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的科学教案参考6篇

时间:2024-11-04 作者:pUssy 教学文档

教案应明确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和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教案不仅是课堂的规划,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沙的科学教案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沙的科学教案参考6篇

沙的科学教案篇1

教学意图:

随着电话号码的普及,电话号码在孩子生活中随处可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电话》。旨在满足孩子对电话的兴趣和用途。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孩子初步了解电话的外形构造和功能以及电话与人们日常生活对的密切关系。

2、知道如何使用110、120、119等急救电话,明白这些电话的重要性,平时不能随便乱打。

活动准备:

1、电话2部,手机1部。

2、110、120、119电话号码卡片各1张;警车、救护车、火警车图片各1张。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孩子的兴趣。

师:“叮铃铃,叮铃铃,这儿说话哪儿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小朋友动脑筋猜一猜,这是什么?(电话)

2、出示电话、手机引导孩子观察电话的外形构造,学会正确使用电话。

师:电话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手机没有电线。

小结:电话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但都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等组成,这样才能相互通话。

3、电话在生活中的用途。

师:你们家有电话吗?(有)你打过电话吗?(有)师:你给谁打电话?是为什么事打电话?(问候、祝贺、询问、联系、请求帮助)

4、遇到危急时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

(1)当你走失了,迷路了,或者遇上坏人,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110出示)(2)当你发现失火了,要打什么求救电话?(119)(3)当家里有人病了,晕倒时,要打什么电话求救?(120)

5、玩配对的游戏:应该打什么电话(发给孩子人手一份卡片)。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看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应该打什么电话求救,帮他们正确连线。

6、模拟急救现场打电话求救,初步学会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

(1)首先会正确拨打求救电话110、120、119(2)会简单明确地回答现场的问题,会完整的表达事情

7、知道不能随便乱打急救电话。

8、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话,今天我们学会了打求救电话110、120、119,也知道这三种求救电话是在危急的时候才能打,没有危急时是不能随便乱打的,希望小朋友一定要记住。

沙的科学教案篇2

科学之旅

●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时安排: 1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

三、进行新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本图0.1-1实验 [演示] 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沙的科学教案篇3

空气是孩子们时时刻刻接触、感受着的物体,对于空气,孩子们既熟悉又陌生,知道我们的周围充满空气,却看不见摸不着,对于空气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在我们的世界里,孩子们并不是特别清楚,为了加深孩子们对空气的认识,更加直观的感知空气的存在,我组织了这个科学探究活动,借助吸管、气球、石头、空矿泉水瓶、空杯子、塑料积木等物体来帮助孩子们感知和了解空气的存在。

活动开始,我先用谈话引起孩子们的`兴趣,问孩子们空气是什么?哪里有空气?孩子们纷纷表示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接着我出示了气球,问孩子们,气球里面有空气吗?孩子们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有的说吹大了才有,请了一个小朋友把气球吹大以后,孩子们都确定的说这时候气球里面有空气,在大家的意见达成一致后,我问孩子们,如果把气球的口松掉会发生什么事?孩子们纷纷表示里面的空气会跑掉,我又问那如果把气球口放到水里然后松手呢?孩子们有点疑惑,我拿来一盆水,请一个孩子把气球放在水里,通过观察讨论,孩子们发现里面有空气的物体放到水里,空气可能会跑到水里,冒出气泡。接着,我出示了吸管,石头、杯子、瓶子、积木等物品,先请孩子们猜一猜这些东西里面是不是有空气,并在记录表上先进行记录,接着请小朋友将这些物体放到水中验证是不是有空气,最后将实验结果也记录在记录表上。

本次活动我先通过谈话和个别示范帮孩子们建立了空气跑到水里会冒泡的认识,接着就请孩子们自由进行观察记录。本次活动的亮点和独特之处就是在于借助水帮助孩子们直观的感知空气的存在,自由的操作环节让孩子们的兴趣非常之大,宽容的探究氛围也让孩子的思维没有限制,从而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杯子要直直的放到水里再斜过来才会冒泡;用手挤一下塑料瓶子,塑料瓶子里就会冒出许多泡泡;有些石头会冒泡而有些就不会。当然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调查的加入,孩子们较少接触到调查表,因此对于记录并不是很熟悉,很多孩子光顾着操作而并没有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观察表直观展示实验和猜测的作用没有发挥。另外,孩子们的操作方法也对孩子们的操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孩子由于没有经过仔细的思考而直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最后,活动结尾可以再提供给孩子一些其他材料,比如海绵等等供幼儿进一步探索。

总体来说本次活动较为成功,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非常高,在自由探索中孩子们获得了很多关于空气特性自己如何做操作记录的经验,孩子们在愉悦中获得了成长。

沙的科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

...
《沙的科学教案参考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