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讲堂心得体会2023500字6篇

时间:2023-05-13 作者:Lonesome 心得体会

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通过写体会来表达自己的对生活的感受,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小伙伴们务必要联系自身情况,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讲堂心得体会20235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大讲堂心得体会2023500字6篇

大讲堂心得体会2023500字篇1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进取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当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进取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能够使大学生克服依靠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我。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所以,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靠性,增强独立性,进取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我控制自我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进取融入团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一样,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坚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本事,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当进取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我的动手本事。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能够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坚持进取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进取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我本事。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我成为一个闪光点。进取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并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供给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经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当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我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大讲堂心得体会2023500字篇2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荣耀的事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人们赞美教师像带给人类光明的蜡烛,称赞教师的奉献精神,蜡烛精神,蜡烛是教师的象征,他给人类带来知识和光明.蜡烛象征着教师的奉献精神.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教师以知识的才干哺育着花朵,以人格的魅力塑造学生,以胸怀大志培育英才.以献身为己任,不慕虚荣,不求名利,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甘为人梯,甘为陪衬.她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本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茁壮成长,成为国家之栋梁之材.奉献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之一.乐于奉献是教师精神的核心,是为人师表的体现.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高尔基告诉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历史也启示我们:追求奉献,人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

教师的职业特点也要求教师具备奉献精神.在这个社会上,恐怕很少有哪一个职业像教师对学生这样奉献的如此干净利落,心甘情愿,恨不得把自己一生积累的知识,经验一下子都给学生,而且以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为满足,以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顶梁柱为骄傲;而且奉献的不仅是知识,经验,还有感情,脑髓和心力.总而言之,是生命.

用双手托起明天太阳"的人民教师,在人民教师的人生史册上镌刻着大大的"奉献"二字.她们奉献的岂只是知识,岂只是爱心,岂只是没白天没黑夜的工作热情,岂只是宝贵的时光她们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尽洒汗水无怨无悔,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这种精神顶天立地,支撑起共和国大厦,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放光芒!

大讲堂心得体会2023500字篇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时期,公众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而学生们对自己的老师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的关系还可以,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己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接受程度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学生受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教师应该热爱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

...
《大讲堂心得体会2023500字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