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一些事情后,大家一定都得到不少感悟,非常有必要写一写心得体会了,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让我们来思考吧。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致青年教师》是吴非老师的告别讲台之作,他把他30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地解答,对大家在教学中可能忽视的一些细节进行叮嘱,最主要的是希望青年教师们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放弃良知,做一些有益于这个民族,有益于家庭,有益于学生的事。
这本书吴非老师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几方面结合自己、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特别是每一个章节前面短短的几句话对我的感触最大。现摘录如下:
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能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生命的终止。
如果上课可以不用课件,尽量不要用。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是一种文化熏陶。如果所有的教师都依靠电脑上课,我们有可能逐渐失掉母语的绝好传统。你注意到学生作业的书写吗?他没有从教师那里得到书写的示范。
教师心中没有阳光,学生心灵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
然而,一名在辛勤工作的愚蠢的教师,他的破坏作用就大得多。他不聪明,本不是他个人的不幸,而当他通过辛勤的工作,把一百多个原本可以变得聪明的学生得和他一样愚蠢时,的不幸就出现了。因为他越是“辛勤工作”,他的学生越是摆脱不了他。
学生在青少年时代读什么书,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将决定一生的精神高度。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仅需要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
有位理科教师对我说,他上小学时,数学学得一塌糊涂,可是每次作业做错,老师批改时用红笔打叉,——那个叉叉都很小,稍微大意一点还看不清呢;而如果做对了,老师笔下的那“钩钩”可就是大大的了。
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到,我们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当然,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也需要维护。
我做教师多年,每次给学生写评语或是推荐信,最不愿意写的短语就是所谓“刻苦学习”。但是很多家长却特别在意评价中有没有这个“刻苦学习”,好像不写上这一句他的孩子品格就有缺陷似的。
我看过一些青年教师死记硬背学生的生日,他们很想让学生在生日那天收到老师的短信或是问候。动机很好,但我认为这样做可能多余。爱自己的学生,教会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心他人,培养仁爱之心,可能更为重要。
有位学生毕业多年后对他的高中班主任说:“我现在每次做帐时,都会想起老师……”教师说:“可是我从来没有教你做啊!”学生说:“领导、职工都在看着我,我不做,企业有可能垮;做了,自己良心上过不去,对不起所受过的……”
任何职业都有都有危险,教师工作也不例外。说起来好像有点玄乎,但这种危险性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中。
我在病中,想起一个又一个学生的面容,感叹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赞叹生命的美丽。我感谢上天让我有机会认识这些美丽的生命,让我感受他们的仁爱和贤德,让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让我知道职业的使命与荣耀,让我敬重生命中的永恒。“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这是吴非老师一贯以来的追求,是他对青年教师的期待,也该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只有教师自己敬重自己的职业,自觉进德修业,才会真正拥有职业幸福感。而只有拥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他才会更像一个教师。真正的发自内心地喜欢吴非老师的这个词——“负责”,而不是常见的“热爱”。没有道理要求每一个职业人都热爱自己的岗位,但是“负责”却是从事每一项职业的前提。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呢?。在吴非老师的笔下,我们欣喜地找寻到了最佳捷径:教师要做一个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能让自己的教师生涯永葆创造激情和理想追求。
教师这个职业,特别是特殊教师这个职业,让我们更好的懂得了爱,体会了爱,体会了温暖,体会了教师的酸甜苦辣。亲爱的老师们努力吧,一切的一切总会有快乐的收获。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
我很喜欢这样的师德培训方式,发一本贴近一线教师的书籍,让老师们坐在桌前,静静地读书。我特喜欢吴非的书,几年前无意间邂逅他的博客,一直关注他的言语,敬佩他为人的正和真。非常感谢学校赠送的吴非精心为教师准备的这本《致青年教师》,使得我每日可以聆听到王老师的教诲。每一篇文章都是王老师的亲身经历,每一句话语都是王老师肺腑之言,字字句句都冲撞着我的思想,让我思考良多。在这里,我想就王老师提到的一个观点“不能疏忽的细节”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与大家交流,请大家指正!
王老师在文中提到和老校友的接触中,发现他们能记住当年学习生活中许多有意思的细节,而者没有刻意去注意过细节,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就在去年,作为一个家长的身份我恰好感受到细节在中的重要作用,这也得益于我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对我孩子的,使我在对小学的细节问题有了全新的深一步的认识,我感悟到了作为寄宿制学校的教师需要重视很多细碎的问题并要认真逐一去解决。
一、记住家长交代过的事情
去年,我孩子读初三,新换了班主任侯老师。因孩子是住宿生,每周回家一次,我很想知道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就通过检查他带回家的作业来了解。可我的孩子每次回家都说忘在学校。我就发个信息给侯老师,让他周末放学前叮嘱孩子一句。那个周末,孩子的作业带回家了。我发信息时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个班有近80名学生,老师忘记了也是很正常的。但侯老师记得非常清楚,他对我孩子的这句关照让身处千里之外的做母亲的我非常感动,心里特别的温暖。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家长对老师的那种无可奈何的期待之情。
在忠义接班的第一天,二(4)班余阳阳的妈妈让我跟阳阳聊聊天,说是阳阳不大爱发言,但和老师熟悉了就会胆子大些。换了新老师,家长的种种担心真的可以理解。课间的时候我看见阳阳在我的附近的时候,就随意的和阳阳聊了几句,问了问他的姓名和他以前的数学学习情况。上课的时候见到阳阳举手,也有目的请他发言了几次。第二次的周末,阳阳的妈妈发来信息表示感谢,说阳阳数学课上很开心。
忠义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寄宿,而且不少家长身居国外。学生毕竟是小孩子,他们答应了父母的事情很快就忘记,即使是成年人,谁又能完全记住别人说过的话呢?作为寄宿制学校的老师,我们身兼父母的部分角色,完成父母的心愿。家长的一些叮嘱其实是很小的,就是添一件衣服,买一条红领巾,让孩子上课回答一个问题,监督孩子吃饭少挑食,转告某某老师关于某科作业的问题等等。是这些点滴的小事构成了我们丰富的校园生活,铺就了孩子成长的道路。我们完成了家长的一点点关于孩子的心事,我们就可能获得了家长的全部信任。
二、经常向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
寄宿制的学校与走读学校的情况最大的不同是家长对孩子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