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世界教案7篇

时间:2022-11-12 作者:dopmitopy 教学文档

详细的教案是我们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文本材料,帮助我们把控自己的课堂,我们都知道教案是帮助活跃课堂的重要工具,对于它的制定你应该也有自己的想法吧,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纸的世界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纸的世界教案7篇

纸的世界教案篇1

活动要求:

老师带领幼儿寻找、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废旧材料,结合幼儿的创意,动手设计、制作各种动物。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塑料袋,一次性纸杯、纸盘。

活动过程:

1、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可再利用的材料,并和幼儿共同做好清洁工作。

2、以“动物大世界”为,设计、制作各种动物小制作。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制作“动物”。

1)小班年龄段:

收集生活中的一次性纸杯、纸盘等,能运用一种材料创意设计常见的动物。

2)中班年龄段:

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废旧材料,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材料创意设计成常见动物。

3)大班年龄段:

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废旧材料,选择两至多种材料组合搭配创意设计常见动物。

4、各年龄段的幼儿分别设计、制作“动物”。

纸的世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4、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海底世界的特点。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2、领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把事物写形象、写具体。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3、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大海情景图。大海一望无际,波澜壮阔,这一切都令人向往。你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2、出示海底情景图。海底世界是美丽而奇特的,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多种多样的植物,还有许多宝藏。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跟随作者石友到海底畅游一番。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海面和海底的奇异景色,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情况,验证识字效果。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会认字和多音字“差”。

4、课件出示需要理解的词语。

宁静海参攻击窃窃私语

(1)读词语。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窃窃私语”,出示课件理解“宁静、海参、攻击”。

5、课件出示一类字和需要掌握的词语。

(1)指名读词语,再引导学生利用生字组词、造句。

(2)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评,纠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这段话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2、课文中的第几自然段回答了第1自然段提出的问题?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画出重点词语。

3、默读全文,想一想: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海底世界物产丰富?

景色奇异(第2、3自然段)

物产丰富(第4~6自然段)

4、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课文用疑问句开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了这篇课文要讲的主要内容是海底深处的情况。课文的结尾总结全文,发出感叹,照应开头,概括“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文章结构完整。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检查预习情况,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抓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感知课文内容。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了解了海底世界的特点,还知道了课文的写作结构。课文先提出问题,然后具体介绍海底的景色和物产,最后总结全文。那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海底世界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抓住总起句,掌握段落大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世界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述,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3、领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把事物写形象、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名读课文,出示练习。

课文开头,然后海底的景色和物产,最后,“海底真是个、的世界”。

板书:提出问题具体介绍总结全文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

用练习题的形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新授课的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

二、品读句子,感悟景色奇异。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海底的景色奇异表现在什么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交流感受。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这两句话写出了海底是宁静的,无论多大的风浪都影响不到海底)

(2)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这句话写出了阳光很难射进深海)

(3)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这句话用光点反衬海底的“黑暗”)

(4)出示多媒体课件(海底宁静、黑暗),朗读第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海底是宁静的,是黑暗的)

板书:宁静黑暗

2、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交流感受。

(1)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段话运用设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海底是有声音的)

(2)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描述海底的声音。你还想到了哪些声音?说一说)

(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海底的声音)板书:声音

3、小结:海底是宁静的,也是黑暗的,在宁静的海底却能听到各种声音,在黑暗的海底却能看到光点闪烁,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

设计意图:

通过品词析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体会作者对海底景色的赞美之情。

三、品读句子,感悟物产丰富。

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海里的动物,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矿藏)

1、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

(1)用“”画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板书:动物

(2)出示表格,填空。

动物名称活动方式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

身体像梭子的鱼

(3)为了说明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①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列数字)

②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作比较)

(4)出示课件(海底动物图)

...
《纸的世界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