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读后感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将我们的感悟及时记录,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货币战争1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货币战争1读后感篇1
不要以为货币战争都是没有硝烟的. 1812年爆发的美英战争,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73年的中东战争等真刀真枪, 血肉横飞的战争, 都与货币供应和货币危机有着直接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些战争都是货币战争. 美英战争是为了第二合众国银行的货币发行权. 一战是为解决欧洲积重难返的财务问题. 而一战和会强加给德国的庞大的战争赔款埋下了二战的祸根. 1920年代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寡头们对纳粹的扶持, 为二战的爆发做足了准备. 70年代的中东战争更是寡头们为了给美元解套而精心策划出的石油危机. 为了货币问题, 而用货币来培育战争,挑起战争, 这何尝不是寡头们发动的另一类货币战争!
不管是有硝烟的货币战争还是没硝烟的货币战争, 那都是点, 是一个个独立的事件. 真正将这些点串接起来的, 是黄金和美元之间的战争, 或者说是诚实货币和债务货币之间的战争, 这才是主线.
货币, 作为一般等价物, 是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标尺. 没有这个标尺, 商业活动就会被瘫痪掉, 所谓的社会分工, 专业化, 标准化, 规模效应等等等等, 都成了无源之水, 根本无从谈起了. 这么重要的一个标尺, 当然要有其稳定的价值, 不能如橡皮筋那样伸缩无常. 黄金,因为它稳定的物化特性和数量, 是最公正的标尺. 千百年来被各个国家和民族当作财富的'象征和货币的储备. 但作为诚实货币, 不论是金币还是黄金券, 其伸缩性或放大程度限制着寡头们偷梁换柱的障眼法的实施, 大大地降低了他们进行财富再分配或者说是财富掠夺的效率. 因此, 用美元(美联储券)来取代黄金做为价值标准, 就相当于用橡皮筋来做标尺, 价值的决定权就握在测量者(寡头)的手里. 用这种方式来掠夺财富, 道貌岸然而不落痕迹, 让被掠夺者不知不觉地丧失财产, 透出成熟的”文明”.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黄金和美元的争霸战自美元一诞生就开始并延续至今. 从第一合众国银行, 第二合众国银行的成立和废止, 到美联储的诞生, 从殖民券到美联储券, 其间夹杂着绿钞, 白银券, 黄金券于债券货币的不断斗争, 让人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 其激烈程度以美国总统的伤亡率为代表.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最高统帅, 其伤亡率竟然超过了美军诺曼底登陆时一线部队的伤亡率. 而斗争背后运用的阴谋和权术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不论是因货币发起的战争, 还是以货币发起的战争, 还是货币之间的战争, 无不伴随着动荡, 恐慌, 混乱, 随之而来的是灾难. 因为乱世, “英雄”才好有用武之地, 趁火才容易打劫, 而且灾难过后, 建立新秩序时, 煽风点火者往往”顺理成章”地处在财富再分配的有利地位. 但不是每一场大火都是幕后的推手能控制得住的, 否则也就不会有玩火者自焚一说了.
货币战争1读后感篇2
正月里,集中时间阅读了《货币战争5》,有一定收获。这本书总体来讲内容较为丰富,特别对于一些金融实务的描述,特别对于美国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较为清晰的分析,能看出作者宋鸿兵的确下了一番苦功夫,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框架和运行逻辑。不论如何,这样的工作是令人钦佩的,也是应该肯定的。
?货币战争5》是我认真完整阅读的第一本该系列图书,之前4本也不同程度浏览过,特别是1和2,那时的作者还沉浸在将枯燥的金融学理论改编成通俗小说的阶段,追求的更多是语言的风格转换和情节的引人入胜,离理论的严谨差之千里,特别是过分夸大欧美传统金融家族对于金融世界的掌控,绝对是博人眼球之举。从货5看,作者在前几本的基础上,逐渐在理论体系内有了长足的进步,由通俗小说开始转向金融学普及读物,逻辑论证也较为清晰,可以看出作者在理论研究方便的精力投入已经逐渐体现出价值。
本书的不足与以往各本一样,可能也是作者本身的局限:一是过分夸大金融在世界经济政治体系中的作用,过分强化货币战争的色彩,其实金融应该是表象和手段,大国角力的核心仍然是综合国力,其他都不能改变综合国力的核心作用;二是对于现代货币体系的过度抨击,的确,现代信用货币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但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体系下,有什么可以替代这个体系吗?难道真的要回到金本位体系去?应该说,战后全球经济发展与现有的信用货币体系是分不开的,这一体系很好的支撑了全球经济金融的运转,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避免信用货币体系走向脱离实体经济的极端,如何始终将货币体系与实体经济捆绑在一起,而不是推倒重来;三是仍然没有从战略高度提出富有见地的政策建议,前边分析的热热闹闹,后边给出的意见分量不够,全书更像是金融实务案例的罗列和综述,还停留在普及读物的阶段,从这一点看,作者与规范的金融学理论研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货币战争1读后感篇3
随着国内房价的不断攀升,我们也在向通货膨胀不断前进。是什么主导了这个过程呢?前两天看完的《货币战争》已经给了我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人民币的超量发行。为什么人民币会超量发行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百姓拿出自己未来_年甚至20年的钱来买房子,银行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不断以个人购房的名义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钞票转账到了地产商、政府以及一手房东的手里,而这些既得利益者为了明天更高的回报,又把这些钞票拼命的撒向社会。一时的繁荣导致了国内的人民币数量猛增,而看看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你就知道了,还是那个房子,还是那斤猪肉,原来要1个铜板的东西,现在要一个金币才能买到了,这就是通货膨胀。
书中揭示了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一、以债务为货币发行的抵押,而非实物,这样就让有些机构有机会做一些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行为;二、现在银行的部分储备金机制。美联储就有凭借美元是世界货币的优势而滥发货币的嫌疑。以前美国凭借国债发行美元导致本国的通货膨胀,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美国的国债,就相当于美国通过国债将通货膨胀转嫁到其它国家。中国也是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国家。因此中国的通货膨胀也是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加)有很大关系的。
通货膨胀会导致两个互相矛盾的现象:资产价值(如房子)的提升和其它货品价值的降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资产价值的提升恰恰体现了人民对拥有财富的不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政府为了平易通货膨胀,只能想办法让老百姓手中的货币原地不动,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让这些货币在股市里窝着去,只要不出股市,这些多余的货币就不能去肆意的拔高商品货币价格。于是,今年年初,我们如期看到了股市上扬,如期看到了外资撤退后国资杀入救市的场面。但国资还能撑多久呢?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们怎样能度过这个难关呢?
首先就是要想尽办法让你手中的货币保值。例如,将货币兑换成房产或是金条。当然,如果负债买房的话那也要承受一定的风险,因为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银行将快速大比例的提高贷款利率,也许今天你要为供房付出5k,第二天醒来,已经要为房子月供1w了。
其次现在是人类重新认识金钱的时候了,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人应成为金钱的主人,金钱应为人服务,而不应成为魔鬼的化身。人类需要全新的制度,全新政治,全新的文化。使金钱变成鸟笼中的鸟,为人类服务的鸟。人与钱,人与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