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小班教案最新6篇

时间:2025-10-21 作者:Brave 教学文档

一份精心准备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课堂突发情况,保持教学的连续性,优秀的教师都会提前将教案制定完善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110小班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110小班教案最新6篇

110小班教案篇1

计划:

(一)动作简单且有一定的情趣

(二)舞蹈要有一定的情节内容

(三)音乐欢快、节奏鲜明、结构脉络清晰、情绪风格特点突出

(四)让孩子们参与舞蹈动作的创编

实施:

1、把舞蹈的内容讲给孩子们听。每个舞蹈都有它表现的内容。因此在排练之前要象讲故事一样把舞蹈的内容告诉给孩子们,这不仅会提高孩子们跳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对某个舞蹈动作的掌握,如我们在排练《小毛驴》时,告诉孩子们,他们是骑着小毛驴去赶集,手里扬着鞭子可神气了,可是半路上摔了个大跟头,弄了一身泥,孩子们听后都哈哈大笑,并且争先恐后要跳这个无,因为他们了解舞蹈的内容,有了学的兴趣,也就爱跳爱动了。

2、排练中多以鼓励、表扬为主。孩子们的`感情比较脆弱,心理承受力差,在排练过程中切记说一些有损孩子身心健康的话,有时学个新动作,孩子们一时学不会,我们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鼓励安慰孩子,因为此时此刻他们可能会比老师还要急,如果这时我们说一些伤害自尊心的话,他们不仅学不会,还会对学舞蹈生恐惧感,严重的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在排练中,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多鼓励、多表扬,这样他们才会爱学,才会喜欢舞蹈。

总结:

孩子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舞步及一些其随意的舞步:滚动步、进退步,如:小碎步、小跑步、踵步、双脚一齐跳、小丁字步、连续跳等。我们在给小班幼儿排练节目一般在半小时左右,他们在这个时间内能认真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走下讲台来,用他们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以上是在小班舞蹈教研上的一些总结,在这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110小班教案篇2

给朋友画像

活动目标

1、以同伴为绘画对象,仔细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2、以绘画方式大胆表现同伴。

活动准备

1、事先学会儿歌“找呀找”。

2、幼儿活动材料《美术》每人一本,油画棒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找朋友。

1、“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拉拉手,抱一抱,你是我的好朋友”,幼儿边念儿歌边找朋友,找到后面对面坐在一起。

2、你的好朋友是谁?你觉得好朋友的脸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描述好朋友的特点。

二、好朋友什么样。

1、你的好朋友的脸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如椭圆形或圆形脸,尖下巴,有点瘦。)

2、你的好朋友的`头发是什么样的?提示幼儿可运用长短不同的线条、曲直不同的线条表现好朋友的不同发型。

3、你的好朋友的眼睛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提示幼儿可用运用图形、线条表现好朋友不同形状的眼睛。

4、你的好朋友的鼻子是什么样的?嘴唇是什么颜色的?笑起来会怎样?

5、你的好朋友是胖胖的(或是瘦瘦的,或是高高的)?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三、画画好朋友。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在画页上表现同伴的五官以及全身特点。

2、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表现,鼓励其在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表现绘画对象与众不同的特点。

3、引导能力弱的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同伴,能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同伴的五官,能说出同伴的特点。

四、猜猜好朋友。

1、展示幼儿作品,猜猜同伴画的好朋友是谁?

2、引导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110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发展幼儿四散追跑的能力,锻炼幼儿下肢力量,

2、 提高听力和数数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动作速度。

3、 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老狼、小羊头饰,宽阔平坦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给幼儿讲故事:山上有一只大灰狼,上午它在家休息,到了中午十二点,他就会出来捉羊吃,所以小羊在山上玩耍时,就会经常问:“老狼老狼几点了?”如果老狼说:“八点了。”小羊就继续玩,如果老狼说:“十二点了“,小羊就会四散跑开,不让老狼捉到自己。你们想不想玩这个游戏呀?

(二)、教师说游戏规则,开始游戏。

一人扮老狼,捂着眼面朝着墙,其余幼儿扮小羊站在老狼背后。游戏开始后,小羊开始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九点了或七点了。”小羊继续问“老狼老狼几点啦?”老狼大声说 “十二点啦!”这时候,小羊四散跑开,因为老狼一报十二点就意味着追捕开始了。如果有一只小羊被老狼抓住,被捉住的小羊再扮演老狼,游戏重新开始。

(三)、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要注意幼儿的安全,不要让幼儿拥挤。

110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中,理解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大胆说话的愿望。

2.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并喜欢用动作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3.感知春天的美景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观察春景,积累粗浅的感性经验。

2.多媒体课件《画春天》

3.歌曲《春天》磁带一份。配乐诗歌朗诵《画春天》

活动过程:

一、表演唱《春天》。

二、通过课件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

1.点击课件(红红的桃花咪咪笑,有笑脸的桃花)。

2.继续课件:绿绿的柳枝弯弯腰(拟人化,柳树手插腰)。

3.继续课件:燕子高高飞

4.继续课件:花蝴蝶“小朋友们别忘了还有我呢!”

三、完整欣赏儿歌

1.彩笔画出的春天真美,让我一起来完整地听一听,仔细地看一看。

2.播放多媒体课件。

3.根据儿的回答,课件演示相应的画面。

四、朗诵儿歌

1.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一说彩笔画出的春天。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画面,朗诵儿歌。

五、分角色表演儿歌

六、活动结束

110小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儿歌的韵脚发音“u”,读准“虎、鹿、猪、兔、鼠”的音,感受儿歌的诙谐。

2.通过手指游戏和动作匹配,感知、理解儿歌。

3.培养准确发音的意识,提高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图片:虎、鹿、猪、兔、鼠及背景图片。

2.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物图片引出活动。

1.依次出示虎、鹿、猪、兔、鼠让幼儿一一认识,并引导幼儿正确发音。

教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虎)小朋友看,谁来啦?(帮助幼儿正确发音)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虎”。

(依次出示鹿、猪、兔、鼠。)

2.教师变换指图的节奏,引导幼儿进行有趣的表达、正音活动,感受儿歌的诙谐。

教师:小动物都到齐啦!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谁?(教师指图,幼儿练习发音。)

教师:现在啊,我要加快速度了,看看哪个小朋友的小眼睛最灵,一看就能说出小动物的名称了。

(二)引导幼儿感知韵脚发音“u”,熟悉儿歌内容。

1.教师借助ppt课件,诙谐地朗诵儿歌一遍。

教师:老师给还这些小动物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边出示ppt边诙谐地朗诵儿歌。)

2.借助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习儿歌。

教师:在这首儿歌里,老虎在哪里的'呀?(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山的图片并学习儿歌第一句。)依次提问鹿、猪、兔、鼠在哪里,学习儿歌二、三、四、五句。

教师:数一数(出示数一数及数字的图片)1、2、3、4、5----都有谁呀?(出示虎、鹿、猪、兔、鼠图片)

3.师幼完整朗诵儿歌1-2遍。

教师:这首儿歌真有趣,让我们看着图片完整地读一读。

4.用抽取图片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儿歌内容。

教师:小动物要来跟我们小朋友做一个游戏,看谁躲起来了,你能不能记住它?

(三)师幼共同创造性的朗诵儿歌。

教师自然地运用“重复儿歌句尾词”的方法朗诵儿歌,并用眼神、手

...
《110小班教案最新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