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实践分析的一种文字报告,撰写教学反思能够增强老师的自我指导能力,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思想政治教学反思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思想政治教学反思篇1
开学至今的四个多月也是我与粤教版《思想品德》“亲密接触”的四个多月,因为我是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思想品德新教师。所以在开展教学工作前,我先对新教材做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新课标》指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不同成就感。因此,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而且现在新教材的可读性强,知识点较少,还增加了一些漫画和相关图片,教材以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方式呈现,学生都比较喜欢这门课。因此,我们初一的备课组对每节课的教学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力求精心设置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课堂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本人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教学中要扩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学时,“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上“文明交往”一课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打电话找老师的活动,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此外,平时根据教学内容,还可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的撑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课中,我选取我国“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通过多媒体把相关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关注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水平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们授课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上课之前,为了使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转到上课的'气氛中,我就经常用一些诗歌、音乐、故事、事例等导入新课,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马上就完成了状态的转换,从而使整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比如,播放歌曲《我是女生》,每个人都懂得男生和女生之间是有诸多的不同,而且之间的相处也要注意很多礼节,那么男生女生到底怎样交往才算正常、合乎礼节呢?从而导入教学主题——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引用“一封情书”的案例来引出——青春期的男女生应如何解决对异性产生的好感。等等。
听过有经验的老师上的课,不由得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同样的材料,类似的材料,课堂的引导和把握就不一样,效果大不一样。听过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心生赞叹。一堂高质量的课,准备的工作量真的很大,真希望随着新教材的逐步推广,各校教师能通过一个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共同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的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当然,我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也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各个环节的衔接,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时间的安排上和对学生的启发上的不合理之处等等。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发挥自己的优势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朋友,达到一种“亦师亦友”的境界。
思想政治教学反思篇2
如何散发政治课的魅力福州阳光国际学校初中部赖永标提起思想政治课,大部分同学的脑子里就会出现一大堆枯燥无味的理论,因此,对它根本提不起兴趣,只因考试的压力才去被动的学习,被动的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所以绝大部分同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这就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这种被动局面形成的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实行了“填鸭式”的单一教学模式。虽然有些老师在上课时也能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课堂提问法;有些老师知识渊博,在课堂上旁征引博,幽默风趣,引人入胜,便以为这就是政治课的魅力所在。其实,他们同样违背了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原则。因而,政治课真正的魅力应是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如何散发它的魅力呢?
一、把握新教材课程修订的特点20xx年秋季全国统一使用新教材。
新教材不是完全颠覆旧教材内容,而是作了修改。修改的目的正是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教材课程修改的特点。
1.课程内容作了调整,优化课程结构。
2.删除繁、难、杂、偏与历史课重复的内容,充实了具有时代感和教育针对性的相关内容。像一些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如心理、情绪等及发展史部分都已删去。
3.增加实践活动教育,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实践活动能力。
4.适当降低理论难度。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育时代感。只有了解新教材的特点,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推进素质教育,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探索新课堂教学的模式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积极性;归宿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是探索新教学模式的依据。而探索新模式的方法有: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在这点上,我给自己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1、问题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分为提出问题(自己提问和老师提问)——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步骤的课堂教学模式,既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鉴于学生实际,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运用师问生答和学生自问自答两种形式。我在课堂中一般是在学生自学阅读前就提出问题,激发质疑。当然问题的设置要有趣味性、时代性、启迪性、具体性,难度要适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