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最新7篇

时间:2022-10-28 作者:Trick 教学文档

通过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老师都能清楚了知道接下来的教学情况,只有提前安排好教学计划,我们才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湘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湘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最新7篇

湘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它与整式乘法在整式变形过程中的相反关系.

2.通过观察,发现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2.识别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归纳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计算(a+b)(a-b)

a2-b2=(a+b)(a-b)成立吗?那么如何去推导呢?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因式分解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1.讨论993-99能被100整除吗?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交流.

993-99能被100整除.

因为993-99=99×992-99

=99×(992-1)=99×9800=99×98×100

其中有一个因数为100,所以993-99能被100整除.993-99还能被哪些正整数整除?

还能被99,98,980,990,9702等整除.

从上面的推导过程看,等号左边是一个数,而等号右边是变成了几个数的积的形式.

2.议一议

你能尝试把a3-a化成n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吗?与同伴交流.

观察a3-a与993-99这两个代数式.

3.做一做

(1)计算下列各式:

①(m+4)(m-4)=__________;

②(y-3)2=__________;

③3x(x-1)=__________;

④m(a+b+c)=__________;

⑤a(a+1)(a-1)=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①3x2-3x=( )( );

②m2-16=( )( );

③ma+mb+mc=( )( );

④y2-6y+9=( )2.

能分析一下两个题中的形式变换吗?

在(1)中,等号左边都是乘积的形式,等号右边都是多项式;在(2)中正好相反,等号左边是多项式的形式,等号右边是整式乘积的形式.

在(1)中我们知道从左边推右边是整式乘法;在(2)中由多项式推出整式乘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4.想一想

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什么运算?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与这种运算有什么不同?你还能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加以说明吗?

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整式乘法,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是分解因式,这两种过程正好相反.

由(a+b)(a-b)=a2-b2可知,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由a2-b2=(a+b)(a-b)来看,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形式,所以这两个过程正好相反.

如:(1)m(a+b+c)=ma+mb+mc (2)ma+mb+mc=m(a+b+c)

联系:等式(1)和(2)是同一个多项式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区别:等式(1)是把几个整式的积化成一个多项式的形式,是乘法运算.

等式(2)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

即ma+mb+mc m(a+b+c).

所以,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

5.例题: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

(1)4a(a+2b)=4a2+8ab;

(2)6ax-3ax2=3ax(2-x);

(3)a2-4=(a+2)(a-2);

(4)x2-3x+2=x(x-3)+2.

(1)左边是整式乘积的形式,右边是一个多项式,因此从左到右是整式乘法,不是因式分解;

(2)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因此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

(3)和(2)相同,是因式分解;

(4)是因式分解.

三、课堂练习 连一连(略)

湘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2

一、学情分析:

这批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上学期的努力,任务还很艰巨。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对待大多数学困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习题设计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常规落实

本学期要做好教学常规的切实落实。备课要精,既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做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对疑难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落实好教学十字方针,备课精,上课实,堂堂清,日月清。

四、教研工作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

...
《湘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最新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