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写出一篇引起别人共鸣的心得体会,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真实的感受,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写心得体会就是不错的记录方式,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家长读书的心得体会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长读书的心得体会篇1
人成长的过程中,书籍永远是最好的朋友,它能启迪智慧,开拓我们的视野,甚至净化我们的心灵。对孩子而言,书本更是丰富了他们的活,为他们提供了无尽的想象。我们所要做到的就是引领孩子正确的去阅读,让他们发现阅读是一种有趣的、愉快的经历,激发他阅读的欲望,形成阅读的习惯,在充满亲情、快乐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徜徉于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着读书带来的快乐。
自从孩子上小学,学校组织亲子共读活动,尤其是书香家庭评选,更增加了孩子的读书热情,五年级上学期的读书中孩子还获得了奖励——一包十来本的数,孩子引以为豪。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读书产生兴趣是培养读书习惯的首要前提。我们家专门有一个箱子装满了为孩子准备的儿童书籍,在老师的安排下没有的书我们尽可能借阅,借不到的我们就购买过来,让他读。有时候孩子读书会着迷,不得不批评纠正他读书的不良习惯(坐在车上读书,灰暗的灯光下读书等)。
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仅是培养了孩子的读书热情,还充实了自己,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也回到童年时光,深深体会到了温故知新的感觉!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长大,一起感受这广博、精彩的世界!
家长读书的心得体会篇2
与儿子一起参加读书会,一直以来都是我想做的事情,只是耐于身为职场妈妈,白天工作晚上要做家务,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来陪儿子一起读书。
假期来了,让我能有充分的时间陪同孩子读书,感受非常好!
儿子喜欢看书,更喜欢让爸爸、妈妈陪着一起阅读的感觉。他曾经说:“我觉得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这样感觉更有意思。”呵呵!你瞧瞧孩子,他其实从内心是非常期待家长一起读书的哦。
这个寒假,我们一起阅读了《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全7册、《贝贝熊系列丛书》、《米尼狼系列》等,这些读本都是特别适合孩子们的思维与年龄需要,很多小故事都非常有深意和喻意,从中还得出了不少有效的家庭方法,对培养幼儿思想、道德品质、交际技巧都大有益处,当然,孩子也从中受益多多,很多好习惯的养成就来源于对书中主人公的认识和肯定呢。
每次等看完一本后,我们会在一起讨论和回味书中的故事情节。儿子会告诉我在书中他认为感兴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则帮他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同时我们还启发孩子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寻找书中每个人物身上优秀及具有‘闪光点’的地方。
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全面提升阅读力对于一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假期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光,从中体会到了幸福和满足。希望我以后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更好的引导他探索知识世界的奥妙!
家长读书的心得体会篇3
亲子读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的活动。通过了这个活动,让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这个过程,不仅加深了孩子对知识的了解,而且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两人共同成长。分享书中的乐趣,在书海中快乐的翱翔。带给孩子自信,勇气和激情!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我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孩子知道读书的重要性,通过读书,可以知道想知道的东西。如:女儿对我说,“妈妈,鳄鱼看上去那么凶,可是为什么它看到猎物会哭呢?”我故作深思状,“为什么呢?为什么呢,去,把那本十万个为什么拿来,我们一块找找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凶残的鳄鱼流泪。”我俩找到答案后,我会故意大声说“噢,多亏了这本书啊,看来书里什么都有啊,以后还要多看书啊!”我也会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有时讲着讲着,正当孩子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就故意忘记了具体内容,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嚷嚷着赶紧讲,我就拿过故事书来,找到正在讲的故事,然后给孩子读起来,原先孩子不大认字的时候,我读,现在她嫌我读得慢,每当这个时候,她就索兴自己读,久而久知,她就会以为书中什么都有,也就基本上理解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真正含义。
家长读书的心得体会篇4
教师发下了的试卷中,我读到了《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的故事,读了这篇故事我有很深的感触。
在《一位母亲与家长会》这则小故事里讲的是一位母亲在三次家长会上,前两次她听到的是教师对她儿子的表现很不满,第三次是说她的儿子考上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很高兴。其实,三次家长会后,她都没对儿子说真话,她一向告诉儿子,教师对她很满意,并且对他充满信心,因为母亲不想让她儿子悲痛,觉的自我很笨,尽管她很悲痛。之后,儿子最终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儿子这时也明白了,明白了其实母亲一向都明白他不聪明,明白了母亲是在安慰他,他哭了起来,母亲也再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母亲也哭了。
作者描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博大的爱鼓励与支持着自我儿子的故事。故事平淡而又耐人寻味,文章把这位母亲如何包涵自我的儿子,而儿子又是如何用自我无言的努力,扭转顺理成章的事,到故事的结尾更是令人感动与出乎意料。我们常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仅有教不好的教师。故事中的几位教师与母亲构成了截然不一样的比较:教师的话让人感到这个小男孩什么期望也没有,而母亲却用伟大的母爱呵护着孩子这幼小的心灵,不让儿子放弃自我。儿子也从母亲话语中得到激励,以这股动力推动着他把教师眼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最终考上清华大学,我觉得这是对母亲付出的爱的最好回报。
每个母亲都爱自我的子女,都想自我的孩子比别人聪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也是他们一生唯一的愿望。
记得有一次,我数学考试,考得不梦想,我十分沮丧。这是爸爸看见了,他安慰我说:“别放弃,你的表现已经很好了,你只要再努力一下,下次考试必须会考好的。爸爸相信你。下次教师必须会表扬你的”我听了爸爸的鼓励,发奋下次考试我必须会比这次要好。结果我得到爸爸的鼓励后第二次考试真的比上次有提高,受到了教师的表扬。
家长读书的心得体会篇5
说句心里的实话,作为孩子的家长,对于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绝对是“特别支持、特别认同”,但是在“特别配合”上实在是做的不够。这篇作文一方面是个检讨,另一方面更是个鞭策、是个提醒、是个开始。
首先是检讨。现在对于义务阶段都在提倡素质,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来安排自己,学会生活、学会自主学习,拓展课外知识,发展自己的特长,真正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现状是学校实行素质后,孩子作业少了,考试少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孩子把本该用来拓展课外知识的时间用来玩电脑游戏、上网,事与愿违。我们相信学校组织这样的读书活动就是想改变这类现状,为此让家长一起参与进来,也必须让家长参与进来。但是我们借口工作、借口时间,在配合上做的很不够,一些时候应付了事,孩子做的不好,还自以为是的批评,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是鞭策,一方面鞭策孩子,一方面鞭策自身,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不但思想上追求素质、行动上更落实素质,通过不懈的坚持,把一些好的行为和活动培养成孩子和自己的习惯。就从读书来说,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去过书店和图书馆了,不记得上次完整读过一本长篇的时间了,只知道一直进行着手机和报纸的新闻快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