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可以把人生经历中得到的体会用文字书写下来的重要文体,为了记录下对某件事的看法和感受,写心得体会是最直接的方式。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2年法院挂职锻炼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2年法院挂职锻炼心得体会1
暑假挂职时间已过去将近一半,仅此谈谈我自己的心得并做个总结。非常感谢长清区委给我这个机会能过来到法院学习,感谢法院的老师对我耐心地指导。在挂职期间,自己始终珍惜这次机遇,虚心向法院的老师学习,积极调研,主动参与涉诉涉访案件,旁听民事刑事案件,是自己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在和法院领导老师们一起工作一起交流中,加深了沟通,增进了了解,并从他们身上真切感受到法官们任劳任怨的工作热情,一线法官服务大局、服务审判、司法为民扎实工作的职业道德,他们在院组的正确领导下“注重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爱岗敬业精神。
一、在行政庭挂职锻炼的时间里,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是翻阅和整理卷宗。在书记员的指导下,整理卷宗,边整理边看,在这些已经审结的案件中有很多典型案件,行政诉讼、行政处理等案子。老师上课的情节在我脑海里浮现,行政法的魅力。卷宗的装订也是有讲究的,需要练习,首先是封面,其次是文件目录、受案文书材料......最后是调查取证文书材料、其他相关案件材料,到录入电脑系统,虽繁琐但能学到不少东西。
其次是去旁听案件。庄严的法庭、神圣的气氛、严格的程序、激烈的辩论,身临其境,让人感觉到程序的正义在这里是一种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旁听时,我不仅了解到案件的经过、结果,审查证据、辩护等基本审判过程,还能学到在法庭上的行为举止礼仪。我会深入到案件中了解案件,培养自己的法律逻辑思维,法律素养。我听了好几类案子,如:离婚案,盗窃案等等。
然后是跟着老师们下乡办案。以前只是在大学城附近转,不知道长清有多大,出来才知道挺远的。我们来到张夏镇,向当事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在当事人不懂时,老师耐心解答,做到了解的情况真实有效,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不仅应当具备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社会交际能力和耐心热情的品质。
二、总结
对法律工作者的认识。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不管是法官还是律师,都必须保持理性的思维,参与案件时不能掺杂个人情感,不能以个人的主观臆断来断案或诉讼,一切依法行事,不偏不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观察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行事要果断,绝不优柔寡断。更要有一颗匡扶正义的心,辩护律师要积极为被委托人维护其合法权益,还要胆大心细,不畏强权不放一个细节,不让一个冤案出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要有超于常人的逻辑思维,头脑里容得下整个案子的来龙去脉,强化分析能力、侦查能力,练就一张铁齿铜牙。
对自身的认识。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有幸进入法院进行挂职锻炼,这次锻炼给我从外部感受到内心体会的新经历。我们也许也要走上法律工作者的道路,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自身知识量不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努力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运用法律的能力,为将来出来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022年法院挂职锻炼心得体会2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法院工作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司法的实质是将法律理论运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因而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法工作人员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加强法学理论的学习,才能为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次实习的总要求是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意,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巩固所学法学理论知识,培养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我的实习起止时间定为2010年5月20日至6月10日,实习场所是在河北省成安县法院。
在法院和指导教师的安排下,我们的实习任务主要包括:参观法院,了解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旁听庭审,参加座谈会,与法院领导进行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等。
实习期间,我接触了一些的案件,通过参加这些案件的讨论分析,我对原本掌握不扎实的法律基本知识有了生动形象的理解,让我认识到,只有通过理论知识与现实案件相结合,才能更准确的掌握法律的
内涵。这次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经历,其收获和意义可见一斑。
通过这个实习,我获得了许多难得的法学相关工作的工作经验,对于案件的管辖、受理、适用法律、起诉上诉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中国法治社会的现状,中国国民法律素质的高低。
这其中有一天的实习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的做到审判庭旁听席的位置上来听取民事案件的审理。那天开庭审理的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担保合同纠纷案。原告一方是一个合作信用社,被告则是两家公司(信发集团、浩申公司),及邯郸市国资委,还有6个自然人(未到庭)。在审判正式开始前,首先核对当事人身份,及代理人代理权限,之后宣布开庭。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审理流程,确认是否回避,随即开展法庭调查。在原告递交起诉状,被告递交答辩状之后,法官总结了案件争议焦点:
1、原告诉讼是否存在错误;
2、信发集团是否应承担担保责任?
3、邯郸市国资委是否将浩申公司资产转移至自己名下?是否承担连带责任?
4、本案是否应当中止审理?
在提出这四个争议问题之后,原告进行举证,被告质证。最后,由当事人做最后陈述,法官宣布休庭。
我被庭审这个环节深深地震撼了。它不仅有严肃的法庭气氛,更重要的是法律程序和法庭辩论。合理的法律程序可以产生、维持、甚
至强化优良的法律的公信力,使其在提供“合理”的论辩中的说服力得到增强。也让我了解到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公平、秩序、理性和效率。法庭辩论让我感受到的也不只是法官缜密的思维,律师、公诉人的语言逻辑能力和口才,还有证据的重要性。没有合法的真实的准确的证据,法律是不予认证的。即使犯罪嫌疑人互相指证,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加以证明,还是不能得到法律上的判证。虽然我们没有听到最后宣判的结果,但是整个民事诉讼过程已经印证了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是一次很好的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
那天下午我们还与立案庭李庭长进行了一场关于审判工作全貌的座谈会,分别介绍了审判权在法院的运行情况、对审判权的监督并从实践角度提出了一些学习的建议。我们把看到的和自己学到的知识理论联系起来,进行总结和对比,看看自己在什么地方有误区,看看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的意义差多少差在什么地方。
本次实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法律在现实中的运作有所了解,也对国际法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此外,我还结交了许多法官和律师老师,他们对于我的实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悉心的指导,在指导我理论学习的同时,也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在学校以为自己学得不错,一旦接触
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老化并且模式化,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通过实习,我在我的专业领域获得了实际的工作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