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迹材料是一件能够考验我们逻辑思维能力的事情,在我们日常的工作或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要写事迹材料的情况,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杨来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杨来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
我们学校全体教师学习了我县十一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和灵魂的洗礼,我深深地被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吸引着、感染着、震撼着,他(她)们不愧是育人的模范、师德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在他们身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弦和爱岗敬业的时代最强音。
“不求回报,无私奉献”是吴河乡一村小老师精神的体现。他忠诚于的事业,爱岗敬业,治学严谨,以惊人的毅力,站在三尺讲台上传授智慧和科学知识。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感染着一代代学子,影响着我们战线的同胞们。“爱是一种尊重,永不放弃的追梦女儿”是伏山一中吴玉琴老师真正的写照,她安于清贫,乐于奉献。对自己,生活俭朴,精打细算;对他人,解囊相助,不求回报。对学生,平易近人,爱生如子。她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他她关心孩子胜过了孩子的父母。她以校为家,谱写了一曲爱生胜子的赞歌。“扎实工作,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是县高中刘阳老师的座右铭,他管理班级是能手,他实行了重民主,创特色,抓时间,每天都比别的班多用几个小时,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学生多读书,赢得时间就是胜利,真诚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他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
“用爱心追逐理想”是曾广莹老师的品质。“心系桃李献热血 无怨无悔育栋梁”是蒋新建老师的精神。“广施甘露千珠翠,报得春风一寸丹”是陈登亮老师的灵魂表现所在。还有几位老师都是优秀的老师,我没一一列举了。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教师的光辉形象。也看到了他们的五四精神,长征精神!以扎实的师德表现为我们铸就了丰满的师德形象,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从这些优秀教师身上所散发出的撼人心魄的师德魅力,必将召唤着每一位工作者奋发进取,以忘我的精神献身。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做到: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无私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人格的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社会对的要求,培养学生,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其次,在平凡的岗位上要做出不平凡的事迹,这才是我们教师的风范。为学、为人、为师,都要高度集中;平凡、平淡、平常,都要务实创新。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找一个理由为学生喝彩,在平常的日子里、在平凡的小事中善于捕捉学生们的闪光点,给他们鼓励与温暖。及时送给他们一缕“爱的阳光”,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赞扬中快乐的成长。
从“师德标兵”身上,我重新领悟了“人民教师”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人民教师”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如同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向“师德标兵”学习,以热心对待事业,以爱心对待学生,以真心对待家长,以诚心对待同事,以虚心对待荣誉,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杨来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教师,我参加了市局举办的“市系统学习徐立科先进事迹座谈会”,聆听了徐老师生前同事、朋友对他的介绍,心灵进行了又一次的洗礼。徐老师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去学习,让我记忆犹新的有三点。
老师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徐老师是学地理的,参加工作以后任教的学科却是科学。一名教师要进
师为此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每一位工作者,都应该像他们那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勇于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正如高桥初中教师陈善知所说的:“因为我是老师,所以,在危难时刻,老师在,学生在,行专业的转行是很难的,但是徐老师刻苦钻研,这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才培养出在全国、省里得奖的孩子。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要像徐老师学习,认真工作,不断进取,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执教水平。
徐老师对学生有着浓浓的爱。对好学生的爱是人之常情,但对于那些平时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又不理想的孩子有着一种特殊的偏爱,这是难能可贵的。在自学徐立科老师的事迹时,我曾在网上的百度贴吧里搜索到这样一段文字,是徐老师生前的学生写的,他说自己不是一个常人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当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徐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一顿,而是自己一个人躲到角落一支又一支的抽烟,他知道,这是老师在自责,在内疚,在反思。所以在孩子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玩笑话:如果哪天教学楼倒塌了,我们就是拼了命也要把徐老师拉出来。一个能让学生豁出性命去救的老师,平时也一定是豁出命地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徐老师对于学生的言传身教。当孩子看到老师如此忘我工作的时候,谁能不更加认真勤奋地学习;当孩子看到老师如此爱校如家的时候,谁能不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爱自己的学校;当全校师生能亲如一家的时候,这种凝聚力又有什么困难能难倒他们。
徐老师应该可以安心了,因为他的离开教会了更多的人懂得珍惜:老师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职业,教书育人;学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时光,好好读书。
杨来法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3
2021年4月7日,南海,碧波浩瀚。
“海牛开始入海!”科考船上,响应指令,名叫“海牛Ⅱ号”的海底钻机缓缓入海,没进深蓝,抵达水深2060米的海底,完成姿态调整后随即向下深钻231米,一举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发出指令的,正是“海牛Ⅱ号”的缔造者——湖南科技大学教授、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作为“海牛”项目组首席科学家,此时他兴奋、激动,强烈的自信涌上心头——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也能干,还能干得更好。
从研制出我国首台深海钻机到“海牛Ⅱ号”,20多年来,万步炎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推动深海钻机技术由“零”的突破到与世界先进技术并跑甚至领跑。
万步炎出生在湖南华容县,幼时,家里享有每年几百斤谷子的救济,因为他有一位从未谋面的外公是红军烈士。在洞庭湖畔长大,浸润在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神中,“家国”二字深深刻印进万步炎的心里。
小时候的万步炎喜欢天文,“什么都想搞清楚”,同学的书被他借了个遍。他常为亲戚们科普飞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给妈妈解释船为什么会在水面上航行。“只要有什么新鲜事,就愿意去尝试”,万步炎认为自己“现在也是一个‘老顽童’”。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科研路上的动力,但选择从事海洋勘探技术研究,万步炎并不只因为兴趣。1985年,万步炎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一次偶然,他接触到了“海洋采矿”这个陌生领域,发现我国海洋勘探开发技术严重落后。以国家需要为己任,长沙矿山研究院新成立海洋采矿研究室,他第一个报了名。
深海矿产资源丰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海资源归全世界共同使用,遵循谁有能力先勘探,谁就具有优先开发权原则。面对西方国家的“蓝色圈地运动”,受海洋技术落后所限,中国只能望洋兴叹。海洋矿产资源勘探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方式,开展海洋勘探技术研究,时不我待。
1992年,万步炎受邀前往日本开展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