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幼儿园教案7篇

时间:2025-10-08 作者:Kris 教学文档

充分准备的教案是实现高效课堂管理的保障,教案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契机,有助于优化未来的教学规划,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谜语幼儿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谜语幼儿园教案7篇

谜语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学习按事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或功用编出短句提高幼儿概括事物的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或实物。

活动过程:

1、教师说谜语引导幼儿编谜兴趣。

“年纪不大,胡子一把,爱吃青草,爱叫妈妈。”

2、分析谜语的四句话。

3、出示大象图片试编练习。

教师提示幼儿:“想一想大象什么样子?大象爱吃什么?大象有什么本领?想出它和其它动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说一句话。”

“组成一句话要尽力押韵。”

告诉幼儿谜面,一定不能说出这种动物的名字。

4、分组练习编谜:教师将全班幼儿分成五组,每组共同编一个谜语。可以编“小兔”、“小鸭”、“小鸡”等。

5、每组说谜语、教师将每组谜语记录下来帮幼儿分析并调整,供幼儿猜谜用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根据幼儿熟悉的故事《龟兔赛跑》,创设新的思路,以《龟兔第三次赛跑》为题,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引导幼儿多角度考虑问题,确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培养幼儿思维的批判性、发散性。

2.会用“因为……所以我认为……”和“假如……就会……”句式

进行连贯、完整的辩论,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论据,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求异性和创造性。

(二)情感目标

1.通过鼓励幼儿大胆推理,论述自己的意见,培养幼儿的挑战性、竞争性、合作性。

2.培养幼儿专心倾听别人讲述的良好习惯。

(三)人格目标

通过让幼儿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辩论,知道事情发展的可变性,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情节、结果,培养幼儿的独创性、自主性、兴奋性。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熟悉故事《龟兔赛跑》,知道龟兔两次赛跑,第一次是小兔因骄傲而输了;第二次小兔吸取了教训,获胜了。

2.会流畅地使用复句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物质准备 汉字卡:正方、反方、输、赢、我认为……假如…… 就会……字条。问题:龟兔第三次赛跑,谁输谁赢?为什么?乌龟、小兔头饰各一;录音机及磁带《龟兔赛跑》、龟兔赛跑活动图片一套,投影仪。

(三)场地准备 安排好正反两方幼儿座位。

三、活动过程

(一)由故事《龟兔赛跑》引起争论。

1.提出问题:龟兔第二次赛跑,结果如何?第二次呢?为什么?

2.如果举行第三次赛跑,你认为谁输谁赢?为什么?提示幼儿用“因为……所以我认为……”句式完整地讲述。

3.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确立自己的观点,引导幼儿大胆地根据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

①师:跑步的速度能决定胜负吗?假如……就会……所以……(引导:从龟与兔的性格特征分析有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龟兔遇到小蝴蝶等,龟兔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②师: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取胜?(引导:让幼儿思考自然环境条件等方面)

③教师小结:龟兔赛跑,只要付诸行动,充满信心,坚持到底,胜利的成果并不重要,赢要赢得开心,输也输得精彩。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

放录音《龟兔赛跑》,幼儿分角色创造性自编表演,正方扮演小兔,反方扮演乌龟,感受音乐情节。根据音乐,引导幼儿按自己的辩论方法进行创编动作。

五、生活中渗透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不事事依赖别人,要多动脑筋,取得胜利。

六、环境中渗透 在画廊里展出以“龟兔赛跑”为主题的幼儿作品。

七、家庭中渗透 家长在家里选主题,让幼儿参加正方或反方的辩论,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八、活动评价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谜语幼儿园教案篇2

智力游戏:表情娃娃。

游戏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游戏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游戏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师:表情娃娃和我们一齐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本事。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打开黄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齐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教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打开黑法书,请小手帮忙一齐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悲痛娃娃。

说明:经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欢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明白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贴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经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到达更好地学习效果。

谜语幼儿园教案篇3

设计背景

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人数多年龄段和认知水平良莠不齐的背景下而挖掘本地方言谜语而设计的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教幼儿根据物体形状、味道、颜色、实用性用途等概括事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编谜语的方法。

2、 启发幼儿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想象。

3、 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求幼儿用简短、较押韵的语言编谜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

1、 甘蔗、莲藕、小雨点、滑梯的图片,准备实物甘蔗若干。

2、 动植物的磁性教具若干。

3、 抽奖箱一个放入谜语卡片和磁性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猜谜语,并一起分析谜语。

(1) 教师用图片的形式出示谜面,并放较慢的速度念谜语:“杆儿高高不是树,一节 一节不是竹,虽然不能结果子,甜甜蜜蜜滋味足。”请小朋友猜是什么?

(2) 教师启发幼儿分析谜语。

① 为什么说“杆儿高高不是树,一节 一节不是竹”?而不是说高高的杆儿不是竹?

② 为什么编成虽然不能结果子,甜甜蜜蜜滋味足?

③ 教师结合小朋友的讲述,教幼儿编谜语的方法。先告诉幼儿因为甘蔗是一根根高高的茎。象是一片竹林,所以是说杆儿高高不是树,一节一节不是竹,因为甘蔗只吃它的.茎味道很甜,所以说虽然不能结果子甜甜蜜蜜滋味足。因此,这个谜语是从甘蔗的形状味道来编的。最后告诉幼儿,编谜语的方法很多,有的是从物体形状、颜色来编,有的是从物体的用途方面来编。但是都不能直接说出这种东西的名称。语句要简短,要让人听得懂,念起来顺口。

④ 出示竹林、甘蔗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使幼儿更直观、更形象,一眼猜出谜底是什么?这样激发幼儿的想象、思考、创作热情和兴趣。

⑤ 拿出准备好的甘蔗方块让每个小朋友品尝感知一下味道。

2、指导幼儿自编谜语

(1)出示多幅图片让小朋友自主选出,让老师指导的图片。

(2) 绝大多数幼儿选出小雨点图片让老师指导,

(3) 通过让幼儿认真观察图片中的小雨点,启发幼儿通过小雨点的形状、特点、自然现象、用途编谜语,

...
《谜语幼儿园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