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制定使教师在备课时更加系统和有条理,教案的设计过程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狮子的家教案最新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狮子的家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2、能理解故事画面的连续性、大胆想像,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故事画面的连续性、大胆想像,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难点:能根据图标提示较完整的讲述故事情节,尝试讲出角色间的心理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看图讲述的经验,知道狮子是食肉动物。
物质准备:
1、自制看图讲述《狮子和兔子》 ppt课件
2、幼儿人手一份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谜语导入故事
师:今天辛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故事,不过我想请小朋友通过一个谜语来猜一猜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谜语:此物老家在非洲,力大气壮赛过牛,血盆大口吼一声,吓得百兽都发抖(打一动物)
二、基本部分——讲述故事
(一)讲述图1,引导幼儿分析图1情节,引导幼儿讲出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角色的心理活动。初步积累讲清楚故事情节的.经验。
1、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并讨论情节与角色间的心理活动。
师:(出示图1)
(1)这是一个什么地方?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2)你看到谁?它正在哪,做什么?
(3)狮子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2、结合图标,引导幼儿完整讲述一个情节的方法。
(1)出示ppt,结合图标介绍讲述方法
师:我们已经看明白发生在狮子和兔子之间的故事,我们试试把它们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只要我们按照这张图把狮子和兔子之间发生的事情说清楚,就能变成一段好听的故事。
(二)讲述图片2,引导幼儿在图标的提示下获得完整讲述的能力。
1、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并讨论,帮助幼儿看懂故事情节。
师:(出示图2)就在狮子打算美餐一顿的时候,谁出现了?兔子怎么样?狮子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2、引导幼儿迁移运用图1的讲述经验。
(1)将图标中的发现兔子换成鹿,并提示讲述方法。
师:正在狮子打算美餐一顿的时候,狮子发现了谁?兔子怎么样?狮子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2)幼儿自主尝试讲述。
(三)讲述图片3、4、5、6,引导幼儿在巩固完整讲述一个情节的基础上连续讲述三到四个情节。
1、教师出示图标,提出讲述任务,提示讲述方法。
师:(出示图3—6)接下来狮子做了什么?兔子和鹿怎样了?最后狮子的结果是什么?狮子心里会怎么想?请你试着按照狮子做了什么、兔子和鹿怎样了、狮子的心里怎么想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2、幼儿尝试按照图标独立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间、幼儿间相互讲述。
4。教师鼓励个别幼儿为小朋友讲述。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示范完整讲述故事,提高幼儿讲述水平。
2、请幼儿给故事起个名字。
活动总结
活动的开始环节,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此次故事里的主人公,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看图讲述、看着图去说。图是静止的,但事情的发生是动态的。幼儿通过看图,开始往往只能讲出表面、简单的情节。在开展叙事性讲述活动时,幼儿首先要理解讲述的主题与内容,为语言表达做好经验准备。
通常幼儿观察图片都比较零散,在一幅画的讲述时,我通过连贯提问的方式,根据图标和事件发生的顺序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引导幼儿对语言进行构思,连贯的串联起来。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能够借助凭借物,在看图讲述的活动中用完整的语言将事件发展的顺序讲述出来,获得初步的讲述经验。在一日生活中,我也会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将看图讲述的方法内化,用在今后更多的语言活动中。
狮子的家教案篇2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
2、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3、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中感悟,对课文进行再创造。
2、积累abb型的叠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明白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狮子捕食的镜头。
二、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卡片。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读一、二自然段,思考两只小狮子学本领时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汇报自读结果
3、让学生自由做动作理解“懒洋洋”一词,再读读相关语句。
四、合作探究学习三至七自然段,读中感悟,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1、同桌分角色朗诵,研究讨论每个角色的语气该怎样读,并探讨可以给这些角色设计什么样的动作。
2、合作表演。
3、学生评价表演,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师在原文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合理建议记录下来,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积累abb型的叠词。
学生说到“懒洋洋”这样的提示语时,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积累,再说出几个这样的.叠词,并读一读。
五、扩展活动——引导学生续编故事。
1、同桌合作续编故事。
2、自由汇报。
3、通过续编的故事,说说自己喜欢哪只狮子。
六、再次巩固生字。
学生把课前拿到的小词卡片贴在挂图的相应位置上并带读。
七、指导写“练”、“习”两字。
小组互相评价。
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同桌夸一夸自己写的字。
八、每日积累。让学生从本课中找到喜欢的词语,并记住它。
狮子的家教案篇3
一、本课时预设学习目标:
1、认识狮、整、洋、练、滚、懒、吞、扑、咬、苦10个生字,正确书写练、习两字。
2、积累懒洋洋、慢吞吞等abb形词语。
3、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刻苦、整天、 懒洋洋、慢吞吞、苦头等词语。
4、初步渗透顿号的读法。
5、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
6、分角色朗读小树与懒狮子的对话。
7、初步领悟应该从小锻炼生活本领,不依赖父母而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上述第1、2两点
难点:上述第5、6两点。
三、教材简析
?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第二册第27课一篇贴近孩子生活的童话故事。讲述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另一只却很懒。通过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耐心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赖父母。
该文文字浅显,但应使学生明白文本隐藏的内涵。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图画导入,板书狮子。(课件出示:狮子)
a、狮读音
b、狮字形。
c、拓展反犬旁的其他字
2、读课题,板书两只小狮子(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感悟
1.初读课文
自读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b、把圈出来的不会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反馈,句中识字。
(1)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a、带拼音(落实翘舌音、前鼻音)
b、不带拼音(落实滚的字型、顿号的读法)
(2)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慢吞吞地说话。
a、带拼音(落实后鼻音、前鼻音)
b、不带拼音(落实懒洋洋,慢吞吞abb词语)
(3)将来我们老了,你靠谁?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
(略)同上
3.抽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诵读课文
(一)品读勤劳刻苦的狮子。(出示句子: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1、自读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小狮子刻苦练习的句子
2、练读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1)指名读
师:还有谁来读读?
(2)落实词语整天
师: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很好的体现了小狮子的勤劳,不知道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找到了?(出示生字卡片:整天)
a、指名读――齐读
b、多种形式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