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是我们在教学中时常要做到的,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棉花姑娘教学反思反思6篇,供大家参考。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反思篇1
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识字、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符合儿童语言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在动听的童话故事中,了解不同益鸟和益虫的捕食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现将反思如下:
在这堂课中,我认为自己在设计的过程中抓住了几个语言的重点。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几个词语比较难以理解,分别是:可恶、蚜虫、盼望。在教学中,我现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棉花姑娘生病图,然后引出“蚜虫”一词,在理解时,现让学生自己说说蚜虫是怎样的害虫,转而理解“可恶”,再通过看蚜虫的图片,听老师简单介绍蚜虫,再次巩固理解“可恶”,从而理解“盼望”一词。
课文的2~3自然段中,我将重点放在了朗读棉花姑娘的话“请你帮我捉害虫吧!”上,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盼望”之情。
在整体教学上,我通过学生自己朗读,要求学生完成填空,复现生字,巩固课文理解。
总体说来,本堂课能抓住课文的每一个语言训练点,能抓住文本,以识字、朗读、语言训练为课文。但整体性不够,问题过多而细碎,平均使用教学力量,若能提出一个整体性的大问题,再以此展开,对学生放得更多一些,也许会更好。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反思篇2
本单元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读好课文,还要完成识字的任务,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课堂上,我抓住重点词进行指导,比如第一段中的“可恶、盼望”。抓住重点词,以读带讲,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在处理教材时,我将结构和内容都比较相似的2-4段组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和指导,采取老师扶助学习第2段,再放手让学生自学第3、4自然段的’方式,这样做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时解决几个难点,又突出了朗读的重点,还扩大了课堂的容量。在这节课中,我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比如:齐读,个别读,分组读,师生对读,分角色读等等。每一次读都有明确的指向,既达到了让学生多读多练的目的,又体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配合。
纵观整节课,我认为课堂气氛还是比较融洽的,基本能够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但是在这堂课中凸现出来一些问题却是值得我深思的。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反思篇3
这次采用录像记录课堂后写教学实录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课堂,真的让我发现了不少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遍看录像,就让我狂汗了一把,平日里自认为不是一个啰嗦的人,怎么课堂上就会一个问题翻来覆去的说几遍呢?真的不忍看完,就快进快进。但为了完成任务,只好捏着鼻子看了第二遍。唉!40分钟,怎么感觉那么漫长,明明很简单的课文,我怎么会讲了那么久呢?
首先,来说说课题吧!题目中“姑娘”两个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本来设计的应该是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两个字都是女字旁,姑是“女+古”,娘是“女+良”都是形声字,通过形偏旁“女“知道这两个字和女子有关,通过右边的声旁发现两个字的读音。结果,在课堂上居然是单纯的重复了女字旁和女子有关,别的没有了。再一个就是“娘”的读音变化,虽然强调了,但似乎不得法,孩子们听明白的不多。
然后,课堂上,本来课文很简单,一看学生就知道什么动物治什么病,弄个自学导航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为什么弄的那么复杂呢,翻来覆去用不同的方式问了两次,强调了三次。以至于孩子们都不想看,懒得搭理我了。在此,我自觉的认为,就算问题在重要,但孩子们一旦失去了兴趣,那学习等于零。而这节课我“成功“的利用自己的啰嗦让孩子们失去了看课文的兴趣。
第三,课堂上,我有很多问题的提问,指向性并不明确。比如,“让我们来读一下吧!”这样的话在课堂上出现了不下5次,但其实每次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不知道是孩子们对于我这样的说话习惯了,还是怎么回事,孩子们居然很神奇的知道怎么去读。但,如果换了一个班,会怎么样?可以预见的是,孩子们一定会读的乱七八糟。
第四,原来自己课堂上,给孩子独立回答问题的机会那么少,孩子们习惯于不举手,直接想到就说,甚至没有人站起来,坐那儿就说。虽然陆恕老师一直在说,他希望看到的课堂,孩子们能主动回答问题——不用担心大家站起来抢,时间久了,孩子们会自觉的,只留下一个人在那儿回答。但我在北京看到了,人家的课堂是井井有条的,至少一个问题,几个人同时起立的时候,最后总是很自觉的留下一个。人家那课堂,是真正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这呢,简直就是乱糟糟,没有任何规矩可言。我怎么能忍受了这么久,还让他们成了习惯呢?好奇怪啊!
最后,这节课上读书的时间、读书的形式都太少。真正的用来读书的时间只有不到10分钟,读书的形式,也只有男女生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根本就没有做到以读代讲。究其原因,还是自己不肯放手,这一点,大忌,以后坚决要改。虽然,这学期走向了尾声,但真心希望以后的教学中自己的课堂能上的让自己希望多看几遍回放。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反思篇4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棉花姑娘生病了,燕子、啄木鸟、青蛙都没能为棉花姑娘治好病,最后是七星瓢虫为棉花姑娘治好了病。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所以仅仅在四十分钟内让学生读好课文并且理解课文是比较有难度的。所以,本堂课我决定抓住重点词句和标点符号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是复习导入,依次出示的是两个后鼻音的词语“生病”、“星星”,多音字词语“可恶”、“树干”、动物名称“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以及两个包括“abab”词语的短语。教师相机评价学生的朗读。
第二部分由棉花姑娘生病了引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抓住关键词“许多”、“可恶”感受蚜虫的多和可恶,进而通过心理活动感受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治病的心情。
第三部分紧紧围绕着棉花姑娘和三位动物医生的对话展开。通过“请”、“对不起”、“还是”等词语的理解请人帮忙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回绝别人的时候也要会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要真诚。
最后一部分是写字教学,本环节要注重孩子们的握笔姿势及写字姿势的指导,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完课后,经过专家的分析,我总结了以下反思:
1、在复习词语环节时要对词语进行拓展运用。如“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可以让学生直接积累abab的词语,加深印象。
2、在指导朗读对话的时候,由于紧张,我太多次的使用“同桌对话”,使得其他同学缺少对话练习的机会,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3、由于是语文课堂,所以语言训练才是重点,要让学生围绕“请别人帮忙”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