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内心得到一些启发或者感悟时,可以写下一篇心得体会来提升自己,提前梳理好内心感悟,才能写出高质量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好的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好的心得体会篇1
一棵小苗不经历风吹雨打,就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块玉石不经过千琢万磨,就不能成为精美艺术品。一个学生没有经过军训的酸甜苦辣,就难以成为优秀的学生……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一天,学校组织了一次军训活动,是为了考验我们毅力的活动。那天,我们刚到达目的的,就有教官来训练我们,我们换上了军装,实足像个小军人。
军训生活的酸甜苦辣是天天都有的。每天都要学习新动作,只有刻苦训练才可能掌握要领、达到要求。有时为了动作标准,短短的几分钟休息时间都要被霸占。每天要站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的军姿,这已经够受的了。可偏偏天公不作美,太阳当空照,满地忙的搬家的蚂蚁对我笑,汗流浃背也不敢动一动。打报告吧,一想前两天都没打过,坚持一会就成功了,报告就怎么也打不出去。这种滋味没有亲身经历是想象不到的.。恰巧有个同学不舒服了,教管亲切地询问“还能继续吗?”“能!”那个同学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好小伙子,真是坚强的小战士。”这简短的话语中隐含着一个坚持不懈的灵魂。
每当我面对困难要畏缩时,是教官鼓励我们前进,每当我为动作不得要领而失去信心时,是教官耐心的孜孜教导。教官时而严肃,时而和蔼,时而古板,时而可敬……不过我还是依旧喜欢这位早已住进我心底的堂堂正正的军人。
教官在休息之余经常告诫我们军人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不听指挥无组织无纪律的做法在部队是绝对禁止的……
四天里教管好像从来没笑过。别看他一直直板着脸可是内心是很疼爱我们的。可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一玩起来就忘乎所以,经常惹得他不高兴。
四天的军训生活转眼就过去了,一想起要返校回家了,还真有些舍不得。是他让我领略了军人的豪迈气概,是他让我体验了军旅的磨练。
汽车启动了,不知谁说了声:“终于解放了。”是啊!俗话说的好“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好的心得体会篇2
今天一早,我终于见到了要陪伴我们十二天的教官。师兄师姐们的军训经历让我一直很害怕教官。不过,第一天相处下来,我发现郸教官真的很不一样。
上午见识了郸教官的厉害之后,下午我是拖着绝望的步伐去集合的。到了训练场,郸教官还故作神秘地吓唬我们,声称要非常严格训练我们。各排分
开训练后,教官让我们先坐下。我以为又是要坐军姿,结果是跟我们聊聊天。他先问我们是来自哪里,来自黑龙江的他“厚无颜耻”地称是我们的老乡,而我们问他地名,他又能一一作答,让我倍感亲切。然后又带着我们玩耍,例如唱歌,整个过程十分开心。最后的军姿教学十分成功,每个同学都做得很好,因为我们跟教官都已经互相敞开心怀,学东西当然非常顺利。整个下午,训练虽然非常苦,但因为教官幽默,我们真的很开心。
师兄师姐请不要来南五路,晚上的训练在南五路进行,最大特色就是路过的行人。“向教官问好!”、“教官好!”、“向营长问好!”、“营长好!”、“向师兄师姐问好!”、“师兄师姐好!”、“向阿姨问好!”、“阿姨好!”……等各种问好响彻整个南五路。一开始还好,但师兄师姐好像约好了一起来南五路,这边的“师姐好”还没喊,那边的“向师兄问好”又开始了,我们一时喊不过来。我定睛一看,有位师兄今晚起码走了三次,我一时无言以对和心在流泪。明天晚上,师兄师姐放过我们的嗓子吧,看来师兄师姐上年军训真的好惨。
晚上的军训也是挺开心,郸教官还亲自唱《团结就是力量》。总之郸教官好幽默,休息时对我们很好,至于军训,还是非常严格的。
郸哥哥,棒棒棒!
好的心得体会篇3
“学生欠管教吗”的话题,触动了许多关心教育的人的敏感神经。作为离乡20多年的青岛人,看到家乡教师投书直言,那份焦虑,那股火气,我熟悉之极、亲切之极。
可以说,青岛这位中学教师描述的现象都是事实,比这些更让人生气的故事也举不胜举。问题在于,用“严格的管教”就能做到“严师出高徒”吗?
让我们以这位教师提到的“儿子弑母的惨剧”为例吧。这个儿子很可能指浙江金华17岁的高二学生徐力,其母对其何等“严格”?每次考试必须在前10名,否则,不许踢球,不许看电视,甚至吃饭也要教训不断。正是这种缺乏沟通与激励的高压教育,扭曲了一个青春期少年的心灵,使其变成了疯狂的凶手。类似的悲剧何其多啊!
固然,徐力的案例是极端的,但这个极端是冰山一角。也就是说,这个典型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几乎与徐力的母亲一样,在背后那只无形的手推动之下,许多父母和教师把无奈的孩子逼成考试机器,哪里还有什么快乐的童年?
不仅仅如此。调查中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能够经常鼓励学生。中小学教师谈起今天的学生,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评价是否定性的,甚至认为他们乏善可陈。这怎么谈得上“当今学生不缺沟通不乏激励”呢?
其实,沟通也罢,激励也罢,管教也罢,都是必要的教育手段,是彼此兼容而并非完全对立的。关键在于师生之间或亲子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稍具常识,我们便会感受到,当一个您所亲近或崇敬的人,他表扬您时您会欣喜不已,他批评您时您会格外愧疚。一个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他的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师生之间或亲子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是胜过许多教育的。
关系是什么?按照权威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是人与人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就师生关系而言,彼此的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而绝非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关系。当然,教师有教育学生的责任,但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这真爱就是理解、尊重、关心、帮助、负责。没有真爱就没有教育。
我相信,青岛那位中学教师倡导的“严格的管教”,一定是包含了诚挚的爱心在内。我仍想指出的是,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仅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爱的能力。我曾发表一个观点:“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就是强调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以养成可贵的责任心。但是,惩罚既然是一种教育,这惩罚的核心是真爱,惩罚的方法是唤醒,惩罚的目标是自尊自信自强。显然,这是一种良好的关系。身处这样的关系之中,哪个学生会是融化不了的冰?
生活是复杂的。一个教师完全可能碰上“刀枪不入”的学生,这是否意味着毫无办法了呢?非也。“刀枪不入”不过是锈生得太久太厚了,需要更加耐心地磨擦,而这正是教育。
去巴黎的时候,我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会。我惊讶地发现,整个建筑像一个舒展的巨型汉字———“人”。我突然悟明白了,整个现代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
我想,师生之间或亲子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也许,只有牢牢确立这样的关系,才能谈得上教育。
好的心得体会篇4
我对北交大关于该校的军训网络谣言的回应大为赞赏。学校不能因为一个谣言或极个别的学生在军训中出现了点问题,就畏手畏脚,从而改变学校的育人策略。我国虽然不用追逐某国对孩子的“狼性教育”,但中华民族立国之本不仅需要与他国为善的中庸,同时也需要不卑不亢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呢?我想它来源于我们民族每个成员的强健体魄、坚强意志和强大的综合国力。大学生作为社会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将来要担负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关荣使命,我要说,让孩子们参加军训体验军旅生活是很好的教育形式。
一、军训突显了“成才要吃苦,毅力定成败”
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