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鼓的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24-08-23 作者:pUssy 教学文档

我们需要认真写教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案写好了使教师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有关鼓的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关鼓的教案精选5篇

有关鼓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图片:红糖在水中慢慢溶解。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

2、引出小苏打并简单介绍。

3、出示一杯清水和若干食盐、小苏打。

提问:如果我们把它们不断地加入这杯水中,它们能一直溶解下去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激起学生对“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

活动一:设计对比实验

1、教师提问: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我们可以怎样做这个实验?

2、引入对比实验。

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并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

(1)对比实验应该设置哪些实验条件?

(2)怎样取同样多的水?

(3)食盐和小苏打每次放多少?

4、明确实验方法。

(1)在两个相同的透明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冷水;

(2)分别往两个水杯中加入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

(3)用搅拌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重复第二步,直到食盐、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

5、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在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一份一份地加入?

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

6、出示实验记录单。

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

1、出示实验材料。

2、出示实验提示。

(1)明确分工,相互合作。

(2)轻轻搅拌,不要溢水。

(3)没有溶解,不算一份。

3、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设计意图: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直接设计对比实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设计实验时,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对比更有效。明白了对比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学生后续规范地进行对比实验打好基础。

三、拓展

1、拓展资料。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在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同一物质的溶解能力也有变化。

2、课后实验。

厨房中有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白糖、味精、食盐、小苏打等。

哪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比较强?如果想在家里做实验,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堂的实验延伸,课后寻找生活中溶解的例子并继续研究,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有关鼓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

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从下面、上面以及不同侧面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察。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学具盒

教学思路:

一、导入新课:

出示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让学生观察,说说从下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视图。

接着追问:还可以怎样摆?

二、探究新知:

让学生试一试,再看一看。

学生分组展示不同的摆法。

集体交流:你能找到摆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发现: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是正确的。

有关鼓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并能图形特征分类。

2、愿意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图形妈妈、房子背景图三座。

2、教室内布置草地场景,草地上放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娃娃若干。

3、音乐磁带:碰一碰。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图形妈妈……”提问: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是圆形、三角形或正方形的?

二、找找看看,说说玩玩。

1、到草地里找一个喜欢的图形宝宝看一看,与好朋友说一说它的样子。

2、听音乐带着图形宝宝玩一玩碰一碰的'游戏。

3、观察手上的图形宝宝的颜色说一说,玩一玩。

4、根据图形特征送图形宝宝回家。引导幼儿说一句话:图形宝宝我送你回家。

三、送礼物:猜一猜,摸一摸

1、师:“今天,小朋友和图形宝宝做了游戏,还送它们回了家,图形妈妈夸我们真能干,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

2、幼儿摸礼物,分享快乐。

有关鼓的教案篇4

【班会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家庭生活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班会准备】

1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家庭安全方面的资料。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珍惜生命安全第一”八个美术字。

【班会程序】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二家居安全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三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交通安全: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1600起,死亡257人,受伤1147人,直接经济损失731万。真是令人痛心。提醒学生们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上放学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提高警惕,注意来往的车辆。及时消除交通隐患。

四校园内应注意的安全

1。防火: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防火是学校安全的重要问题,

1)禁止在校园内玩火、放炮。

2)上实验课

...
《有关鼓的教案精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