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一份教学反思,老师一定都能从中吸取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完成教学反思能够增强教师的自我批评能力,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活见鬼教学反思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活见鬼教学反思篇1
本节课,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地研究了教材和学生,精心地做了准备,较为成功地组织了本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成功之处
1、比较成功地运用了“定标——自学——导学——训练”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地组织教学。在第一个环节“激活沉淀,定标导向”,透过回顾学过的文言文、总结学习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在理解课题后,师生一齐制定学习目标,为后面的学习作了导向。第二个环节“运用学法,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根据制定的学习目标,运用已经总结的学习方法,独立自主学习。有问题先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小组内讨论;实在不懂的,等一下提出来,全班讨论。第三个环节“汇报交流,导学释疑”,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检查指导学生的读通读顺、理解文句、探究明理等方面的问题,抓住重点进行点拨、指导,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训练和语言文字训练。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扎实训练”,安排了总结体会,说话训练等资料,深化了寓意,扎实了学生的基础。2、重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我帮忙学生总结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且让学生根据制定的学习目标,按照总结的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汇报交流,教师导学释疑,为学生以后自主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3、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把重视生字教学,让学生带读生字,提醒学生注意间架结构,书写时的注意点。到位地指导朗读:先自读,画节奏、确定重音,然后范读,学生对照,再个别读、齐读;指导时有整体上的把握,又抓住重点句进行个性化的朗读指导。还安排了复述课文活动,力求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训练富有层次性,复述故事时,第一个学生能够看书,参照注释,第二、三个学生就要求其复述,要求逐步提高,富有挑战性。
4、重视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如引导学生读懂“笑”字的教学,让学生明白这笑声中有笑自己傻,为什么没有多加考究就断定对方是鬼;笑自己闹出笑话,疑心太重,疑神疑鬼,这世界哪有鬼啊;这笑声中有对封建迷信的讥讽。再如,对“活见鬼”这个词语的意思的理解,要求学生运用“活见鬼”说一句话等。
5、在语文课堂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围绕为什么“疑为鬼也”、为什么要“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为什么“两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等三个问题的探究,最后得到结论: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二、努力方向
本节课教学,虽然取得较大的成功,但是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1、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就应加强。虽然教师动用了多种评价方式,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用心性的效果。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对缺乏,造成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不够的问题。
2、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要进行检测。能够在课堂的结尾进行回顾,对照开始确定的目标,是否达成;也能够透过小测验,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活见鬼教学反思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读出古文的韵味,感受与现代文的不同,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现代文、字典理解文章内容,读懂课文讲述的故事;练习复述,正确使用人称代词?他?
3.情感与态度:思考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要疑神疑鬼的,要反对迷信、相信科学;
教学重难点:能理解全文意思,并领悟文中道理。
教学准备:
1、教师根据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带工具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1.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猜个字谜(课件1:?鬼?字),你为什么猜它是一个?鬼?字呢?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带有这个字,(课件2出示,师板书课题),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概括(害怕、恐怖??)。如果让你用一个标点符号来体现你此时的心情,你会打上?(!)能读出这个味吗?
3.其实今天我们口头上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活见鬼?在生活中也随时使用(刚刚明明放在桌上的钢笔一转身就不见了,你一定会惊讶地说出—— 刚才还是艳阳高照,收拾好东西正要出门去玩,转眼却下起大雨,你会失望地说上一句—— )
4. 这三个字就出自于这篇文言文,古人认为,?鬼?是似人非人的怪物。早在四百多年的明代,人们特别信神信鬼,面对人们的迷信、腐朽的思想,有一个叫冯梦龙的人决定用自己的文章来为当时腐朽的人们?疗腐?。
5.简介作者(课件34展示)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代表作有 ‘三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
一个故事如何治疗古人的腐朽思想,打开课文,让我们走进《活见鬼》
二、初读疏通,整体感知。
1.预习中你遇到哪些困难?(字音、字义、读不通??)
2.读通读顺
(1)谁来为大家读读课文(指名初读),(真好,但是大家有没有听出一点点小问题,倾听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正音,读正确。
(2)大家能不能大声读读这些文言句子(课件5,学生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课件6出示?踉跄?: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之处,与什么有关?怎样走路才算是?踉跄?呢?生字条旁写三遍。
课件7、8出示撩与亟字字音和字义,正音。
再次齐读带生字的句子,读流利。课件9
课件10出示全文,学生展示读,要求流利。全班齐读。
3.文白对读,读懂课文
(1)指导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要经常抑扬顿挫地诵读○2读译文来理解古文。 ○
3边读古文边看译文的解释。○4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
(2)结合课文下的译文,同桌合作弄懂文意。
师范读、生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进行检查;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文白对读品味文??
师生合作读古文和译文,挑两人接着往下对读(课件11、12、13出示文言文和译文对照内容)
(4)思考:从文白对读你有什么发现?(总结过渡:对,文言文语言简洁凝练,那就让我一起有滋有味地来读读简洁凝练的文言文吧!)
三、深入研读,读出滋味。
1.语速放慢些,试试看。一名学生个别读(课件14)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2.读了这个故事,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好笑?用直线画出来。
课件15出示:?值炊糕者晨起???
那谁能读出可笑呢?指名读,学生评价。他读出可笑了吗?那谁能读出这种味道?指名读你,学生评价,那有什么好方法读出可笑呢?(抓关键词:亟、奔入、踉跄、号呼?)指名再读,读读译文再指名读。
请大家想象画面:第一个闯入者是谁?(板书:撑伞者)是什么样的?进门可能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