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猫教案精选8篇

时间:2024-07-06 作者:Anonyme 教学文档

教案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相匹配,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课堂有秩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案准备是否到位,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四年级语文猫教案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猫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语文猫教案篇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激发兴趣,引导质疑。

大家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课文的题目,心里会想些什么问题?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了解记叙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的读音。

(2)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2.快速读课文,画出点明小狮子爱尔莎年龄的语句,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具体地说是按照爱尔莎出生、成长、回到大自然的顺序来记叙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哪些段落最使你感动?把这些部分再好好地读一读。

四、引发想象,谈体会。

1.读了最使自己感动的段落,说说对小狮子爱尔莎和那位女科学家的印象。

2.概括出“我”和爱尔莎之间感情深厚。

五、小结。

1.复习生字词。

2.学习了解文章叙述顺序的又一种方法——找关键词语,理出顺序。

3.一边读一边想,认真体会,发现问题。

六、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组织学习小组。

1.根据小狮子爱尔莎出生、成长、和被放回大自然的经过,找出有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

3.按照学生找到的语句进行分组,分成“出生、成长”、“放回大自然”两组。

二、开展朗读比赛。

1.讨论出比赛规则:分别给自己的队起名字,进行合理的分工。

2.学生准备,教师引导、点拨。要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去理解,互相帮助,把理由说清楚,说明白。

3.进行比赛,引导感悟、体会。

(1)“出生”部分要引导学生体会爱尔莎的`可爱和作者对它如母亲般的关怀。

(2)“成长”要透过三个事例中的重点词语,了解狮子的生活习性,体会“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

(3)“放回大自然”部分,抓住女科学家内心的感受,她和爱尔莎难舍难分的情感,体会她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小结,深入体会。

1.了解了狮子的生活习性,体会出作者与小狮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大家还有什么感想和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说出来。

2.如果让你给课文改个题目,你会怎么改?

四、画出描写“我”无限关爱小狮子爱尔莎的语句,把它们工整地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

思考:学习了《小狮子爱尔莎》后,你认为爱尔莎是放回大自然好呢,还是留在女科学家身边好?

四年级语文猫教案篇2

知识目标:

认识、会写“凰、骄、州、绣、棚、寿、侧、柚、炸、距、舀、葱”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并学会积累。

情感目标:

感受小城的美、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城的美。

教学难点:

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挚爱,学习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录音机、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词语,指导书写。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在咱们的湘西,有这么一座小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以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征服着世人。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将它赞为中国最美的小城。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地方吗?(凤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8课,走进小城凤凰,一起领略它那独特的美。(板书课题:小城凤凰。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

2、学习小组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

(1)认识生字词。

骄傲、凤凰、贵州省、绣起、瓦顶棚、万寿宫、左侧、橘柚、油炸、距离、舀起、葱绿

(2)指导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凰”是三拼音节,不要读成“fàng”;“炸”字在本课读第二声,不能读成第四声;“葱”字的声母是平舌音,后鼻韵母。

运用观察比较、部件拆分、难点解析等方法识记。

(3)指导书写。

“凰”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写外面的部分,第二笔是“横折斜钩”,要注意留出“皇”字的空间;“骄、绣、棚、侧、柚、距”几个字均为左窄右宽的字,要注意写均衡;“舀”字的.两短横不能连起来;“葱”字中间部分的一点不能丢。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小城的美?

2、找出具体描写小城美的段落。

3、在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准备质疑。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四年级语文猫教案篇3

?云海日出》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感情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静结合)。

三、教学难点

能通过朗读,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很多神奇而壮观的自然现象,如果你能仔细观察,一定会被它迷人、秀美的景象所陶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黄山“云海日出”的美景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30课(板书:云海日出)。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1990年12月被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主峰莲花峰海拨1864.8米。黄山常年雨量充沛、林木茂盛、云蒸雾涌,自然景色变幻莫测。黄山可以说是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也有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来高度赞美它。下面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方瑞华的笔触,走进黄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两个问题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2)、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色?

(三)分析课文,真切感悟

(1)课文从大体上看,可以分为“云海”和“日出”两部分,那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云海的,而哪些自然段又是写日出的呢?(课文3、4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云海的景象,5-7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日出的景象。)

2、学习“云海”

(1)云海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读第3、4自然段。(评价)

(2)根据刚才我们同学所读的内容,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云海的神奇,它们分别说出了云海的哪些特点?

a我们看见北面山谷中明晃晃、光闪闪的一片,似乎是放在深山空谷中的亮闪闪的大镜子,又如无边无涯的'白茫茫的水面。那就是云海。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b师拿镜子演示,与图片对比,说说共同特点?(平、静、大) c这就是作者对云海日出的静态描写,突出云海的静态美(师板书静态描写:平稳光洁、漫无边际)。

d老师在这就中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词,谁发现了?(明晃晃、光闪闪、亮闪闪、白茫茫),指导朗读这一句。

3、“山峰时隐时现,变幻无穷,云朗上下翻滚着,一会儿像万马奔腾,一会儿又似帆樯林立,光怪陆离,景象万千,把黄山点染得有几分仙气。”

a云海的景象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b请生回答(云

...
《四年级语文猫教案精选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