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份好的教案能够引导教师合理分配课堂活动时间, 教案的反思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数学六上教案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六上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22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及23-24页练习六4-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能用画图、转化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有加法对减法进行检验。
?教学过程】
一、口算检测
13-6 8+7 13-5
16-8 15-6 7+9
15-7 14-5 6+6
12-5 14-6 12-9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4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结合图说明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以及算式的含义。]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
[(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灵活计算能力。]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很方便,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很清楚。]
四、总结:
本单元学习结束了,你说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什么好方法?
?教学反思】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六上教案篇2
教学内容:
课本p31页例4,练习七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儿童商场逛一逛。出示例4的'主题图。
问:你们瞧,这个柜台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回答。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商场,身临其境,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从他们的议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里面的数学问题。
(3)、小明想买5辆小汽车。,应该付多少钱?
引导学生得出:12÷3=4(元)是求1辆小汽车多少钱。因为要知道小明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必须要先知道1辆小汽车多少钱。
(4)、鼓励学生再提出问题。
2、小结: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引发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题。问: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先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并掌握利用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六上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材p73--7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万以内数的调查、收集、整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5.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资料,感知四五位数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写在卡纸上,并贴在黑板上。
昨天同学们都收集了电脑的价格,现在请同学将它们贴到黑板上来,让大家来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类
师:黑板上有这么多数,请你先轻轻的试着读一读,然后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并给这些数分分类。
生:这两类数一类中有零,另一类没有零。
三.读法
1.没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你觉得哪一类数读起来比较容易?谁能来读一读?
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书:
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2.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这些有零的数你会读那一个?你能找出和他同一类的数吗?
学生小组讨论。
师:每个人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
师将黑板上的数移位。
师: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板书出示: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师:你还会读哪一个数?(末尾有0的数)找出末尾有0的数,
师:读这些数,又有什么好办法?
板书出示: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数的读写的方法。你能写一个中间和末尾都有零的数,让大家来读一读吗?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现在请同桌互相出题,考考对方。
四.写法
师:刚才还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价格还没有展示出来,现在我就请这些同学来报一报,看你们能不能记下来。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
出示板书:几万就万位上写几,几千就千位上写几,几百就百位上写几……
师:谁还能来报一报。(有0的数)
学生试写。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出示板书: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五.练习与巩固
1、p75“做一做”1、2
2、p76“做一做”1、2
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到了什么?
小学数学六上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第30——31页,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
1、 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 小棒 口算卡片 挂图
教学措施:
1、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操作,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活动抽象出比多比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节电池)
生:电池
师:准确地说这是节用完了电能的电池,可以说它现在就是一件“废品”。
板书:废品
师:你们知道吗?废电池中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少掌柜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师:再看老师的手里又拿了什么?(出示塑料饮料瓶子)。
生:塑料饮料瓶子)。
师:这也是“废品”。
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师: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生想一想。
生:回收
师:很好。(再板书“回收”。)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
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如果学生提出的是两步解答的,就放到问题银行。)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教师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