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写作可以激发我们对阅读的热爱和持续学习的动力,读后感是我们走进书中世界的一扇门,让我们与故事共同成长,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父与子的故事读后感100字8篇,感谢您的参阅。
父与子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1
前几天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买了一本新书,名叫《草房子》。
草房子只有油麻地小学的桑校长家有,那些草房子是用从海边的稻草做成的,非常结实。桑桑和爸爸妈妈还有他的鸽子,住在草房子里,桑校长非常乐于助人,他帮助纸月度过了困难。桑校长的脾气很温柔。桑桑很喜欢他的鸽子。
父与子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2
?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小说,作者用故事来告诉我们道理,比如红门里告诉了我们干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来,药案告诉我们对病魔要乐观,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支地,秦大奶奶为了救学校的南瓜被水淹死了,还有药案,桑桑为了让妹妹上城墙,备着妹妹上去了,陪着桑桑的同学有很多,纸月,陆鹤,杜小康,阿怒......我不知桑桑在外地如何?秦大奶奶在天堂过的好吗?
父与子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3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有趣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轩。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名叫桑桑的小男孩因父亲工作调动来到了油麻地小学。他在这个学校里呆了整整六年,在这六年里他和他的朋友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酸甜苦辣。当他满含着泪水依依不舍得离开这里时他感到了钻心的痛。
看完这本书,我哭了,一滴小小的泪珠在我幼小的心灵的一片柔软的地方落下。
父与子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4
本书资料很趣味又催人泪下、感人心扉。教人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因为生命仅有一次,一次仅有短短一百年不到。平时不珍惜友谊,在你生命的最终时刻,你就会后悔平时不跟别人交流。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成为常识,仅有一样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草房子》就是绝对的美!
父与子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5
鲁迅先生这篇《好的故事》名为好的故事,但文中却并未写“故事”,而是鲁迅先生在一个昏沉的夜,脑海中想象的一个美丽的画面。所以读不出“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其实“好的故事”指的就是文中所描绘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因为鲁迅先生一开始就说到是昏沉的夜。“我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有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
父与子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6
最近我读了《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其中《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令我记忆尤深,有一个女娃独自去东海玩,被无情的大海吞没,后来女娃变为小小的精卫,为了阻止大海夺走更多人的生命,精卫就日日夜夜坚持不懈的填海,精卫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父与子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7
我读了中国神话故事,觉得共工怒触不周山最有趣。
因为共工是天上有名的恶神,他和火神祝融打仗,必定失败。他的儿子更是个无恶不作的人,他死在冬至那天,死后竟变成厉鬼,在人间作怪。他的手下相柳是个九头怪,还有一个叫浮游,反正只有府是个老好人,他非常喜欢游山玩水,只要是车子、船或步行能到达的地方,他都乐意去游一游。于是,他便成了旅游之神。后来,共工和祝融的战争,他战败了,他没有脸面留在人世上了,于是,就一头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他没有 ,却使世界发生了可怕的大灾难……
父与子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8
?好的故事》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诗。作者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昏沉的夜晚,“我”因忍受不了《初学记》中枯燥的内容而进入了一个梦境,这个梦美好、有趣。当梦消失的时候,“我”还紧紧捏住那本《初学记》。其实,作者是要表达想抓住那美好的梦的意思。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整个社会极其腐败、堕落,并充满白色恐怖。作者写这篇文章,其实是借梦境,批判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社会,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向往光明,向往幸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生活需要梦想,人要追求美好。我们身边有许多人生活态度是十分积极的,对未来也充满着梦想与期待。只要我们一直努力向上,终将成就梦想。但也有一些人比较消极,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梦想,他们终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去追求美好,一定有你向往的“好的故事”在未来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