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写的优秀,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才能,从而更好地发展和实现自己的目标,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目标和计划,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新时代中国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中国心得体会篇1
精设课程深交流学懂弄通强本领
我们组织精干师资力量打造精品课程,全面深入系统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并紧密结合实际,把十九大精神贯穿到工作全过程。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说。
梳理8个月来的培训课程,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改革思想、党建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我区开设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统揽四个伟大,践行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深化生态制度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精品课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学习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区更加注重干部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的培训。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精心设计了精准扶贫脱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金融改革创新、乡村振兴战略等专题班次,确保干部教育培训更好地推动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专题培训20多个班次,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300多人。为全力助推自治区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先后邀请国家部委领导作了污染防治、脱贫攻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辅导报告,培训干部3.5万人次。
同时,紧扣形势任务,紧贴自治区实际,实现培训内容滚动式更新,并组织学员进行了广泛深入学习讨论。
两次晚间自学、两次晚间研讨、一次大会交流,并要求我们每位学员撰写心得体会,形成了学习、消化、吸收、运用环环相扣的培训链条,有助于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融会贯通。提到研讨交流环节的设置,参加全区第七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轮训班的鄂尔多斯市副市长麻永飞说。
扎鲁特旗委副书记、旗长额尔敦夫在轮训交流中说:准确把握和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求,就是要坚持和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组织者、推动者。
关于新时代我们需要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一是要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供给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多样化需求。二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有效应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三是坚持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兴服务业的培育壮大,同时在民生领域注重补短板、强弱项。轮训交流中,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王金豹的发言引发了学员们的思考、讨论。
为了让学员们专注学、认真学,学深悟透,本轮培训将从严要求贯穿始终、挺在前面。要求学员一律在校就餐和住宿,不得外出参加任何宴请活动,不得在驻地会客,不得带工作人员伴读。严格考勤制度,采取严格的签到考勤、实名座签、随机抽查等措施,对无故缺勤旷课的学员进行实名通报。七期轮训班,累计通报批评近20名学员。
这次轮训白天上课、晚间研讨、抽空自学,组织严密、紧凑有序,学习成效明显。学员们一致认为。
这次轮训较以往历次轮训力度更大、措施更强、覆盖更广、管理更严、效果更好,达到了统一思想、明确方向、鼓舞干劲的目的。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贺志亮说。
新时代中国心得体会篇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广大基层干部身处农村一线战场,更应响应国家号召,紧贴“三农”工作实际,在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上出实招、建功业、显佳绩,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稳固“农业底盘”,绘就“稻粮丰硕,鱼肥水美”的丰收画卷。“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对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2024年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安而不忘危,广大基层干部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着力解决种子、肥料、灌溉、抗旱、防涝等方面的农业需求,确保来年粮食稳产丰产,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
建设“美丽农村”,绘就“绿树村边、青山郭外”的生态画卷。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和落脚点。广大基层干部要做“新农村”的“美容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通过“植绿护绿”“厕所革命”“净土净水”等行动,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并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底色,让生态与“三农”事业相得益彰。
鼓足“农民腰包”,绘就“安居乐业、民生富足”的幸福画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乡村振兴的真实底色。广大基层干部要化身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引路人”和“带头人”,找准乡村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共富蛋糕”做大做强;切实加强“领头羊”“领头雁”等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带领农民采用新技术、培植新作物,促进农民增收;充分挖掘本土的特色优势,将直播电商、农家乐、生态旅游等新兴业态引入乡村,让科技创新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新时代中国心得体会篇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我们就能战胜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时代发生新变化、新变化需要新思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步骤、基本方略、方法路径。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