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更新迭代自己的内心想法。以下是品读360网和大家分享的2022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范文3篇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3月4日,2022北京冬残奥会在鸟巢盛大开幕,再次上演中国人的浪漫。如果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决出的就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敞开平等的大门,让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的赛场,更有着呵护生命的要义。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北京冬残奥会上温暖与感动的瞬间。
1、残疾人合唱团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在迎国旗入场环节,现场的残疾人合唱团和两侧的24名青年学生,以无伴奏的方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共同唱出对祖国的热爱。
2、手语唱响国歌
开幕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伴随着庄严的国歌,现场的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深情地唱着国歌,表达着自己的爱国之情。
3、冰壶倒计时
在倒计时环节,轮椅运动员将冰壶推出的那一刻,倒计时数字10至1在赛道上亮起,到冰壶正中大本营时,倒计时刚好结束。冰壶倒计时充满了科技感和梦幻感。
4、手手相传的残奥会会徽
在残奥会徽展示环节,两个孩子在一位盲人的手心画出了残奥会会徽,这枚小小的会徽手手相传,场上所有的人手中都有了残奥会徽。手手相传的残奥会徽也把残奥精神和希望传递出去。
5、盲人运动员点燃主火炬
主火炬台由我国盲人运动员李端、残奥会4枚金牌获得者点燃。在摸索中,在全场的加油声中,李端成功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北京冬残奥会和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燃的方式完全一样,也体现了真正的平等。
2022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范文2“龙抬头”,再启程!
今夜,残奥会的火种时隔14年再度点亮千年古都,续写“双奥之城”的荣耀;
今夜,“鸟巢”时隔12天再迎盛大聚会,2022年初的冰雪盛会终现生命绽放。
世界目光聚焦于此,灿烂星辉照耀前方。在冬残奥会精神的感召下,“精神寓于运动”的残奥理念与“平等、参与、共享”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在此相融相汇,书写成一篇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动人故事。
鸟巢上空,夜空中星光闪烁。场地中央,洁白的冰面也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浮现出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从瑞典恩舍尔兹维克到韩国平昌,世界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宛如点点星光,在冬残奥会赛场实现生命价值,演绎人生精彩。
最终,画面定格在“2022中国北京”,北京冬残奥会如期而至。此后的9天赛期里,北京冬残奥会不仅将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残疾运动员展示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的平台,更将为促进奥林匹克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英雄无言,热爱有声。
8名残健融合护旗手护送五星红旗入场,他们是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以及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代表,视力残疾人们在仪式旗台两侧无伴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随后国旗升起,国歌奏响,现场的听力残疾人们也用手语“演唱”国歌。
赤诚爱国心,浓浓家国情。在无声、无色的世界里,他们的赤子之情同样浓烈。这一刻,《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从他们炽热的心间流淌而出,成为中国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和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缩影。
不仅如此,伴随着《歌唱祖国》的旋律,东道主中国代表团步入场内。本届冬残奥会,96名中国运动员将参加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运动员全部为业余选手,他们也成为广大残疾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推动实现“健康中国”的生动写照。
一枚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出现在一位盲人手中。不同于以往冬残奥会开幕式,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的展示方式,这枚小小的会徽“无形”却深深烙印在更多残疾人的.心中。运动点燃希望,拼搏成就梦想,此刻最小的会徽也以向世界发出“改变始于体育”的号召。
浪漫延续,希望长存,“大雪花”造型的火炬台再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身为最后一棒火炬手的盲人运动员李端,在火炬台前小心摸索着火炬接口,将“飞扬”火炬插入雪花火炬台,期间全场掌声雷动,洪亮的“加油”响彻鸟巢。
这一刻,在鸟巢中央“微火”的映衬下冬残奥会开幕式更显温情。而无论是开幕式倒计时、文艺表演和点火瞬间,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贯穿始终,也让关注着这场盛会的人不断感受“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人文情怀。
如果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24节气倒计时、天上奔涌而落的黄河之水,在鸟巢上空绽放的“迎客松”烟花,尽显“中国式浪漫”;今夜,全部由残疾人参演的《同在蓝天下》,残健融合的舞者绘出一张绚丽笑脸,国家体育场则共同唱响生命的赞歌。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实现完美交接,背后是筹办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运筹帷幄。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此后的短短12天内,北京冬奥组委在场馆建设和运营、竞赛组织、疫情防控、赛事服务保障等方面顺利完成冬残奥会的转换工作。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最终,完美、感人的开幕式成为中国兑现这项庄严承诺的崭新起点。此后的9天时间内,来自五湖四海的冬残奥运动健儿汇聚于此,发扬拼搏精神、展现自强不息风貌,共同组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残奥盛会的拼图。
2022温暖与感动常在心得体会范文3
杨洪琼的夺金之路充满曲折艰辛。在资格赛上,她名列第三;半决赛中,她名列第二组的第一,但3分35秒的成绩比另一组的第一名的3分26秒2相差了近9秒;决赛中,杨洪琼发挥出自己滑行技术好、耐力强的优势,以3分18秒2的成绩再度摘金。
杨洪琼是一名老将,原本是轮椅篮球选手的她,在跨界进行滑雪训练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坐式越野滑雪需要依靠双手保持身体平衡,因为不适应,杨洪琼成了队里摔跤最多的选手之一。
在去年的全国残运会上,杨洪琼发挥失常,成绩并不算出色。这让她一度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但心里的“不服气”把她拉回了赛场,最终她在本届冬残奥会完美绽放。
接下来,杨洪琼还将参加北京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女子中距离(坐姿)比赛,她将向个人的第三枚金牌发起冲击。
中国轮椅冰壶队在本届冬残奥会上开局不利,先后不敌加拿大队和瑞典队。此后他们逐渐找回状态,接连战胜爱沙尼亚、美国等队,赢得循环赛四连胜。9日上午,他们先与斯洛伐克队交手,比赛中,前四局斯洛伐克队把握住机会,以3:2领先。第五、六局中国队利用对手失误连得5分,第七局斯洛伐克队后手拿到2分,第八局斯洛伐克队最后一掷出现失误无奈认输。下午,中国队与挪威队赛况胶着,前四局战至2:2平,第五、六局双方各拿到1分,第七局挪威队利用中国队失误得1分,将比分改写为4:3。第八局中国队控制了场上局面,并凭借四垒王海涛最后一投拿下4分实现逆转,以7:4战胜挪威队。
为中国队取胜立下头功的王海涛赛后表示,打出最后一球后自己的心情特别激动。“通过这些年的比赛,我发现在关键壶上不能胡思乱想,要在看好点位、把握好力量后果断出手。”王海涛说。
作为中国轮椅冰壶队赢得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金牌的功臣之一,王海涛也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刻展现了冠军风采、王者风范,他的最后一投不仅成功绕过重重障碍打掉挪威队的冰壶,而且同样完美避开了中国轮椅冰壶队所有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