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抗疫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4-06-03 作者:Trick 心得体会

其实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成长轨迹的记录和总结,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决策和行动,找到改进的方向,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90后抗疫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90后抗疫心得体会7篇

90后抗疫心得体会篇1

从全国疫情数据的持续上升到现在数据逐渐下降,疫情的最新动态时时刻刻拨动着我们的心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我们看到了更多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也许我们无法将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名字一一诉说,但不管是医务工作者还是解放军官兵,他们本同我们一样,也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有着自己的家庭。但当他们穿上隔离服的那一刻,他们代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了祖国赋予的使命。他们有的与我们年龄相仿,在危险降临时,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与退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为民情怀无不令我们为之动容。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世界的人都在和病魔交战。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定能攻克难关,战胜病毒,迎来春暖花开!

90后抗疫心得体会篇2

思政课到最后,是冯教授关于“青春”话题的解读,这让我感触颇深。90后00后被贴上了很多标签,卖萌搞笑追求个性胡闹等等,就像教授所忧思的一样,很多家长并不相信九零零零后长大了,甚至认为这是垮掉的一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让世人改变这一看法。疫情以来,“曾经是你,现在是我”说的是三代人的担当与传承,展现的是当代青年的心有大我,行有大德。这场抗疫战争,九零后零零后占了全部战疫人员三分之一,1.2万人次。父辈的孩子,已经可以穿上防护服去和病毒打一场艰苦的战争,去死神手下抢人,做危险的逆行者。除了一线人员,平时的年关,我们青年人去天南地北胡吃海喝呼朋唤友,这次,如果我们没有去一线的能力,便响应国家号召,守在家里“封印”自己“憋死”病毒。每个人都在为这次战疫作出贡献。亦有去做志愿者的大学生,给拾荒者送口罩的小朋友,当代青年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世界中国的未来由我们守护。为了打赢这场防疫战,举全国之力去降低人口流动。城镇封闭,延迟复工,延迟开学,网络教学。为了这场战争,我们付出太多代价,但是总体观察整场疫情,我们当代青年心系国家,到处可见“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字样。当代青年用自己的活力与青春,让这场沉重的疫情战不在沉闷。

?火红的萨日朗》跳的是积极开朗,方舱考研哥诉说的是不放弃,蹭网上课、上山找信号讲的是对知识的渴求。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从不服输,我们一直在找寻阴霾中的阳光。什么是青春?青春并非指年代而是心态。青春是生命源泉迸发的朝气,青春意味着勇气泉涌,超越惶恐,敢试敢闯,不图从容。

90后抗疫心得体会篇3

本次疫情期间,很荣幸能够作为志愿者为本次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疫情的志愿工作主要是在小区门口执勤,对来往人员进行登记,并且测量体温,这次活动,让我了解到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我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培养了自己的极限和耐力,同时也看到自己的潜力当我们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幸福,觉得终于为社会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志愿者不是单纯的奉献,我们也可以从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教会了我思考人生的态度和看待人生机会,更历炼了自己。在人生漫长的岁月中,我将不断磨练意志,为自己定位,发挥自身优势,面对社会,心平气和地做出一些选择,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服务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疫情,我积极地加入到防疫一线工作中,并且服从领导的安排,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控的情况下,提醒群众佩戴口罩,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发现,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发现体温异常者及时协助社区采取隔离措施,由医护人员进行检查,降低传染可能性,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把志愿服务当作情怀,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争当“逆行者”,为小区送上温暖和关怀,坚决遏制疫情扩散,用责任与担当筑起抗疫防线,只要我们坚持,胜利终将是我们的。

90后抗疫心得体会篇4

非常时期的世相百态往往让人印象深刻,许多微小的细节让人泪目:在一批批医护人员奔向抗疫一线的同时,不少普通群众、企业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打赢这场阻击战加油出力。

连日来,长沙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微博中晒出“文和友”“茶颜悦色”“绿叶水果”等本土企业自发为他们送去奶茶、盒饭、水果等的照片,获得网友点赞。无独有偶,“每天给医院做800份饭”的武汉某餐厅店主小姐姐被推上了微博热搜榜;浙江一位自称“知恩者”的老人为当地社区送去1万元捐款;安徽一名小伙到当地派出所捐赠口罩,放下口罩转头就跑。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发生在祖国大江南北的爱心、捐赠故事,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邻里相帮,患难相恤”这些字句更加生动饱满。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正源源不断生产出来、被火速运送到抗疫一线;食品、药品、补给品成吨成吨运进隔离区……各行各业人士都在为抗疫奔波、倾尽己力,又一次印证着中华民族血液里流淌着善良大爱、互帮互助的基因。在民族危难时总会汇聚起强大的力量,鼓舞支撑着我们胜利渡过难关。

当前,如何让普通民众、中小企业有既可靠又便利的捐献途径,如何让他们的善意尽快、真正传达给最需要的同胞,是群众最关心也是主政者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有必要打通捐受双方的沟通壁垒,或提供方便可靠的捐献途径,并及时宣传告知,以“想帮却不知怎么帮”的疑问、减少“捐赠却用不上”的困扰,从而避免出现“关心则乱”的情况。

爱心不能被耽误,更不能被辜负。网友们近日将目光聚集到了湖北省红十字会身上,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自己的捐献物资是否完整、及时送达到了最需要的人手里——这个诉求不应成为难以实现的愿望。负责慈善捐赠工作的相关机构和部门有义务有责任及时公开相关信息,让捐赠者和受助者安心放心;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保障捐赠物资落实到位;媒体也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为民众答疑解惑。唯此,才能让爱心不“寒心”。

没有悲伤不可逾越,欢愉终将到来。众人合力为抗疫加油、善款善用为爱心护航,我们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战役,共同迎接春暖花开的未来。

90后抗疫心得体会篇5

在重症病房,白衣战士们仍在日夜坚守。今天(3月18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来认识吉林省援鄂医疗队的一位护士长高岚。

对高岚来说,这天是个好日子,她要为25床的患者撤掉呼吸机。这位77岁的老人已经插管治疗17天,终于脱离危险要恢复自主呼吸了。

都知道给患者插管时异常凶险,但拔管时的危险系数其实一点也不低。由于不能使用镇静剂等药物,患者是保持清醒的,因此拔管时患者更容易咳嗽,大量携带着病毒的分泌物就会喷溅出来。

真正的考验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刚刚拔管的患者很容易因为喉头水肿导致无法呼吸,高岚和床旁待命的麻醉师、ecmo团队,随时要做好抢救和二次插管的准备。

拔管操作一切顺利。接下来,护士们就要24小时轮流守候在老人床旁,为老人叩背排痰,详细检查每一项监护指标。

重症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除了气道的护理,哪个床的患者需要检查下肢静脉血栓,哪个床新生了疱疹,高岚都记在心里,悉心照料。在护士们的眼中,高岚就是这样一个兢兢业业又细致周到的人。

今年50岁的高岚从事护理工作已经30年,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斗,2008年,

...
《90后抗疫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