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5减教学反思7篇

时间:2022-11-03 作者:betray 教学文档

教学反思的内容一定要根据教学的进度来认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所以课后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很重要,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破5减教学反思7篇,感谢您的参阅。

破5减教学反思7篇

破5减教学反思篇1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加强竖式计算的训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能够准确、迅速地计算方法。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教材中的例6是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的运用。我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扩展,102×4是不进位的106×4是个位相乘进位的,508×3是个位和百位相乘都进位的,3003×3是因数中间两个0的乘法。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在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时,我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乘法的意义,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在大量的例子中总结发现这一规律。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厌烦。计算课不应该是重复的练习。在每一次计算后,我都会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学生在一次一次地观察、比较、交流中掌握了笔算方法。这一目标的达成是在自主尝试、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实现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练习题的设计综合性强,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破5减教学反思篇2

?大海的歌》是一组儿童诗,由《天和海》《海上的风》和《大海睡了》三首诗组成。这三首诗都是写大海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描写了大海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喜爱大海的感情。课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易读易诵。

教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对大海的热爱之情。通过引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出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如《天和海》的第1小节,作者连用了四个“蓝色”,描绘出了一个水天相接,天和海浑然一体的“蓝色世界”。四个“蓝色”既是对海天景色的描绘,也写出了作者在欣赏大海时所产生的联想,朗读时要重读,读出作者的情感。第3小节作者把蓝天上的云想象成大海“翻滚奔腾的波流”,把天空上的小鸟想象成大海里“来往穿梭的鱼群”,形象写出了作者的感觉——天就是海,这个小节就要读出惊讶的语气。《海上的风》第1小节写的是微风时,海面荡起无数浪花,这时海上的风像“花神”,这个小节就要用轻柔欢快的语调朗读。第4小节与之相反,要用激烈高昂的语调,读出大海磅礴的气势。《大海睡了》就要用舒缓轻柔的语气,读出大海的宁静。

教这三首诗时,我先让学生个别朗读,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了解到大海的哪些特点,又体会到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个性化的体会品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语言的优美,体会大海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破5减教学反思篇3

这周第一次让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也是第一次教学生手把手的画统计图。

教后感觉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这册教学让学生绘制的统计图一般都是在方格中,一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

2、会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里所包含的信息。

学生问题:

1、学生对于一小格代表几个单位还是能准确把握的,有时代表2个单位,有时可以代表5个单位,有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代表100甚至1000个单位。孩子们把握的比我前期预测的要好。

2、当让学生说你知道哪些信息时,大部分孩子就会说,谁最多,谁最少,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对于一些本质的东西分析的不够。如:学案第65页有一题是从的降水量的数据图中你能得到那些信息,有什么建议?很多孩子只是看到了本质,但是还是有几个孩子的想到了环境对于降水量的影响,甚至有的孩子能看到从1985年到1995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到了20xx年有所上升,从而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的保护环境,所以降水量有所上升。在课堂上,我根据最近西安市最近连续五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居于全国120个城市的最后这一现状,一起和孩子们又探索了保护环境的问题,孩子们兴趣很大,知识面也很广,很感兴趣。这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好的例子。

破5减教学反思篇4

猜谜语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猜谜语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本课教材三首猜字谜语,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让学生读读,想想,猜猜,在猜谜语时主动识字。

在识字教学时,指导学生 1.读准字音。注意指导分清“尊”、“重”、“纯”的声母,读准“令”的后鼻音。2.认记生字。重点是激发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了,是通过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减偏旁:懂—重,换偏旁:拍—怕故—攻,编顺口溜:团──大口里边一个“才”;相──心字离开,木目相伴。组词:尊—尊重、尊敬;互—互相、互助;纯—纯净水、纯洁、单纯。字形比较识字:最—量;今—令;五—互。

指导写字时,我则注意启发学生发现构字规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比如,六个要写的字中,相同结构的汉字有几个?这几个字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本课中四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其中“谁”字中的言字旁、“怕”字中的竖心旁,可结合前面的同类字进行指导;“跟”字中的足字旁要重点指导,强调把最后一笔捺变成提。“量、最”两个字,笔画较多,特别是横画多,是学生书写的难点,可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中间的一横要长;(2)横与横之间挨紧一点;(3)各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4)所有的横都朝右上方适当倾斜。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则可放在如何安排学生活动上。课堂上我先教小朋友们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听后说说,猜谜语有哪些窍门?”再借助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谜语。例如:学习第一节时1.我一边说谜语,一边演示(事先剪好三个纸人,或画简笔画)。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2.出示投影(谜语儿歌),指导学生朗读(自由读、指名读)。3.表演读:请三个小朋友上台表演,先分说,再齐说。分说前两句之后,三人齐说“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并做手拉手往上举的动作,然后全班重复一遍。4.在黑板上写下“团结”、“力量”、“谁”三个词。在“团”和“量”上加红点。认记“团、量”,并给这两个生字找朋友。5.给“团”编个字谜:国字玉出门,人才进了门。给“量”编个字谜:①元旦到,家里真热闹。②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再读读这则谜语,并鼓励学生理解记忆。

本课最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准备与同学们一起搞一次猜谜语的活动,为猜谜识字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
《破5减教学反思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