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教学设计8篇

时间:2022-10-20 作者:Trick 教学文档

在写教学设计中,教师们一定都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写好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游戏化教学教学设计8篇,感谢您的参阅。

游戏化教学教学设计8篇

游戏化教学教学设计篇1

活动目标:

1、在欢快的音乐中模仿鸵鸟,创造出多种舞步。

2、能看懂图谱,具有初步用符号记录的意识。

3、在音乐游戏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活动准备:

鸵鸟图片、音乐《玛卡丽娜》《动物世界片头曲》、记录单、装饰物。

活动重点:

在欢快的音乐中模仿鸵鸟,创造出多种舞步。

活动难点:

能看懂图谱,具有初步用符号记录的意识。

活动过程:

(1) 欣赏音乐,引起幼儿兴趣。“今天,我带来了一段音乐,大家来听听音乐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幼儿回答。

(2)欣赏图片,鼓励幼儿模仿鸵鸟的姿态。

(3)尝试创编舞步并用符号进行记录。“鸵鸟们想用这段音乐来开一场舞会。

朋友们来帮帮它们,你们来随音乐跳一跳。”幼儿随乐进行表演。请个别幼儿说说他跳的舞步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其余幼儿学习。

(4) 集体随乐看图谱进行表演。(左右交替舞步、踢踏步、小碎步、十字步)

(5) 听音乐,引出舞会第二部分《狮子来了》引导幼儿学习躲避狮子的办法。提示幼儿在逃跑过程中鸵鸟仍要保持它的姿态。

(6)幼儿自己装饰成鸵鸟,随音乐游戏两遍。(教师当狮子)游戏之后总结注意的事项。

(7)请幼儿自己进行游戏。(幼儿当狮子)

活动反思:

?鸵鸟的舞会》这节音乐活动是将之前观摩的一节音乐活动稍稍改动得来。虽在原有基础改动了一些地方,但操做起来有些地方还需要思考,游戏中孩子在躲避狮子时候对情绪和动作的控制问题应得到重视。

游戏化教学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体验蒙眼触摸的感觉,知道通过触摸可以感知物体形状。

2、能运用恰当的词汇描述触摸的感觉。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小桶一个

2、土豆、西红柿、辣椒、胡萝卜、洋葱实物个一各

3、玩具:溜溜球、小摩托车、小钱包、粘粘球、眼睛、小瓶子、剪刀、梳子各一个

4、红领巾一条

教学过程

1、小朋友都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小眼睛每天带我们去看大千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你们爱你们的眼睛么?

2、如果有一天,你的小眼睛看不见东西了会怎么样?

3、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宝贝,一个神奇的小桶,里面满满的都是小宝贝,坐姿美老师就变出来(依次拿出蔬菜)

4、蒙眼游戏选一名幼儿,老师用光荣的红领巾蒙住其眼睛,从桶里取出小朋友指定的物品,并分享摸东西时的感觉,通过触摸感知物体形状、质地

5、将一名幼儿蒙住眼睛转三圈,在确定看不见老师的情况下,带他去触摸教室的物品,并说出是什么,其他小朋友不能告诉他

6、师小结:有时候我们的感官比眼睛更加值得我们信赖,通过感官我们可以知道物体的形状和质地,我们都有一双神奇的小手

7、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游戏化教学教学设计篇3

游戏目标:

1、在游戏中练习跳的动作和协调能力,并学会跨过高40厘米的障碍物。

2、积极参加玩盒子的游戏,大胆创造玩盒子的新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游戏准备:

每人一个鞋盒、录音机、磁带。

游戏过程:

一、《快乐崇拜》音乐让幼儿进行准备游戏。

二、出示盒子引出课题。

(1)这只盒子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能想出更多更好玩的办法。

(2)幼儿自由玩,教师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玩法,抓住一些新颖的玩法,让全体幼儿跟学。(背盒子走、夹盒子蹦、头顶盒子、传递、移动盒子等等)

(3)提醒幼儿除一个人玩,还可以和同伴一起玩。让幼儿想出更多的玩法。初步尝试同伴合作的愉快。

(把几个盒子横放或几个盒子放各种图形让幼儿蹦跳"格子")

(4)今天我学习以个新本领:学会跨过高40厘米的障碍物。教师讲解规则,并做好示范。幼儿自由尝试练习,请跨的好的幼儿示范。

(5)进行小组比赛,讲解比赛规则:5人一组,分四组,根据标志小组合作将鞋盒摆放在固定的位置,摆放好后听老师口令,每位选手连续跨过5个障碍物后,从旁边跑回拍下以为幼儿的手,继续游戏,哪组先完成就获胜。(为激发幼儿比赛兴趣:可用语言:想不想得第一?想不想超过刘翔?为自己助威加油,加油)

结束部分: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拿起盒子做放松运动,结束游戏。

游戏化教学教学设计篇4

目标:激发孩子手口一致点数以及按一定规律排序的兴趣,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空间建构能力。

准备:麻将

玩法:

1、亲子自由玩麻将。

2、家长引导孩子数数各"条"、"饼"的个数。

3、亲子比一比谁的"条"("饼")多,谁的少?

4、家长引导孩子用麻将堆成或摆成各种形状,说出图形名称。

5、家长按一定的规律摆放麻将,引导孩子发现规律。

6、请孩子也按一定规律摆放,让家长来猜。

2、奇妙的口袋

目标:巩固孩子对形状的认识,以及边听声音边点数的能力。

准备:口袋一个,内装圆形、三角形、方形饼干若干以及苹果、橘子等。

玩法:

1、孩子将手伸进口袋摸一摸,说一说是啥。

2、家长说形状,孩子摸出相应的物体。

3、家长说数量,孩子摸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4、亲子将食品摆放在盘子里,家长引导孩子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放。

5、亲子品尝食物,边吃边说食物形状,数数有多少,吃掉几个还剩下几个。

3、给气球娃娃戴帽子

目标:培养孩子观察比较物体数量多少的能力,激发孩子探索科学的欲望。

准备:气球、纸杯、塑料杯、热水、彩笔、线。

玩法:

1、亲子给气球吹气并用线绑好,孩子用彩笔在气球上画上眼睛、嘴等

2、孩子说说气球的颜色、分别数数每种各有几个。

3、请孩子试着把杯子倒扣在气球上看能否戴住。

4、家长将热水倒入杯中过二十秒后再把杯中水倒出来,立即将杯口紧密倒扣在气球上,片刻后轻轻把杯子举起,孩子观察并说出结果。(帽子戴住啦)

5、家长引导孩子比较不同颜色气球的个数,气球与帽子的个数的多少。

游戏化教学教学设计篇5

一、整体把握

1.结构

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文就遵循了这样的思路安排结构。课文的结构形式是“总一分一总”,先总结归纳,然后分项述说,最后再总结归纳;在内容上,先提出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引发读者的思考: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然后分述各种假说,提供给读者对比思考,最后总结。

科学思维过程: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形式:总→分→总

内容:

演习说

自娱说

动物为什么游戏还有待更深入研究

学习说

锻炼说

2.语??

科普文章的语言,很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注意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厮打”表现动物战斗游戏的“激烈”和动物行为的特点;“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

...
《游戏化教学教学设计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