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动笔撰写心得体会的时候,思考水平会得到明显提升,养成写心得体会的习惯是可以让我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政论专题片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政论专题片的心得体会篇1
近日,中央组织拍摄的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专题片以习近平总书记的28次访问为主线,全景式展现了五年来中国的外交图景和巨大成就,引起无数网友的追捧与点赞。
外交事务历来是国家层面的政治议题,其高大上的性质注定了关注人群的“小众化”,但《大国外交》专题片却出人意料地得到了如此高的关注度,笔者以为,除了精良的制作、权威的访谈、从未被披露的大量鲜活的事例引人入胜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专题片展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从而激发了中国人民内心沉淀已久的民族自豪感。
从近代外交诞生的几百年间,外交一词就承载了中华民族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过程中的一切屈辱与抗争、奋斗与汗水、光荣与梦想。一百年前的巴黎和会上,中国是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对象,并直接导致“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社会主义新思想的诞生;六十年前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支持拥护,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外交封锁;今天中国以优雅的姿态承担着“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历史重任,前所未有地处于世界舞台的中心。毋庸置疑,中国国际地位的巨大提升,不仅单单是外交领域的进步,更是一部民族复兴历史在外交领域的生动体现,意味着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从 “东亚病夫”到“苏醒雄狮”的文明崛起,这足以让每一个了解和铭记历史的中国人昂首挺胸、扬眉吐气。
“这是中国之中国,更是世界之中国” 。自信不仅源自于民族历史地位的巨大变化,更在于话语权和价值传导方向的转变和东方文明的崛起。二十八年前,美国政治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一文中写道:“自由民主制已经成为‘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历史将终结在这里。”并称中国模式会是下一个被“终结”的对象。然而,经过近三十年“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式探索和发展,中国却用一份亮丽的答卷打破了福山的预言,不仅创造了令西方世界叹为观止的发展成绩,更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一种新的方法、新的路径、新的方案和新的经验。五年来,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忙碌的出访日程和“一带一路”的实施,中国正在向世界分享中国方案、传递中国理念,甚至一向傲慢自大、唯我独尊的西方学者也开始暂时放下以往的否定敌对态度,转而“考虑到底该向中国学习什么样的治国经验”。
外交上的成果不仅彰显国家层面的自信,更与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比如,“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并不仅仅是今年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翘首以盼的发展时机,它也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丰富更廉价的进口商品、更实惠便捷的出境旅游。“祖国没有忘记我们”,从辽宁舰上满含泪水的撤离华侨眼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地位的提升,处于境外的中国人得到了更加可靠地安全保障,仅仅去年一年,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就处置了超过10万起领保案件,从局势动荡的南苏丹安全撤离了1000多名中国同胞。正如热播电影《战狼2》的台词,“当你在境外遇险时,不要忘记,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人间正道是沧桑”。《大国外交》不仅让中国人民心生自豪,更引领中国在与各国守望相助的过程中积蓄前行的力量。未来,只有继续以“正义凛然、不卑不亢”的姿态处理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才能引领世界朝着和平发展、繁荣进步的人间正道阔步前行。
政论专题片的心得体会篇2
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政论专题片的心得体会篇3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并强调,我们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也给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阶段,剩下的贫困户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但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全国农民收入受到严重影响,阻碍了脱贫攻坚进展。疫情期间,少出门、少聚集是关键所在,在此其中,“互联网”无形当中成了复工复产、发展经济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让“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电商平台要确立战略主导地位。为此,各大电商平台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销售理念,全面打造销售平台,开创如“双11”“双12”等销售主题,掀起销售热潮。还需把脉农村季节务农秋收的时间节点,通过直播连接田间地头务农现场,为农业技术推广、农场景观赏和农产品销售开启绿色通道。平台与平台之间还要密切合作,打造平台亮点销售载体,例如,举办“线上农博会”、开通“生鲜绿色通道”、成立“农产品销售联盟”,等等,确保给予农民更大更好的销售平台和销售渠道。
让“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