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7篇

时间:2022-10-03 作者:Indulgence 教学文档

做为一名教师,你进入职场多年,对教案的制定方式一定十分熟练了,教案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预先撰写的文字载体,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7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同学经历从实际情境中笼统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笼统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同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协助同学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分组进行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

1、复习: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指生回答。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4+3+2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连加连减题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答: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谁来帮帮它们?

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三)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1)教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3

(2)教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现在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整并读算式。

⑶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指名说)

⑷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刚学过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

⑸引出课题: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学生齐读课题。

2、类比探究算法。

⑴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

①学生同桌讨论,互说计算过程。

②学生汇报。师板书:4+3-2并标明计算顺序。

(先算4+3得7,再算7-2得5。)

③教师小结。(板书得数“5”。)

3、学习例2。

电脑演示例2:湖中4只天鹅,先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师:美丽的小湖上,天鹅又发生了新变化你能把图意说给大家听吗?

⑴学生说图意。

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⑶谁来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⑷翻书试着计算4-2+3。

⑸交流汇报计算过程。

生:先算4-2得2,再算2+3得5。

师:为什么先算4-2?计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标明注出计算的顺序。

4、师生共同小结:加减混合计算顺序。(从左到右)

(四)反馈练习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课件出示图画)

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⑵列式计算。

⑶说说算式7-3+4=8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游戏:小青蛙找家。(练习十二第2题)

⑴班齐唱《小青蛙找家》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戴上头饰,帮小青蛙找家。

⑵分组读算式,并说出计算顺序。

⑶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3、解密大行动。

⑴独立完成计算卡上的10道式题。

⑵游戏规则:任选一题算出得数,如果这个得数是下方这5个密码中的一个的话,你们组可相应获得两颗星星。

⑶请同学说出得数,并说出计算过程。给说中密码的那组加星星。

4、小结比赛结果。

(五)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小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本第75页说给爸爸妈妈听。

2、算一算

1+6-2= 6-5+8= 9-6+5=

4-3+9= 6+4-5= 4+2+4=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辨认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 学生通过活动,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 学生通过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辨认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教具准备:面具一个,树叶、蜻蜓、蜜蜂、葫芦等图片。面具、透明胶、彩色纸、剪刀等。

学具准备:剪刀、彩色纸,尺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 情景活动,感知对称。

教师出示左右不对称的面具: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面具来上课,大家看看,漂亮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一个正常人的眼睛、耳朵等都是两边大小一样,形状也一样的。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跟他们打个招呼,好吗?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半,让学生猜出是什么后再贴出另一半。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怎么知道他们的左边和右边是完全一样的?(看出来的)

你们真能干,是看出来的。对呀,观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教师演示两部分完全一样。

你能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他们起个名字吗?

教师小结并揭题:这几个图片,都是从中间开始,左右两边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科学家也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做对称图形。

板书并齐读:对称图形。

二. 动手操作,探究对称轴。

1. 剪一剪,议一议。

教师出示一棵圣诞树。问:这棵圣诞树是一个对称图形吗?你能用剪刀剪出一棵象这样对称的圣诞树吗?

生动手剪,教师巡视,选出对称与不对称的各一些展示在黑板上。

师:你认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请说说你是怎么剪的?

生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操作。

说说你想剪什么?用刚才的方法3分钟内剪出一个简单的对称图形,并同桌互相介绍展示。

2. 找一找,画一画。

请观察一下,在这些对称的图形中你发现了什么?(一条印、一条线或折痕)

据学生回答,沿一个图形的折痕画出对称轴。指出:这条折痕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对称轴。板书并齐读:对称轴。

对称轴把对称图形分成了完全相等的两部分。刚才谁观察到老师是怎样画对称轴的?

谁能出来画画其他图形的对称轴?

在自己剪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检查评价。

3. 找一找,说一说。

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对称的?生举例。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对称的物体的图片,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一下吧!(课件演示)

4.猜一猜,折一折。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问:它是对称图形吗?猜一猜,它有几条对称轴?

师:到底有几条对称轴?请大家动手折一折。

谁能演示给大家看?

再猜一猜,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动手折一折。

谁能说说圆又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猜后,动手折一折,比赛谁折出圆的对称轴多。

圆的对称轴有多少条?

你能动手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对称轴吗?在纸上画。

小结:通过刚才的折和画,我们知道有些图形只有1条对称轴,有的有很多条,我们一定要细心观察才可以找出来啊!

三.拓伸延展,深化认识。

1. 米老鼠遇到了难题了,你愿意帮助它吗?课件演示:你能一眼就看出他们中哪些是对称图形吗?

2.同学们,

...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