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热门范文3篇

时间:2022-03-16 作者:Monody 心得体会

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来表达自己的对生活的感受,好的心得体会是可以让读者产生共情的,你学会了吗?以下是品读360网和大家分享的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热门范文3篇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热门范文3篇

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热门范文1

3月4日,2022北京冬残奥会在鸟巢盛大开幕,再次上演中国人的浪漫。如果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决出的就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敞开平等的大门,让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的赛场,更有着呵护生命的要义。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北京冬残奥会上温暖与感动的瞬间。

1、残疾人合唱团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在迎国旗入场环节,现场的残疾人合唱团和两侧的24名青年学生,以无伴奏的方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共同唱出对祖国的热爱。

2、手语唱响国歌

开幕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伴随着庄严的国歌,现场的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深情地唱着国歌,表达着自己的爱国之情。

3、冰壶倒计时

在倒计时环节,轮椅运动员将冰壶推出的那一刻,倒计时数字10至1在赛道上亮起,到冰壶正中大本营时,倒计时刚好结束。冰壶倒计时充满了科技感和梦幻感。

4、手手相传的残奥会会徽

在残奥会徽展示环节,两个孩子在一位盲人的手心画出了残奥会会徽,这枚小小的会徽手手相传,场上所有的人手中都有了残奥会徽。手手相传的残奥会徽也把残奥精神和希望传递出去。

5、盲人运动员点燃主火炬

主火炬台由我国盲人运动员李端、残奥会4枚金牌获得者点燃。在摸索中,在全场的加油声中,李端成功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北京冬残奥会和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燃的方式完全一样,也体现了真正的平等。

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热门范文2

往事如烟,许多往事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却唯独那件事令我感动的是,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它又像放电影似的浮现在我眼前。

记得那是我5岁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从明天开始,你自己去幼儿园,自己回家。”“妈妈不嘛!我还小呢!”我拉着妈妈的手撒娇道,妈妈似乎没听到似的,又对我说:“对了!你爸爸买了一张新床,你以后就要自己睡了”妈妈说完便去做饭了,只留我在那里呆呆的自言自语。过了好久我才接受这我无法接受的事,我无奈的摇了摇头,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房间。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明天永远不要到来。

第二天早晨,老爸老妈早早就出门了,餐桌上只有早晨,并没有老爸老妈,也没有原来那早餐里的幸福的滋味了。吃完了早晨,我就背着书包去幼儿园在路上,我见到别的小朋友有老爸老妈接送,心想:别人可真幸福,难道老爸老妈就不疼我了吗?

在幼儿园我很开心,因为有老师和小朋友和我在一起。以前我天不怕地不怕的,到现在倒是怕了放学,放学时我只看见别人的老爸老妈没见到自己的老爸老妈,见到别人的老爸老妈正抱着他们,亲着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走着走着,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家门口,刚要敲门时,我清清楚楚的听见老爸老妈的辩论声,“这是不是对孩子过分了点啊?!”“唉,过分什么啊!这都是为了她好啊!”这时,泪水顷刻间模糊了我的视线,心想:原来老爸老妈是为了我好,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原来父母的爱是无限的啊!

这件事怎么不令我感动呢?怎么不令我难忘呢?

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热门范文3

以一路领先的姿态到达终点,中国选手郑鹏夺得北京冬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坐姿)项目金牌,也为中国队取得了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最好成绩。

夺冠后的郑鹏在受访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他实现了四年前的梦想。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郑鹏获得第四名,创下了当时中国队冬残奥会个人项目的最好成绩。

虽然已经成绩不俗,但四年前距离领奖台仅一步之遥的郑鹏仍不免遗憾。“前几圈如果控制再好一点,可能成绩会更好。”彼时的他这样总结自己的表现,同时立下了更高的目标。“回去继续加把劲,努力争取登上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领奖台。”

他做到了。“今天把这几年的训练水平都给发挥出来了,感觉滑的节奏都比较顺,中途可能有点小失误,还是及时地调整回来了。”

与四年前不同,郑鹏认为自己能够在长距离比赛中夺冠的关键就在于对节奏的掌控。“毕竟是18公里,就怕前面的节奏太着急了,会影响后面的体能分配,今天还是节奏把握得比较好。”他说。收获金牌的郑鹏面对记者提问总是能够冷静分析比赛的得失,而他成长为专业滑雪运动员的道路其实布满荆棘。今年29岁的郑鹏出生在福建莆田。2011年,在一家汽修厂当学徒的他被升降机砸伤双腿造成残疾。

2013年,郑鹏在家乡残联的推荐下报考北京一所残疾人体校并被录取,从此与滑雪运动结缘。进入国家队后,在上强度的训练中,郑鹏也会滑倒摔伤,但他仍咬牙坚持,日复一日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进发。

时隔四年终于圆梦,站上最高领奖台的郑鹏却没有过多提及自己的艰苦付出,而是将更多感谢给予了自己的教练和队友。“四年来我们按照教练的系统训练计划提高体能,在匀速训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能分配方式。”他说。

与教练提供的训练指导相比,郑鹏认为队友给予他的更多是心理上的支撑。“今天我们有三位队员参赛。如果自己真的发挥不好,还有队友在后面接棒,让我感觉轻松不少。”郑鹏笑言。

...
《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热门范文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