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一定要及时写哈教学反思,我们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也要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认识1教学反思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数认识1教学反思篇1
本节课是对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对平行四边形的具体特征没有做详细要求,只是通过物体和图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在大脑里初步形成对平行四边形特点的表征。
我先通过生活中一些物体,如伸缩门,栅栏,楼梯扶手,让他们去发现这里面都有一个共同图形叫平行四边形。然后,拿出自己准备平行四边形,观察它的形状特征,闭上眼睛在大脑里想象平行四边形的样子。
接着,比较孩子们手里的平行四边形,大小,高矮,长短都不一样,但什么是一样的?孩子们发现的很到位,上下对边一样长,左右对边也一样长—————只是简单让孩子们去了解了一下,没有深入去分析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接下来,让他们去比较平行四边形与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有什么不同?以此来衬托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孩子们都用了自己的语言解释说,平行四边形比长方形歪,不像长方形是直直站着的。这个解释也很有道理,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记住平行四边形的样子。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我给出了不同的四边形,让他们找出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并说出理由。巩固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学会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虽然在课本中没有要求,但在一些练习中,却发现很多让画平行四边形的题目。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简单让孩子学会怎么样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平行四边形,并让他们说说画平行四边形一定要注意什么?上下两条边的格子数要一样。先确定出4个点,在连线。这种方法方便快捷。孩子们也容易掌握,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试画时,我一一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孩子,就及时给予指导,示范。孩子们画的都很认真,画平行四边形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难点。以后多练练,肯定会好很多的。也会加深他们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感觉一节课匆匆下来,通过让孩子们看、摸、描、画等活动,孩子们应该对平行四边形有了正确认识,但在课后的练习中发现并非如此,孩子们在判断是否是平行四边形时,一题中有多个不同平行四边形,往往不敢下结论。特别是遇到接近长方形的平行四边形,心里就没底了,有点模糊。今后,多让他们画画各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可能会有所改观。
数认识1教学反思篇2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8、9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数感。学会10的数数、认数、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我们学习的都是十进制计数法,所以10的组成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本节课设计思路指导学生读图、读题、读书中关键句,为学生高年级自学进入高效课堂打下基础。首先让学生用小手点着按一定的顺序去数10个人物、10只鸽子。目的让学生学会读图,为了照顾每个不同的个体差异我设计这样的问题,谁数的结果不一样举手,然后通过课件图指导这些孩子再与老师去数。接着让学生数点子图并摆10朵花,目的增加学生的数感。教师拨了10颗珠子,让学生观察拨珠过程,目的让学生明白10是由9加1得到的。尺子图让学生按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读数,并设计这样的问题。9前面有哪些数字?9后面有哪些数字?目的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我还设计这样的问题,读这些数字时越往后越怎样?设计这样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数的大小比较,为下道题点子图的大小比较埋下伏笔。在进行点子图比较大小时,我让学生比较完点子图9、10的大小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抛开点子图你还能怎样完成9
目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10的组成部分,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所以这部分我用的时间比较长,我让学生用各种方法背10的组成,并让男女生对口令背诵,四人小组比赛背诵。10的书写部分由于学生以前都学习了1和0的书写,所以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去用准确的语言给我描述10的书写。
本节课失误之处,在学生数鸽子、人物的时候,我提问的过于细致,如:谁的结果和别人不一样,然后又让数错的学生一起与我来数,我假如说我们一起来数数,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当学生说出10只鸽子、10个人的时候,我没有总结,如10只鸽子用数字10来表示,10个人用数字10来表示等等。在用点子图进行比较大小时,我叙述的过于笼统,只说根据点子图来进行数的比较,没有具体强调数字对应上面的点子图,所以出现不符合题意的情况。
数认识1教学反思篇3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音乐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我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钟表的认识。
数认识1教学反思篇4
本节课上后个人感觉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虽然同事们都给予了肯定,但我个人还是不太满意的。下面作出自我反思:
1、本节课拖堂5分钟,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可能是教学内容较多,在新课中就有许多练习,整体上时间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