子验证刚才的变化过程,加深对有理数减法算式的理解。
有理数加减3_百度文库
有效性分析:从生活情境中,学生获取了丰富的素材和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算式,为下面观察算式特点,总结运算方法做好准备。这种由算式到法则的过程,使学生从心理上更易接受,令算式更有实际背景和说服力,为有理数减法运算法则的提炼和数学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数学化认识
5 -(-3)=5 + 3( -3)-(-5)=(-3)+ 5
3-(-5) =3 +5(-3)-5=(-3)+ (-5)
师:综合上面算式的共同特点即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我们就得到了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减法概念_百度知道
有效性分析:“化归”的思想和方法是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节课的数学化过程正是通过观察已有的算式来发现和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