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前松后紧,知识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这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疫情感悟中学生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疫情感悟中学生作文篇1
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小康;2020年,中国将建造自己的太空站;2020年,5g将全面商用。庚子鼠年,蒙着神秘的面纱缓缓走来,带来了憧憬,带来了希望;2020,记载着多少人美好的愿望。但当梦即将变成现实的时候,梦忽然醒了。2020年1月21日,网上首次报出,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两人身患新型冠状病毒。这一消息震惊全国!成千上万的人们被送往了医院,确诊人数在不断上涨。这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这一个春天将不同寻常!
难忘今宵
春节本应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奔波、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也应吃上一顿团圆饭。而今年又有几个人吃上了团圆饭?除夕之夜,大街小巷挂满了灯笼,而那闪烁的灯光却无法“驱走”对疫情的恐惧。热闹的街市上,突然空无一人,静的让人恐慌。为了保持距离,这个春节少了一句祝福,少了一次团聚。往年那烟花满天飞,笑声永不断的春节成了珍贵的回忆。那样“吵闹”的日子真令人想念。即便是大家放弃了庆祝一年中最重要亦是最热闹的节日,疫情依旧在蔓延。疾病冷漠,病毒无情。无数的生命在团聚的日子离开了。生命真的很脆弱,需要我们珍视、呵护、捍卫
万众一心
无数的医护人员去往武汉防疫,无数的物资被送到了前线。新冠肺炎让人们陷入了极度恐慌。从武汉封城,再到高铁甩站、停运。人们都戴上了口罩,与他人保持了距离。但即使这样,也没能阻止病毒向前的步伐。我们需要珍视每一个和平的日子。11天,破万!这个数据敲响了警钟。这次病毒来势汹汹,想要在短时间里将其控制,不说是天方夜谭,但也是难上加难。我常想是不是“年”真的来了,故事中的“年”怕“红”、怕“响”,可似乎它并不怕呀!前方有战士,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只能用减少外出的方式来为这次“战争”贡献力量。
平凡生活
是什么让本该团圆的日子变成了噩梦?是什么让高原上的净土沦落!这究竟是人心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蝙蝠?他怎么吃的下去的?新冠病毒已经“走出了”国门,“飞向了”世界。宁静的生活被击出了层层血色涟漪。这个“加长版”的假期,令人厌烦。而这一切还要从一只蝙蝠说起……人类想要主宰自然,但人类真的有那么强大吗?扪心自问,一次次用生命换来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惨痛,无法告诫人们吗?吃一堑不一定长一智,那吃多堑也不能长一智吗?还要摔多少个跟头才能把“装睡”的人们疼醒呢?究竟谁才是真正的魔鬼?生命难道不应该被珍视吗?
从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17年过去了,但人类什么都没有改变。依然“自大”“无知”“独裁”。2003年的非典我没有经历过,但2020年的新冠足以让我明白,生命就是一个空心的玻璃球,万万碰不得!大自然的底线碰不得!珍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就是珍视生命;珍视野生动物的生命,就是珍视人类自己的生命!珍视这平凡而美好的生活!
疫情感悟中学生作文篇2
寒风撩俏,岁末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来势汹汹,让这个春节变得漫长寂静。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抗击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我们期待胜利的号角早点吹响,也期盼着早日回归校园。
面对这场不期而至的遭遇战,总有一些身影逆行而进!他们迎难而上,他们全力以赴,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是在艰难中磨练出来的。我们要理解目前武汉人民和全国人民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也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够在这场宏大的抗击病毒战役中学会坚强、冷静、团结和乐观。
在这次抗击冠状病毒的战役中,许许多多的医学工作者,不顾个人生命危险,战斗在抗击肺炎的第一线。我们的警察、交警还有无数的志愿者在国家的号召之下,站在各个交通要道,检查成千上万的车辆和行人。武汉的人们足不出户,为了全国的安全,他们在家里度过漫长的一个个白天和黑夜。这一个个坚强的榜样,足以让我们心灵震撼。
面对这次疫情,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感人的事迹,那位不顾自身安危依然在医院坚持工作的也许是你的妈妈;站在路口寒风凛冽之下盘查车辆的也许是你的爸爸;天天穿着红色的小马甲早出晚归的也许是你的叔叔、阿姨......那作为学生的我们,我想也同样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安静地待在家中,保护好自己。面对疫情要每天室内锻炼,做好强体防疫。在家关注疫情,合理计划自己的学习。更多的和家人在一起,跟亲情在一起,跟爱一起,就是对疫情最大的贡献。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受威胁者,人人都是抗击疫情的行动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大家要一起行动起来,团结一心,相信,我们的信心和力量会引领我们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的胜利。
疫情感悟中学生作文篇3
新春佳节该有的欢乐祥和,被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所取代。这个艰辛难忘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春节,但是在没有硝烟却又“危机四伏”的疫情面前,总有一些人,他们奔赴一线,为我们守卫着一方净土,让我们为那些不期而遇的逆行所热泪盈眶。
万众一心,在最关键的当口站好桩。危急时刻,总有一些人愈是艰险愈向前行。钟南山,84岁,2003年非典时期,他站出来了,武汉疫情面前,他站出来了。在此之前,他提醒大家没事不要前往武汉,但随后,他坐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他眯着眼休息的那一刻,我们知道,他也是凡人,血肉之躯,他会累。可是,灾难面前,他义无反顾,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除夕之夜,陆军军医大学白衣勇士飞抵武汉,他们是人民子弟兵,他们更是中国军医,6年前他们穿着防护服与致命的埃博拉病毒奋战到虚脱,如今,他们带着丰富的抗击埃博拉疫情经验,再次逆行奔向最危险的战场,有中国军医在的地方,就有希望。1月29号,在成渝高铁的d5319次列车上,一位老奶奶买不到口罩,焦急无奈下忍不住哭了起来,乘警在得知老奶奶的情况下,毫不犹豫让出一份自己的备用口罩,并不断安抚“别急,有我们在”,小小的口罩,可以隔断疫情,却隔不断彼此间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真情。一段段感人的事迹,都彰显着初心使命的自觉,都是无声而有力的引领。
上下同心,在最要紧的部位吃住劲。在《_》上,一封“与夫书”火了,一句“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叫人看来肃然起敬,写这封亲笔信的人,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职业精神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它意味着坚守和奉献,而轻描淡写间功德无量,铁肩担道义,她始终砥砺前行。有人在朋友圈赞扬了一位医生,这个人就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感染控制专家吴安华,面对疫情,他放弃在家团圆的机会,选择去当一名逆行者。“我已和家人隔离,愿接受车队所有安排……”“不论生死,不计报酬,我们服从安排、随叫随到……”“如有需要,我自愿调整加入到疫情严重线路,奔赴一线……”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在这个冬天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战袍。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上阵拼搏的不仅仅是那些最美逆行者们,还可以有每一个普通人。“与子同袍”,正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写下的“请战书”。
无私奉献,在最需要的时刻稳住神。_公众号呼吁:防控疫情,别把农村漏了!相对而言,农村防控意识薄弱,但是这次疫情中,基本上每个村都自觉停止亲戚往来,有的村甚至自发组织起志愿者队伍在路口设置路障,做好疫情的宣传工作,大灾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