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逻辑和思维深度,编写教案需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确保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有效性,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动物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动物教案篇1
活动内容:
有趣的面具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好装饰简单面具活动中体验装扮自己,装扮别人,"猜猜我是谁"的快乐。
2、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按照自己意愿,巧妙地装饰简单的面具。
3、运用撕、挖、剪、画等方法装饰面具,同时表现手创选和合作学习能力。
活动重点:
学习制作面具过程。
活动难点:
在画上挖出五官。
活动准备:
纸、线、剪刀。
活动方法:
讲解、示范、操作
活动过程:
一、出示面具,引导幼儿认识面具。
1)出示面具,"小朋友它是谁呀",小猫可爱吗?
2)老师带面具,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3)引导幼儿认识面具。
原来在一张图上挖出眼睛、鼻子、嘴巴、在栓两条绳子变成面具。
小朋友想不想制作面具。
二、老师示范
1、首先拿一张较硬的白纸,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如"漂亮的小朋友脸、小动物的面、花等",画好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让小朋友拿起画好的图案,挖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的位置。
3、画出和小朋友脸一样大的轮廓剪下来。
4、然后将图画对折,在折印处剪、撕、挖小洞,拴上绳子变成自己喜欢的面具。
三、幼儿制作
1、老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面具让幼儿体验成就带来的快乐。
五、小朋友玩一玩面具舞会。
活动反思:
1、教学思想观念新教学模式的改变:我打破了原来单一的课程模式,以幼儿为中心,师生共同建构课程,五大领域互相渗透,各科教学互相融合的课程模式,在活动中渗透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2 、教学方法活本次活动教师灵活的运用了游戏法、谈话法、情景表演法、探索发现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情景中大胆地探索与表现,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 、教学效果好
(1)教学重、难点突出,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2)帮助幼儿获得关键经验。
大班动物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乐意参与游戏,体验在游乐场玩耍的快乐。
2、尝试用肢体动作感应曲式ab。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故事挂图:主题4;关于游乐园的设施图卡。
2、道具:呼啦圈、飘带若干。
教学队形:
1、听故事时围坐在教师身边,欣赏音乐时围半圆坐在地板上。
2、游戏时有围圈、散型、两人一组等。
活动的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在游乐场玩耍的快乐。
难点:用肢体动作感应曲式ab。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宝宝被逗得哈哈笑,这时候他才发现,原来他一点也不孤单,有那么多的好朋友陪他一块玩。现在宝宝要带大家去游乐园了……
(二)感应曲式
1、开小车
幼儿开车随老师去游乐园,a段开车,b段提醒幼儿“前面有车开来了,快按喇叭,” a段继续开车,b段提醒幼儿“要到游乐园了,我再按一下喇叭。”
2、幼儿学习动作:前后摇摆、左边拍手三下、右边拍手三下。
3、听音乐玩游戏:
全体围圈手拉手
a段:两大拍/前后摇摆。
b段:六拍/左边拍手三下、右边拍手三下。
(三)道具
1、谈话:你们在游乐场玩过吗?游乐场里有些什么玩具?
2、出示游乐园设施图卡,幼儿看看、说说。
3、游戏:呼啦圈咖啡杯
(1)幼儿幼儿每人一个呼啦圈咖啡杯,尝试创编玩法。
(2)教师小结并选出代表性的动作示范,幼儿跟学。
(3)幼儿听音乐玩游戏一遍。
a段:两大拍/拿呼啦圈左右摇摆,
b段:六拍/立持呼啦圈,于地面弹跳。
4、呼啦圈旋转木马
(1)幼儿尝试创编呼啦圈当马骑的玩法。
(2)教师小结并选出代表性的动作示范,幼儿跟学。
(3)幼儿听音乐玩游戏一遍。
两人面对面共持一个呼啦圈
a段:两大拍/两人持呼啦圈左右摇摆。
b段:六拍/手持呼啦圈前进跳。
5、飘带火车
(1)出示飘带,教师示范玩法。
(2)幼儿听音乐玩游戏一遍。
两人面对面手持两条飘带
a段:两大拍/左右摇摆。
b段:六拍/火车行进。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我们一起开火车回家吧!
幼儿排成一行队,双手搭前者的肩。
a段:两大拍/左右摇摆。
b段:六拍/小跑步前进。
活动反思:
因为这是一整个主题的最后一个故事,所以我把挂图p1、p2、p3,都一一按顺序出示,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进行复述。在幼儿进行简单的复述的基础上,我再对故事挂图p4进行讲述。让幼儿通过精心设计的结合了文字与音乐的故事主题,感受文学的魅力以及音乐的快乐。在活动开始前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语都很清晰,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区分a段与b段的不同但在b段部分,有部分幼儿会转晕,因此我在玩第二遍音乐的时候,将原地转圈改为绕大圈跳。
大班动物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尝试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
3.体验有节奏地念象声词的快乐,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战性,并勇于战胜困难。
活动准备:
1.音乐会背景图一张。
2.节奏图谱一份。
3.各种小动物若干,勾线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幼儿猜谜,学念歌词、节奏。
1.引出课题,集中注意力。
师: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隆重的音乐会,很多小动物都想去参加,不过想参加音乐会可是有要求的,必须把自己编成谜语唱出来,别人猜出来了才能参加呢。听,第一个来报名的会是谁呢?
2.教师念谜语的前两句,幼儿自由想出答案。
师:脑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猜猜他会是谁?(幼儿自由回答5~6个)师:可是一个谜语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谜底呢?别着急,后面还有两句呢。请听……
3.引导幼儿复述谜语。(幼儿边说教师边画上所说的特征)师:哦,你们都猜出来啦,那小白兔他是怎么问的呢?我们一起学着问问吧。
4.练习有节奏的说谜语。(出示节奏谱)师:小白兔可是有节奏的问的哦,让我们跟着这个节奏谱说一说吧。
5.教师念出完整的谜语(除了挫挫挫不说,其它的.部分完整地说出来)幼儿学说完整猜谜歌词、练习节奏。(出示节奏谱)
(1)师:除了谜语,小白兔还问了一句呢,听……(我们大家快来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呀?)
(2)师:好,现在让我们学着小白兔来有节奏的问一问。
(3)师:我们可以请小手来帮忙打一打节奏哦。
6.练习按歌曲节奏说出谜底。(边用拍手打节奏)师:我们可以怎么有节奏的回答他?(引导幼儿直接最后一句回答)从哪里回答他呢?(从头回答)
(二)幼儿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体验歌曲的说唱形式。
(1)教师完整范唱歌曲。(出示小白兔图片,放在图谱下)师:啊,你们这么快就都猜出来啦,小白兔都高兴地唱起来了。
(2)了解歌曲特殊的演唱方式。
(1)提问:听听这首歌曲跟我们平时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一样?前面说后面唱这种演唱方法,我们叫它说唱。这首说唱的歌曲的名字叫……(出示歌曲名字)
(2)师:歌曲里还有一个好听的声音,是什么声音?(挫挫挫)(出示节奏谱)(用不同的形式复习3遍)师:让我们一起学着说一说。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这个声音呢?可以再用力一点挫一挫哦。
2.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歌唱猜谜。
师:原来,谜语也可以这样唱,那我们也唱着回答小白兔,好吗?
3.师:好,现在小白兔就可以去参加音乐会啦。(小白兔图片移到音乐会背景图上)
(三)幼儿尝试进行创编歌唱活动。
1.教师说出一个谜语,幼儿猜是什么动物。(教师边唱着完整问边将动物的特征画出)师:现在呀还有一个小动物也想来参加音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