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读摆脱贫困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2-06-16 作者:Cold-blooded 心得体会

优秀的心得体会都是我们在读书或者实践之后写出的,为了将我们内心的感受直观的表达出来,可以及时记录心得体会,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2年读摆脱贫困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2年读摆脱贫困心得体会5篇

2022年读摆脱贫困心得体会1

读的《摆脱贫困》一书,我脑海中浮现出诗人艾青的那段深情自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摆脱贫困》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富有创见的理念和观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同志对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冷暖的勇于担当,对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生动实践。

敢于正视困难,勇于直面矛盾,真正体现一个共产人的战略眼光,彰显解放思想的理论品格,这是《摆脱贫困》给我们的深邃思想启迪。“我们承认闽东穷,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和复杂,进而穷则思变,知难而进——这种‘穷’的压力还是有益的”(《闽东之光》),“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跋》)。穷则思变,到底如何变?就是要付出行动,就是要付诸实践。“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同志指出“闽东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关键在于农业、工业这两个轮子怎么转”(《弱鸟如何先飞》),“应该看到,闽东要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道路将是曲折的,不平坦的”(《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闽东的经济建设问题,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农民问题”(《对闽东经济发展的思考》),就要提倡“经济大合唱”,就是要实实在在的发展,就是要勇于担当的发展。这样一种在认识中自觉实践,在实践中加深认识的前瞻理念,为我们如何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树立了表率。

《摆脱贫困》体现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样一种群众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尊重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始终把人民群众放置在崇高位置上。“根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干部的基本功》)。只有善于和坚持走群众路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动力源泉。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未能完全解放出来的时候,同志就以战略家的超常眼光评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位置。“一个地区的文化建设内容很多,有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弘扬地方的传统文化”(《闽东之光》),对于闽东传统文化发展,同志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畲族文化是一个闪光点;闽东是老区,有长期的斗争历程,也是一个闪光点;闽东的人民现在正在抓紧机遇,脱贫致富,这又是一个闪光点;闽东的山海交融,风景独特,这也是一个闪光点”(《闽东之光》),这样一种立足本土的传统文化发展观,体现的是文化的开放胸襟和文化的足够自信。2014年10月15日,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就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记者见面会上,就指出,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和今后,面对新的发展征程,迫切需要锤炼一种更加忧患的清醒和自觉的担当。每个共产员都能静心潜读《摆脱贫困》,不仅能收获精神的富足,更能增强前进的自信,从而更加坚定有力,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在更加广阔的“中国梦”征途上谱写出更为辉煌璀璨的新篇章!

2022年读摆脱贫困心得体会2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同志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全书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掷地有声,催人奋进。

《摆脱贫困》一书透出的“弱鸟先飞”“同人民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滴水穿石”等信念精神、辩证思维、务实的态度,对我们做好马头山村扶贫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

启示之一:摆脱贫困必须要坚持解放思想,思考出路,规划好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路径,做到“弱鸟先飞”

同志在《弱鸟如何先飞》中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闽东地区能够与全国同步摆脱贫困,首先靠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靠的是行动,靠的是改革开放。

长期以来,南京市审计局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上对六合区马头山村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和支援,带来了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马头山村人口9467人,贫困户家庭和人口数量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的5.7%和2.69%,在全街道中贫穷数量是最多的。村里除传统农业外,没有任何产业,就业缺技术、创业无经验,存在“等靠要”思想的农户占到三分之一。南京市审计局派我挂职第一书记后,我先后3次组织召开村民座谈会、村两委会,贫困家庭代表会,着重引导村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脱贫的勇气和信心,走出了以建促扶贫解放思想,以产业为基础壮大集体经济、以项目为支撑可持续发展、以低收入农户为主体可持续脱贫之路。2015年,马头山村建档立卡一般贫困户20户(72人),低保户115户(197人)。目前,已脱贫126户(一般低收入农户11户,低保户115户),低保户已经全部脱贫,尚有9户一般低收入农户有望今年底全部脱贫。

启示二:摆脱贫困必须有坚强的组织,加强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扶贫攻坚方向,扶贫攻坚到哪里哪里就有组织

同志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没有变,共产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变。但我们的工作方法应当有所改变。

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增收。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我带领支委一班人,着重从落实支部会议制度入手,健全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规则”。目前,总支部的核心领导能力、领导村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和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村民遇到生产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甚至红白喜事都会第一时间找到村委,村书记和各位委员已成为村民可信赖的“主心骨”。开展的“十个一”建活动,受到了街道工委的肯定,曾在全街建会议上做过经验介绍。一位老员动情地写下“三字经”,表达对基层组织的热爱,愿意在有生之年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启示三:摆脱贫困必须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做到功成不必在我

同志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中说:“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我赞赏文中提到的“滴水穿石”的精神,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真正摆脱“思想贫困”需要的正是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境界。

尽快摆脱贫困,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我作为

...
《2022年读摆脱贫困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