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于形式的教案是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的,是不可取的,大家在制定教案时一定要注意文字表述规范,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春之歌音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春之歌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
1、 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丰收之歌》,表达丹麦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学跳集体舞《丰收之歌》
教学重点、难点:
用柔和、连惯的声音歌唱《丰收之歌》,唱好一音多字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
二、读谱知识。
1、出示课件:视唱歌谱
2、观察、思考、探讨:这几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
三、教学新歌《丰收之歌》
1、情境导入。(课件出示)
猜猜这是来到了哪儿?(丹麦)是什么美景?请听《丰收之歌》
2、聆听范唱,了解节拍及乐曲的基本情绪。
3、我们用拍手的方式为他们伴奏。
4、随乐用la哼唱两遍。
5、随乐学曲谱。
6、朗读歌词。(要饱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随乐唱词。
四、音乐游戏:
1、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先后离开坐位围成两大圈,边唱边跟着领头的小朋友做动作,歌声形成卡农式,最后各大圈又回到自己的坐位结束
2、布置家庭作业:
在美丽的秋天里,你喜欢什么?是果园的水果?动物园的动物?公园里的花朵?——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爱,把它画在书上,课后给大家说一说,另外,希望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公园、郊外寻找一些树叶,经过自己剪贴,制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春之歌音乐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歌《枉凝眉》《滚滚长江东逝水》《敢问路在何方》《好汉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能够对四首电视连续剧歌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做出分析。
2、欣赏、感受、体会每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通过学生参与表演活动对音乐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得以体验和认识。
4、了解、熟悉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型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欣赏、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演、塑造和体验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2、难点:使学生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和音乐在电影、电视剧中的作用。
学生课前准备:
(1)练唱影视歌曲,了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2)准备《西游记》《三国演义》中人物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的面具、道具(金箍棒、大刀、扇子等)、乐器(古筝)。教师准备:多功能电化教学设备、钢琴、录音机、影碟、打击乐(鼓、钗、锣、木鱼、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电脑播放歌曲《枉凝眉》《三国演义》《敢问路在何方》《好汉歌》片断(每首约30秒时间)引起学生兴趣。
2、大屏幕显示问题:你们看过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吗?哪些人物形象给你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知道它们的音乐吗?
二、欣赏
1、通过大屏幕播放歌曲视频: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歌《枉凝眉》。
2、大屏幕显示以下问题与文字:
(1)这部作品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塑造了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红楼人物”形象。
(2)这首歌曲有什么风格特征?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歌曲具有明显的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节奏平缓,感情十分浓郁,表现了忧伤、惆怅、枉自悲叹的情绪。音乐具有某种虚幻与超脱的色彩,好似今人追忆时的慨叹。
3、请一位学生用古筝演奏这首歌。
4、请一位或几位女同学来演唱这首歌,古筝伴奏。
三、欣赏:电脑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1、老师范唱这首歌。
2、大屏幕显示问题:请你说出这首歌的音乐风格、速度、力度?(学生做课本中的练习)。
3、学生为三国人物设计音乐、肖像并表演展现人物性格。
出示打击乐:鼓、钗、锣、木鱼、三角铁,请五位男生戴上面具、服饰、道具。
表演展现出《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五位英雄豪杰的不同个性形象。每位先上台前选择一件打击乐打出节奏代表所扮演的人物性格,再用动作展现英雄形象。
4、学生讲评。
5、教师归纳。
四、欣赏: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歌《敢问路在何方》
1、通过大屏幕播放歌曲视频。
2、学生讨论:(大屏幕显示问题与文字)
(1)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这首歌的音乐情绪豪迈奔放、果敢有力,具有英雄性格,表现了人物的坚强品格和顽强意志,对人物进行了赞美和颂扬。
(2)节奏有什么特点?
歌曲很富有动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好似表现唐僧师徒四人赶路的行进姿态。
(3)它塑造了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怎样的形象?
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的英雄形象。
3、请四位男生在音乐声中表演师徒四人路经艰险的情影和形象。(学生准备好服装、面具、道具)
4、学生讲评。
5、大屏幕显示问题和节奏型。
哪位同学从音乐和他们行进的姿态中体会到了什么典型节奏?并能在歌曲中找到?
切分节奏型:××××、×|××、00|
6、学生用“达”按歌曲音调练习打切分节奏。
7、老师结合“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深刻哲理启发学生。路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脚下,看我们怎样走好自己的路。
五、欣赏并演唱
1、电脑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歌《好汉歌》。
2、大屏幕显示问题与文字:
这首歌塑造的是什么形象?突出了什么特征?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歌曲塑造的是梁山好汉的形象,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旋律奔放、豪爽,音程起伏跌宕,节奏感很强,音乐形象十分鲜明。
3、学生以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好汉歌》。
4、请一位男生领唱全体男生合唱。
5、再请一位男生领唱全班合唱。(唱出梁山好汉的气势)
六、学生讨论
1、大屏幕显示问题与文字:
听完这四首电视连续剧歌,影视音乐有哪些类型和作用?
类型: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头曲、片尾曲等。
作用:深化、突出剧情、烘托气氛、抒发情感、易于理解和传播。
2、老师归纳总结:提示学生多关注影视中的歌和音乐。
七、请同学们唱一唱你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男女生独唱、小合唱、全体唱等演唱形式)。
【教学反思】
一节好课首先要选择好内容,第六单元《银屏之歌》中有很多中外影视音乐作品,我选择的内容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歌,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的作品,他们对作品有很深的印象,能激起学生想听想唱的欲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表演活动的热情,使课程步步推进,每个环节都有亮点,最主要的闪光点在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自己制作面具、道具和服饰,把《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表现的风趣逼真,使课堂气氛一浪一浪推向高潮。尤其是扮演唐僧的学生,服装很有创意,他很简单、巧妙地把校服变了一种穿法,很形象地表现出唐僧的个性。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演奏、演唱、表演的能力,使学生在表演活动中感受和体验了影视音乐的作用,了解了影视音乐的类型。
春之歌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内容、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尝试跟着音乐节奏演唱歌曲。
2.通过加入衬词伴唱,感受学唱歌曲过程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建筑之歌》伴奏
2.ppt
教学方法和手段:
图谱演唱法、练习法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出歌词内容
1.观看视频,你们看到了哪些大家伙?他们有什么本领?
2.小结:这些都是王老师在建筑工地工地上看到的,工人叔叔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把他们请来了。推土机能把旧墙推倒,挖土机把推下来的这些土挖走,最后由大卡车运走。这个地方平整了,工人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